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政治部分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下图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可以推断所示区域A. 建桥成本低B. 水运条件缺乏C. 交通需求量大D. 人口迁移频繁2. 乙面的中国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为A. 50千米B. 200千米C. 500千米D. 2 000千米【答案】1. C 2. B【解析】【分析】本题组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宫灯为背景资料,考查影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因素和比例尺的计算。
第1题解答时要注意结合图示区域进行定位,结合区域的地理特征和影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因素进行分析。
第2题要求考生掌握中国的国土范围四至点,然后利用比例尺的公式进行计算。
【1题详解】从图中看,该地位于珠海,水域广阔,跨度大,建桥成本较高,A不对;该地水域广阔,河流径流量大,与海洋相连,水运条件较好,B不对;该地区经济发达,两岸经济交流频繁,交通需求量大,建桥可以缩短交通时间,C对;人口迁移一般指较大尺度的、较长时间的人口流动,说两岸的人口迁移频繁不合适,D不对。
故选C。
【2题详解】中国国土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北纬55°多),南至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北纬4°附近),南北相距约5500公里;该地图图上距离约30厘米,则比例尺为30厘米/5500千米=1/183千米≈1/200千米。
故答案为B。
【点睛】影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有经济社会因素、技术因素和自然因素,其中社会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起决定性作用;自然因素往往是限制性因素,技术因素是保证因素,可以降低自然因素的限制。
3.平顶山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海平原的过渡地带。
下图为该市各观测点年平均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问题。
导致该市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太阳辐射B. 海陆位置C. 植被覆盖率D. 地形条件【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
要能够根据材料中数据明确降水空间差异,熟练掌握安徽的地理位置,并且根据材料提示的地形空间差异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太阳辐射主要影响气温,不直接影响降水量,A不对;从图中看,安徽南部和北部的海陆位置差别不大,B不对;降水多少影响地区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不是影响降水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C不对;根据材料,“平顶山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海平原的过渡地带”该市南部是山地,对海洋水汽抬升明显,降水多,北部为平原,降水少,D对。
故选D。
【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大气环流是主要因素,决定着降水多少的大尺度的空间分布规律,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影响着降水的地方性分布规律。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使降水增多,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较少。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图示区域内A.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B. 湖泊水主要来自于运河C. 农田盐渍化现象较普遍D. 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5.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该区域①乡镇数量明显增多②城市服务功能增强③第三产业结构趋同④工业地域联系紧密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4. A 5. C【解析】【4题详解】根据材料,图示区域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A对;该地湖泊水主要由西部和西南部的河流汇聚入湖,以雨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B不对;该地降水较多,土壤淋溶作用强,农田盐渍化现象不明显,C不对;亚热带季风气候发育的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D不对。
故选A。
【5题详解】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推动长三角地区的现代经济体系建立,推动资源整合、一体化共享等,乡镇企业属于较低端产业,①不对;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要使城市互联互通,消除城市壁垒,共同发展,因此城市服务功能增强,②对;区域一体化发展使城市产业发展合理分工,优势互补,避免雷同竞争,③不对;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该地区交通便利,产业进行合理分工,则工业地域联系更加紧密,④对。
故选C。
【点睛】土壤盐渍化现象产生的自然条件一般有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地势低平、地下水位相对较高的地方。
如中国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较严重,一般在春季由于蒸发旺盛,更易发生盐碱化,在夏季由于降水多,土壤淋盐,盐碱化较轻。
6.下图是中国某机场空调耗能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该机场最可能位于A. 黑B. 青C. 港D. 黔【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以空调耗能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中国区域地理环境的掌握,是基础性试题。
此题解答关键是对黑、青、港、黔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的气候特征有清晰的把握,并注意题设要求选择“最可能位于”,非常明显要采用优选法进行分析。
