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创新演练:农业地域类型
下图表示的四个区域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读图回答1-2题。
1.四个区域中,农业地域类型以牧牛业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草场茂密,光、热不足
B.乙--土壤肥沃,雨热适宜
C.丙--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平原面积大
D.丁--地面平坦,水网稠密
答案:1. C2. B
解析:1.读图可知,甲为恒河平原,为水稻种植业;乙为密西西比河平原,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丙为拉普拉塔平原,属于以牧牛业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丁为墨累一达令盆地,为混合农业。
2.甲为恒河平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乙为美国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适宜;丙区域是拉普拉塔平原,根据河流流向,地势为西、北、东三面高,中部和南部低;丁为墨累一达令盆地,地势平坦,降水少,河流少。
读①②③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
完成3~4题。
地区种植业比重畜牧业比重商品率投入劳动力数量
①86% 14% 20% 多
②45% 55% 90% 少
③8% 92% 89% 少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4.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
答案:3.A4.D
解析:3,根据图表信息可知,①地农业的特征是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投入劳动力数量多,属劳动力密集型。
所以是季风水田农业。
4,根据图表信息可知,②地区是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商品率高,该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混合农业。
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是典型的混合农业类型。
下图为澳大利亚水系分布图。
读图回答5~6题。
5.根据①②③三个流域的地理条件,判断其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 A.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B.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乳畜业
D.乳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6.随着农业的发展,②流域内灌溉用水不断增加,这对流域内的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A.湿地增加 B.灌区地下水位降低
C.河口泥沙淤积加重 D.河流藻类大量繁殖
答案:5.D 6.D
解析: 5,①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城市化水平较高,适合发展乳畜业;
②流域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一侧,降水较少,但河流水源较丰富,适宜种植小麦和牧羊,形成混合农业;③流域深居内陆,降水较少,地广人稀,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6,②流域内灌溉用水不断增加,会引起灌区地下水位升高;河流水量减少,湿地减少;河水搬运泥沙能力下降,河口泥沙淤积减轻;灌溉过程中可能造成河流水污染,水体中营养物质增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
下图为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7~8题。
7.与甲农业带形成无关的条件是( )
A.气候冷湿 B.城市集中
C.交通便捷 D.天然牧场广阔
8.制约乙农业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光照
C.水源 D.热量
答案:7.D 8.C
解析:7,甲农业带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其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当地气候冷湿,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城市集中,乳畜产品消费市场大;交通便捷,便于鲜奶等产品运输。
当地天然植被为森林,没有广阔的天然牧场。
8,乙农业带内主要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且沿岸有寒流经过,故降水较少,水源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图为海南岛农业分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海南岛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热带迁移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10.南繁基地被誉为“国家种业硅谷”,该地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临南海,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
B.纬度低,光照、热量、水分条件优越
C.地广人稀,耕地广阔,土地租金低
D.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答案:9.B 10.B
解析: 9,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适宜发展季风水田农业。
10,南繁基地被誉为“国家种业硅谷”,其优势自然条件主要是纬度低,光照、热量、水分条件优越等。
读热带地区与亚洲季风区的农牧业分布图,完成11~13题。
11.影响图中咖啡、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B.土壤 C.热量D.水分
12.甲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和出口国,其咖啡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城郊农业B.种植园农业
C.粗放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
13.乙地所在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机械化水平高B.商品率高
C.科技水平高D.单产高,劳动生产率低
答案:11.C 12.B 13.D
解析:11,图中热带经济作物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热量。
12,甲国为巴西,其咖啡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为企业化种植园农业。
13,乙地所在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单产高,劳动生产率低。
北方某地区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大型养猪场。
读图甲和图乙,完成14~15题。
14.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15.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
答案:10.C 11.B
解析:10,根据图甲,可以看出该地的种植业占农业产值的40%,畜牧业占近50%,两者基本相当,因此判定为混合农业。
11,塑料大棚可以改变热量条件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种植采用“垄覆沟播”技术,该技术在田间起垄,垄面覆膜,沟内播种。
下图示意“垄覆沟播”栽培方式。
据此完成16~18题。
16.宁夏南部山区种植的马铃薯的生长期约5个月,其播种时间大约是( )
A.2月 B.4月
C.6月 D.8月
17.垄面覆膜的主要作用是( )
A.阻断水分下渗,利于沟内汇集雨水
B.利于增强光照,提高产量
C.利于增大温差,提高品质
D.减弱土壤侵蚀,保持水土
18.我国南方旱地作物主要种植于垄上,与宁夏南部山区的“沟播”明显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水分 D.热量
答案:16.B 17.A 18.C
解析:16,马铃薯的收获季节在秋季,然后根据其生长期可推测其播种时间大约是4月份。
17,宁夏地处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降水量较小;垄面覆膜可阻断水分下渗,利于沟内汇集雨水,利于马铃薯生长。
18,我国南方降水丰富,旱地作物垄上播种是为了防止地表过湿影响作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