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秦汉文学

秦汉文学

第二编秦汉文学绪论一.填空1、西汉作家群体的再度生成大约在和时期。

2、汉赋和有很深的渊源关系。

汉宣帝时,等人用诵读奇文等方法为太子治病。

东汉时,王逸则写出了的研究著作。

3、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和。

4、武帝曾令淮南王刘安为一书作注解,其宾客还集体创作了一书。

5、汉代、、等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6、言“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的人是,则说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前者选自。

7、汉代文人贵于名行,为实现理想不惜牺牲自己,因此他们的作品贯穿着一种、的精神,保持着的格调。

8、汉代文学从对的批判发轫,经昌盛期的,最后以对的批判而告终。

9、汉代文人的地位经历了一个从到、再到的演变过程。

10、汉代文学与先秦文学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所以一开始就具有色彩。

东汉以后,文学作品的精神日益增强,辞赋创作中,班彪的《》、班昭的《》、的《述行赋》、的《刺世疾邪赋》都是现实性很强的作品。

11、西汉的学校教育是时期经倡导后发展起来的。

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两汉文学思潮很少超越的藩篱,《》中主张诗歌“,”等观点,成为汉代文学思潮的灵魂和主调。

12、赋是汉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和之间。

骚体赋的代表作有贾谊的《》,枚乘的《》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的作品代表了新体赋的最高成就,的《归田赋》则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13、司马迁的《史记》开辟了文学的新纪元,《》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马第伯的《》可视为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游记。

14,汉代文学的发展可划分为期、期、期和期四个阶段。

二.简答1、试析秦代文学创作的情况及其原因。

2、简述汉代文人地位的演变过程。

3、简析汉代文学经由批判,到歌功颂德,再到批判的发展演变历程。

4、简述汉赋的源流、分工和合流。

5、简述汉代文学的分期及其代表文学样式、作家和作品。

三.论述1、试述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

2、分析汉代文学激扬高昂格调的形成原因。

3、试论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4、简述秦汉文学的概貌。

第一章秦汉政论散文一.背诵默写篇目:《谏逐客书》二.解释:1、《吕氏春秋》 2、李斯 3、《过秦论》4、《淮南子》 5、《论衡》三.填空1、秦统一全国之前,秦相召集门客编成《吕氏春秋》一书。

全书分《》、《》、《》,再加一篇序文,共篇,二十多万言。

《汉书·艺文志》把它列为“”,其中主要包含了、、等家的思想。

2、《吕氏春秋》是一篇优秀的文学散文,其《》篇讲了“圣人之治天下也,必先公”的道理,《》篇则讲了音乐的产生、本质和功用等,有《》的文风。

文章中也用了大量寓言,其《》篇为了说明“因时变法”的主张,连用了“”、“”和“”三个寓言。

3、先生曾言:“秦代文章,一人而已”。

《》是他的代表作,全文共分段,最精彩部分是段。

4、西汉初年的陆贾曾著文12 篇纵论秦汉之得失等内容,号为《》。

《汉书·艺文志》则记载了贾谊散文共计篇,收录于《》。

5、代表汉初政论散文最高成就者是,他的作品可分为、、三类,头二类的代表作品分别为《》、《》和《》。

《论贵粟疏》是的作品,它上承《》而发,进一步指陈了务民贵粟的主张。

6、《过秦论》是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内容分为篇,全文结尾时留下一个野谚,叫“,”。

7、《淮南子》原称《》,东汉评此书,认为“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显然是汉初思想的继续。

其《》篇前后引用了十几个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来进行说理;其《要略》篇运用大量句子,与陆贾、等人的文章共开了后世之先河。

8、董仲舒的《》三篇是优秀的政论散文,《》一文则艰涩枯燥;刘向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品有《》、《》等,整理古籍时写成的《》也见解深刻,文笔生动。

9、西汉散文创作极其繁荣,司马如的《》,东方朔的《》、桓宽的《》及扬雄的《》、《》等俱为名篇。

10、、和被并称为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

11、王充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是《》,全书共篇,现存少一篇《》。

此书以为写作宗旨,最能代表这种思想的有“”、“”、《》、《》等篇。

12、王符的政论散文《》成书于,是一部之作,其《》篇与汉代童谣“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有异曲同工之妙。

《》篇则批判了靡丽浮华的文风。

四.简答1、简述《吕氏春秋》的说理方式和艺术成就。

2、简述《谏逐客书》的创作缘由和特点。

3、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4、简述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5、简述董仲舒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6、简述《潜夫论》内容及其艺术特点。

五.论述1、试以《过秦论》一文分析贾谊专题政论文的写作特点。

2、简析刘向散文创作的成就。

3、简析西汉散文的演变过程。

4、试述秦及汉初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

5、分析王充散文的艺术特色。

第二章汉代辞赋一.背诵默写篇目:《刺世疾邪赋》二.解释:1、骚体赋 2、新体赋 3、京都大赋 4、抒情小赋 5、《七发》 6、司马相如 7、王褒 8、扬雄 9、《两都赋》 10、赵壹。

三.填空1、“彼寻常之汙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这句话选自贾谊的《》,此文是以写成的一篇抒怀之作。

作者的另一篇赋作《》,阐明了自己对生死、祸福达观的态度,表现出鲜明的倾向。

2、枚乘是群体的杰出代表,《》载乘赋九篇,其《》、《》均为前人所称道,然而以《》最为著名。

3、《七发》对先秦文学多有借鉴,其中涉及劝谏楚太子的养生理论和《》的论述相关,而《七发》一文的理论渊源可以从《》找出。

4、《七发》在体制上沿袭了《》的《》和《》,区别是《七发》把铺排对象作为因素加以了处理。

《七发》一文中以一段的描写最为精彩,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把描写对象写成是一支声势显赫的。