【详解】从图中看,该空调制冷耗能较高时间在11月到次年3月;制热耗能较高时间在4月份到10月份;说明该地冬冷夏热,并且夏季炎热时间较长。
黑即黑龙江,在我国东北地区,冬季严寒,时间漫长,不符合题意,A不对。
青海海拔高,终年严寒,夏季温度不高,不需要制冷,B不对。
香港和贵州位于南方地区,气温回升快,降低慢,因此需要制冷的时间较长;香港由于纬度低,受海洋影响,冬季气温温暖,基本上不需要制热,C不对;贵州冬季常受到准静止锋的影响,气候冷湿,需要制热,D对。
故选D。
7.下图为某日0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问题。
图示区域A. ①地的风向为东南B. ②地有大雾出现C. ③地未来有强降水D. ④地寒暖流交汇【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判读,涉及到风向的判断、等压线的判读、台风的影响、雾形成的条件等。
解答时特别注意②地大雾形成的条件和③地强降水的形成的差别。
【详解】根据①地周围的等压线的分布,①地的风向为偏北风,A不对;降温需要大量的水汽、降温和静风天气,②地此时受到大风天气影响,不会有大雾出现,B不对;③地在未来几日要受到台风影响,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天气,因此未来有强降水,C对;④地为日本暖流流经的地区,D不对。
故选C。
8.下图示意某地商业和农业地租水平。
读图,回答问题。
该图体现A. 两种用地类型呈交错分布B. 两种地租变化率的差异小C. 商业用地向郊区持续扩展D. 农业用地受到政策的保护【答案】D【解析】【详解】从图中看,两种用地类型并未呈交错分布,A不对;从图中看,商业区随着距离市中心远近地租变化较大,农业用地随着距离市中心远近地租变化很小,两种地租变化率的差异大,B不对;图中反映的是商业用地和农业用地的付租能力的高低变化,无法反映商业用地向郊区拓展的情况,C不对;从图中看,在城市城郊结合部,商业用地地租远高于农业用地地租,说明农业用地受到政策的保护,租金低,D对。
故选D。
2019年1月31日《人民日报》以“4000公里,南菜北运”为标题,讲述了一名司机驾车从广西运输蔬菜水果至新疆的经历。
本次运输于1月27日从广西出发,途经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1月30日晚到达新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本次运输过程中,该车辆A. 由季风区进入非季风区B. 先后经过内流区和外流区C. 穿越秦岭和柴达木盆地D. 正午影子的长度保持不变10. 南菜北运对输出地的主要影响有 ①增加农民收入 ②加大保鲜技术投入 ③降低商业网点等级 ④改变城市内部路网结构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9. A 10. A 【解析】 【9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广西、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等位于季风气候区,甘肃大部分地区位于非季风区,因此车辆由季风区进入非季风区,A 对;广西、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等位于外流区,甘肃大部分地区位于内流区,先后经过内外流区和内流区,B 不对;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材料中各省份并未进入柴达木盆地,C 不对;从1月27日到1月30日,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车辆位置也不断变化,正午影子的长度会有所变化,D 不对。
故选A 。
【10题详解】南菜北运可以扩大市场,增加农民收入,①对;南北方相隔距离较远,运输时间较长,必须加大保鲜技术投入,②对;南菜北运使南部的蔬菜销售范围更广,不可能降低商业网点等级,③不对;南菜北运主要对市外交通运输线要求高,不会改变城市内部路网结构,④不对。
故选A 。
【点睛】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内流域和外流域的分界线分两段, 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11.莫霍面深度不一,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可推断A. ①地地壳厚度最薄B. ②地金属矿产丰富C. ③地地幔深度最浅D. ④地地下水埋藏深【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等值线的判读方法,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等知识点。
【详解】判断图中的等值线的值,①处等深线为(,39),②处等深线(,),③处等深线值为(,),④处等深线的值为(,)。
根据地球的圈层划分,莫霍界面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①处等深线比②③④处都深,因此①处地壳最厚,A不对;根据材料信息判断②地地壳较薄,且位于河流流经地区,推测可能堆积了富含金属金属矿产的岩石,B对;从图中看,②④的莫霍界面的深度较浅,地幔深度较浅,③不是最浅的,C不对;根据一般规律,④地位于河流沿岸地区,地势较低,是集水区域,地下水埋深浅,D不对。
故选B。
【点睛】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在地下33km处的莫霍界面和2900km处的古登堡界面为分界,分成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
一般来说,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壳较薄;海拔高处较厚,海拔地处较薄。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12.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深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区域地震多发的原因和主要危害。
跨境经济合作区在促进相邻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2)阐述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对当地减少贫困的积极作用。
老挝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工业薄弱。
近年来,该国优质玉米、香蕉、咖啡豆等农产品出口量增加。
(3)分析老挝发展多种优质农产品的有利条件。
琅勃拉邦自然风光优美、地域文化独特,游客多选择在1月至2月期间前往旅游。
(4)简述游客选择该时段出行的理由。
【答案】(1)原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危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森林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环境被破坏。
(2)发展边境贸易,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培养人才,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