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形象设计形式美及法则

第三章形象设计形式美及法则




所以,尽管形式美的特点在于它 撇开了具体对象和活动内容,概括了 对象和活动的共同形式特征,但人们 却总是可以从形式美中深刻的感受和 体验到人的生命意义。
看到红色的火焰、飘扬的红旗、大红的 灯笼,人们便会产生热烈、兴奋、喜庆的感 受;又如红色放在年轻女性的嘴唇上是表现 一种健康美,但如出现在鼻头或前额上痣只 能说是丑了。 因此,美的形式所具有的普遍性的共同特 征就是,形式美的内容。

形式美是美的外在形式演变而来。
外观形式是审美对象的具体外观,它
以生动的形式,直接刺激。审美主体 的感官,激发想象唤起美感,让主体 在对审美对象的外观形式的感受体验 中,领悟对象内在本质的美。
如:人们对三亚的碧海、桂林的山水、
泰山的云海等美的领悟,都是从景物 的具体外观直观感受而来的。 人们对女性,“如花似玉”“出 水芙蓉”,等的形象描写,这些都属 于形式美的直观性特征。

如:女性喜欢红色,男性偏爱蓝色,少年喜 爱心灵单纯的深颜色,少女喜爱白色红色, 老年喜欢灰色棕色。 按照地区分,西方人认为黑白色是高级颜色, 拉丁民族爱好暖色系。

如:红色通常显得热烈奔放,活泼热情兴奋 振作; 黄色显得明朗、欢快、活跃; 绿色显得冷静、平稳、清爽; 蓝色显得沉重、忧郁、悲哀; 白色显得纯净、洁白、素雅; 黑色显得沉闷、厚实、紧张。
眼睛所感知的是光波。由于不同波长的电 磁辐射,所引起的反射不同,使人们感受到 不同的色彩。由于物体不同表面上反射和透 视不同光波的作用人们还可以感知事物的不 同形体。 耳朵感知的是声音。声音是声波作用于耳 内骨膜引起的振动通过听觉神经传导到大脑 的一种信号。所以色彩形体声音具有独立的 审美意义是形式美构成的自然物质因素。

形式美是人们从众多的信息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某 些共同特征,一般只具有朦胧的审美意味。 当形式脱离内容而独立的成为人们的欣赏对 象后,使事物的具体形式逐渐演变成为抽象形式, 原本具体事物的形式,变成了单纯的色和线,等 形式因素的有规律的组合,这种组合,相对于具 体事物的形式来说也就是抽象的。

如:图案化,格律化、规范化的演变,都是具 体形式向抽象形式的演变。 人们对红色一般会产生一种热烈而兴奋的 情绪,但这种情绪具有不确定性,只有当红色 处在一定的环境中,并表现在某一具体的事物 上时,他的审美意味才是确定的,如红花、红 旗、口红、红裙子,形式美的抽象性决定了它 的适应性,它适用于各种事物的美。

色彩是构成美的客体对象不可缺少的因素, 也是形成美的重要物质因素。 人们对色彩的辨识是认识世界的重要依据。 色彩从科学的眼光看,不过是光的不同波长。 光是一种放射的电磁能,成波形的放射电磁 能组全波长差异很大的光谱。 人类眼睛所能接受的光波只占整个光谱的一 小部分还不到七十分之一。 这一小部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可见光,而其 余的大部分是可见光。

形式美普遍存在于每个于美的所有领域是 任何美的对象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属性。 自然美一般以形式美为主; 社会美中人的优雅举止,丰满而富有线条 的身姿; 艺术美中富有表现力的结构、造型、置地、 韵律、节奏等均属于形式美之列。

形式美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 同的社会中存在着差异和变化。 如:对女性美的评价,诗经中认为窈窕淑女 是美的典范,唐朝时认为肥胖为美,宋代时 以纤瘦苗条为美,现代则以丰满匀称,均衡 敏捷并强调眉清目秀、五官端正为美,并希 望在此基础上再锦上添花。 西方人的婚礼白色婚纱为主,而中国人一般 以红色为主。

1.色相:色彩的相貌 2.明度:色彩的亮度 无彩色当中最高明度是白色,最低明度是黑
色。 彩色系当中黄色最亮,紫色最暗。
3.纯度:色彩的彩度,鲜艳度。 加黑白灰等任意的颜色,纯度都会降低。

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特定的刺激信息,具 有情感属性。
如:主动的色彩(黄、红黄、黄红)使人产生一 种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和富有生命力的态度。 被动的色彩。(蓝、红蓝、蓝红)不安、 温柔、和性的审美对象。 它与美的形式之间有着质的区别。 美得形式是体现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本质内 容的那种自由的感性形式,也就是显示人的本 质力量的感性形式。


1.所体现的内容不同 美的形式所体现的是它所表现的事物本身的 美得内容,是确定的、个别的、特定的、具 体的。并且美得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对立统 一的,不可分割的。 形式美是所体现的是形式本身所体现的内容, 它与美得形式所要表现的事物美的内容是相 脱离的,并单独呈现出形式所蕴有的朦胧、 宽泛的意味。

