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高考地理(人教)一轮选练编题(12)含答案

2019高考地理(人教)一轮选练编题(12)含答案

2019高考地理(人教)一轮选练编题(12)含答案一、选择题(一)(【全国省级联考】2019届高三全国(新课标区)金优试卷模拟(三)冲刺卷)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运动是间歇性上升时,那么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

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汇入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中,下图为某科考队绘制的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床至阶地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低阶地表层沉积物分选性明显较高阶地差的原因是A. 大陆性气候风速多变B. 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明显C. 沉积物质来源复杂D. 物理风化作用较强2.高阶地与中阶地相对高差和表面大小不同是由于地壳抬升的A. 高度B. 速率C. 规模D. 年代3.科考队发现该地阶地下部存在古老的砾石沉积层,其原始地貌可能是A. 风积沙丘B. 风蚀沟谷C. 冲(洪)积扇D. 三角洲【答案】1.C 2.B 3.C【解析】链接--(2019·南昌模拟)如图是位于30°N附近的N城全年中Z值变化曲线图(设昼长X小时,夜长Y小时,X-Y=Z)。

读图回答1~2题。

1. 太阳直射赤道的日期是()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2.②至③期间,南昌昼夜长短情况是()A.昼长夜短,昼渐短B.昼长夜短,昼渐长C.昼短夜长,昼渐短D.昼短夜长,昼渐长解析:1.B 2.A第1题,由材料可知,Z为昼长与夜长之差,太阳直射赤道时,昼夜等长,差值为0,读图可知,①③⑤点上Z值为0,故选B。

第2题,②至③期间,太阳直射点自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昼渐短,故选A。

(二)(2019·孝义模拟)北京时间2019年4月20日19时41分,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如图所示①地)顺利发射升空。

据此完成1~3题。

1.“天舟一号”在什么情况下属于天体()A.在发射架上时B.发射后在大气层中上升时C.发射成功后在太空正常运行时D.任务完成返回地面后2.与酒泉、太原和西昌三大卫星发射基地相比,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选择①地发射,主要考虑的是()A.土地成本较低B.晴朗天气较多C.发射纬度较低D.航天基础较好3.可能对卫星电视信号传输产生干扰的是()A.地球运动B.太阳辐射C.太阳活动D.月球引力解析:1.C 2.C 3.C第1题,天体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人造卫星、“天舟一号”是人造天体,但是只有当它们脱离地球,在太空正常运行时才可称为天体。

第2题,酒泉位于我国西北部,其土地成本最低;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日数较多;海南岛所处纬度较低,自转线速度较大;海南文昌为新发射基地。

第3题,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

当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

(三)(2019·成都一诊)下图为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某山地西坡各月降水量(单位:mm)随高度变化图。

据此完成1~3题。

1.3月该山地随海拔升高降水量()A.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B.先增大后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D.先减小后增大2.影响该山地9~12月最大降水量出现高度和降水量变化的大气环流因素是() A.受西风带影响逐渐增强B.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逐渐减弱C.受东北信风带影响逐渐减弱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逐渐增强3.该地山麓地带的自然带可能是()A.热带草原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解析:1.C 2.A 3.D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3月该山地的降水量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特点。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山地9~12月降水量不断增加,且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 500 m左右的山腰地区,说明此段时间该山地降水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处盛行风的迎风坡。

图中信息显示该山地夏季降水量很小,再结合材料“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某山地”可以判断,该山地位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

9~12月该山地西坡受西风带的影响逐渐增强,降水量不断增加,故A项正确;该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不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也不受信风带的影响,故B、C 项错误;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故D项错误。

第3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山地所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山麓发育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故D项正确;热带草原带是在热带草原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故A项错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是在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故B 项错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不是在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故C项错误。

(四)(2019·湖北重点中学联考)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

结合图,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D.图中城市道路两侧的银杏树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2.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现象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解析:1.A 2.C第1题,秋季银杏树叶由绿到黄,之后逐渐落叶,为落叶阔叶树种;由材料可知,“随着气温下降”银杏树叶由绿到黄,说明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南京纬度较低,气温高于北京,银杏树叶晚于北京转黄;城市道路两侧的树木的主要作用是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降低噪声等。

第2题,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主要受两地纬度影响,南京纬度较低,气温高于北京,因此银杏树叶晚于北京转黄,这反映出不同纬度之间的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五)(2019·湖南湘中名校联考)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9年开始下降,至2019年累计减少1 300万人,2019年,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

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直接原因是()A.外出务工时间过长B.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降低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D.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2.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对我国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B.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C.加快经济的增长速度D.促进第一产业发展解析:1.D 2.B第1题,我国流动人口之所以减少,是因为外出务工收益甚微,即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故回流至农村的乡镇企业。

所以D正确。

第2题,由于劳动力和外出务工人员减少,我国“民工荒”状况将进一步加剧,短期之内会使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但侧面则会加速企业的升级转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六)(2019·新乡一模)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湿地。

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

据此回答1~3题。

1.拉鲁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其成因不包括()A.降水较多B.气温低,蒸发弱C.地势相对较低平,易积水D.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来源2.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①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之一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消除拉萨市区北部的山洪威胁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3.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不可取的是()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解析:1.A 2.C 3.D第1题,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降水较少;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湿地分布区相对低平,易积水;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

第2题,根据湿地的功能分析,拉鲁湿地能增加拉萨市的空气湿度,但不能使气温上升,②错。

湿地植被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之一,①对。

湿地能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③对。

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消除拉萨市区北部的山洪威胁,④对。

第3题,拉鲁湿地的地区性生态环境效益明显,应因地制宜,遵循其生态发展规律,实施保护性开发。

可以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A可取。

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是因地制宜发展生产,B可取。

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C可取。

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需要排干湿地中的水,不利于湿地的保护,D不可取。

(七)下图为根据雪季降雪频数划分出的我国降雪地带分布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常年多雪带的分布规律是()A.范围由南向北逐渐扩大B.范围由东南向西北增大C.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减少D.主要分布在较高纬度地区、高山高原地带2.我国不同地区降雪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水汽B.塔里木盆地——纬度C.山东半岛——冬季风、地形D.青藏高原东部——太平洋水汽3.有数据表明,青藏地区的积雪日数呈减少趋势,这种变化的最直接影响是() A.使岩石风化速度减慢B.使地表植被类型发生变化C.使冻土期延长D.短期内使河流径流量增大解析:1.D 2.C 3.D第1题,结合图例分布可知,常年多雪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新疆北部、青藏高原地区和其他一些高大山脉地区,因此图中常年多雪带主要分布在较高纬度地区、高山高原地带。

第2题,东北地区降雪的形成主要与其纬度较高有关;塔里木盆地的永久无雪带主要是受内陆封闭地形造成的水汽输送阻隔的影响而形成的;山东半岛北部的多雪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位于冬季盛行风的迎风岸;青藏高原东部多雪带的形成主要与海拔和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输送有关。

第3题,积雪日数减少,地表岩石裸露日数增加,会加快岩石的风化;地表植被类型受多种因素影响;积雪日数减少,说明气温升高,会使冻土期缩短;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澜沧江等多条著名河流的发源地,气温上升,短期内会使冰雪融水增多,从而使河流径流量增大。

(八)我国某地理兴趣小组通过野外考察,绘制了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B.东北平原C.云贵高原D.青藏高原2.该地区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反映了该地区()A.降水不足B.地表水不足C.地下水不足D.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解析:10.C11.B第10题,根据图中的水田、沼气池、海拔等信息可判断该地区气温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因此最可能位于云贵高原。

第11题,云贵高原多喀斯特地貌,径流易下渗,导致地表水不足,因此需要修建众多水利工程来满足农业用水的需要。

二、非选择题(一)(2019·成都质检)宁蒙陕甘沿黄地区位于我国西部生态脆弱、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双重任务艰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