形象美的构成一般化分为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主要是色彩、形体、声音 等; 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或称构成 规律,形式美法则主要有对称与平衡,比例与尺度,黄金分 割规律; 这些规律是人类在创造每个活动中不断的熟悉和掌握各种但 性质的因素的特性,并对形式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抽象概括 而总结出来的。


同时,这些物质属性还必须具备一 定的审美价值,也就是美的形式不仅 是感性的,而且是宜人的。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物质属性都能成 为审美对象的条件,构成审美对象的 物质属性,必须都能唤起人的审美需 要。


美的形式就是指这些显示了人的本 质力量的宜人的感性物质,包括:
1.自然物质材料,如,颜色、声音、线

例如:红色表示热烈,绿色表示安静,白
色表示纯洁;直线表示坚硬,曲线表示流 动,方形表示刚劲,圆形表示由和;整齐 表示次序,均衡表示稳定,变化表示活泼。

形式美是在人类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包 括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形式美作为人的对象性存在,它的形成和 发展不是一个纯自然的过程,而是历史文化的 积淀,(包括心理、观念、情绪诸多因素)的 成果是与人相关的。
第一节形象设计形式美的概念 第二节形象设计形式美的构成 第三节形象设计形式美的法则
形象美是美得一种范畴, 指客观事物和目的性的外观 形式,亦指由人工按照美得 规律创造出来的结构形式。
一种是内在形式,它指创造者所想表现
的真、 善、的内容;
另一种是外在形式,它与内容不直接相
联系,是指的内在形式的感性外观形态 (如:材质、线条、色彩、气味、形状 等等)。

任何一种审美对象都必须以一定的客观物 质材料作为其现实存在的必要条件。 作为一种事物所固有的物质属性,色彩,形 状,线条声音等物质因素,既是事物的审美对 象也是事物的共同基本因素,并由这些共同因 素构成美的形式。 如,基本的声音,种,但五音的变化却可生出 千千万万的乐曲;基本的颜色不过五种,但是五 色的变化去,可以产生万紫千红的色彩。
形式美的各种表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时 代的发展变化总是不断地赋予它新的含义, 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形式美为适应内容的变化,在不断吸取时 代的养料中,在形式上也进行着更新,使形 式美成为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如:旗袍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不 难发现其款式面料和工艺从二十世纪初到今 天变现的时代烙印。

内容是决定事物性质的基础,形式是 为内容所要求的存在方式,因而内容决定 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同时,形式又反 作用于内容,形式影响已至制约着内容的 表达,从而形成两者对立统一的关系。 任何美的事物,总是内容和形式独特 的统一体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美感, 所以每个内容总是某种形式的内容,美的 形式总是某中内容的形式。

实际上事物美的内容与其美的形式的关系
是错综复杂的,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

1.内容与形式都美


2.内容美,但形式不一定美
3.形式美而内容不一定美 4.内容和形式都不美


形式美是自然、社会和艺术中各种感性形 式因素(色彩、线条、质感、形体、声音等) 有规律地组合所显现出来的审美特征。 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中,都包含了形 式美的存在因素。
条等; 2.物质运动所形成的规律性,如,比 例、均衡、对称、节奏、旋律等; 3.物质运动存在的形式—时间、空间。 离开这些物质因素美的内容就无从体 现。

形式美是人们长期生产实践包 括审美实践的产物,是历史文化 积淀的成果,她具有独立性、抽 象性、直观性和时代性等特征。
形式美的独立性因素是多方面的。 a. 从美的客体对象来看,美的内容总是处 于主导的地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有内 容的制约,但内容对形式的制约关系,并不 是那么直接,只是形式不损害内容形式就可 以有多种多样的存在方式,这就是形式的相 对独立性;


头发是人体的自然装饰物对人体色彩美也有 很大的影响。 发色具有明显的种族地域差异,如东方人的 黑发西方人的金发,各有其魅力。

a.人体的服色


由于时代的审美积淀,某种色彩与某种特定 的内容形成较为固定的联系,又使色彩获得 一定的象征意义。 如:红色与火和血相联系,意味着热情奔放, 不怕流血牺牲,从而成为革命的象征;粉色 象征健康,蓝色在西方是幸福的色彩,绝望 的色彩;

红脸表忠义,黄脸勇猛而残暴,蓝脸刚强,
白脸奸诈阴险,黑脸憨直,刚正,绿脸表 示草木英雄本色,金脸则是神圣的象征。


美得形式是美得有机统一体中, 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美得感 性外观形态,而不是独立的审美 对象,具有独立的审美特征。
客观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容和表现 这一内容的形式。 所谓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各种要素,包 括事物的内在矛盾、特性、运动过程和发展 趋势等的总合。 所谓形式,就是内容主要素的结构方式和 表现形态,是内容的存在方式。

具有好的固有色才会显得精力充沛光彩照人。
对肤色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核黄素,血色素, 黑色素。 不同的人种对肤色存在不同的审美关。 黄种人以肤色黄里透红为美,白种人以白里 透红为美,黑种人一棕黑色为美。 一般男性的肤色要比女性的深一些。 即使是同一个人,体表部位不同,其肤色也 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