5、《七发》辞藻繁富,多用和,以叙事写物为主,是一篇完整的赋。

在它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

6、去世和继位,是汉代文学由初期进入盛期的转折点,这一时期文坛上以赋见称的作家有、、等。

7、司马相如的代表作是《》和《》,此外还有抒发对秦迅速败亡的《》,针砭崇尚神仙之事的《》,号称历代宫怨作品之祖的《》,还有《》、《难蜀父老》等等作品。

8、在《子虚赋》、《上林赋》中,作者虚构了、和三人。

文章结构,都是篇首几段用领起,中间用铺叙,篇末又用结尾。

作品句法灵活,用了许多,并间杂。

描写景物时,大量采用了,如描写游猎主要用,这就使得文章音节短促,应接不暇,文采斑驳陆离。

9、汉武帝以后至、时,文坛重又焕发异彩。

其中以赋名世并影响后代文坛的当推王褒和,、父子的汉赋作品也颇有文采。

10、汉宣帝时,上层社会发生了一场关于乃至的讨论。

在这场辩论中,宣帝指出了某些不以为宗旨的文学作品存在的合理性,对以为旨归的流派给予了必要的肯定。

在这种思潮支持下,以“”为特征的赋,取得了较大成绩。

11、王褒的赋作主要有《》和《》。

扬雄赋作中,《》实开了后世京都赋的先河,《》、《》、《》、《》四篇是他的代表作。

刘向的赋多不出《》窠臼,刘歆的《》对后来的述行言志作品较有影响。

上述赋中,是西汉文坛具有“辩丽可喜”、“虞说耳目”特点的代表作是《》。

12、东汉初年,面对都洛、都雍的争论,作了《》,这篇作品是东汉赋风转变的重要标志。

京都赋题材中,影响最大的当推的《》,的《》也占有一席之地,的《》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才能,为作者赢得“辞赋英杰”的声誉。

13、东汉抒情赋主要分为和两类。

前者开了后代文学的先声,其殿军人物是,代表作品为《》。

另外,的《》和的《》也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为后者注入巨大活力的人物是,除了大赋作品,他也写了《》、《》等抒情之作。

此类作品中,的《》是东汉早期的重要作品,的《》和它在基本精神上多有相承。

东汉末年,创作的《》、《》等此类作品也别具特色。

四.简答1、简述汉赋的发展脉胳。

2、汉代骚体赋、大赋和抒情赋各有什么特点。

3、简析贾谊骚体赋作品及创作特点。

4、简析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5、简述宣、成二帝时西汉文坛的勃兴及其表现。

6、简述扬雄生平及其赋作。

7、简析王褒《洞箫赋》的内容及艺术成就。

8、简述东汉抒情赋的分类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9、简析张衡的抒情赋及其成就。

10、简析赵壹的抒情赋及其成就。

五.论述1、试论枚乘新体赋《七发》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2、试论《子虚赋》、《上林赋》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点。

3、论班固的《两都赋》。

4、试论东汉抒情赋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表现。

5、试论汉赋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发展阶段。

第三章秦汉叙事散文一.解释:1、司马迁 2、《史记》 3、《汉书》 4、《吴越春秋》 4《封禅仪记》。

二.填空1、现存的秦代刻石文共有篇,大都出自之手。

它们分别是、、、、、、。

其中除刻石为两句一韵外,其余6篇皆为一韵。

2、西汉散文发展中出现了以剖白个人思想心迹为主的体散文,代表著作有邹阳的《》、枚乘的《》、司马迁的《》和杨恽的《》等。

3、刘向一生有著作多种,其中《》、《》等书的部分篇目具有小说的意味,实开了六朝《世说新语》类小说之先河。

4、《史记》代表了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先生在《》中称它是“”。

5、司马迁,字,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

少年时曾随学习古文《》,向学习公羊派《》。

后任,并参与制定了《》,因案被处以宫刑。

征和二年(前91年)最终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共历时年。

6、司马迁曾在《》中提及其修史的宗旨是:“,,”。

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描写为中心的通史,全书由、、、、组成,记述了至从年间大约年的兴衰沿革史。

8、东汉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史,它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9、和《史记》的笔法不同,《汉书》重视,行文,从而形成和《史记》迥然有别的风格。

10、《吴越春秋》是成书于的一部散文,作者是。

其书今存卷,主要叙述的故事。

它在体例上兼有和史书的特点,是的雏形。

11、成书于的历史散文《》内容许多与《》相同。

它们都以为主线索,又都出自文人之手,因而也都带有鲜明的特点。

12、东汉碑文和代文有渊源关系。

崔瑗的《》用简洁的文字展示了的学问品格。

的《》则短小精悍,多用偶语,妙语天成。

的碑文在东汉最为著名,代表作是《》和《》。

13、的《》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游记,后来的《》、《》在笔法上和它多有相似之处。

三.简答1、简述秦代刻石文。

2、简述刘向叙事散文的成就。

3、简述司马迁的生平和他写作《史记》的密切关系。

4、简述《史记》的成书和体例特征。

5、简述《史记》所弘扬的人文精神。

6、简析《汉书·苏武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7、简述《吴越春秋》的内容及写作特点。

8、简说《吴越春秋》和《越绝书》的异同。

9、简述东汉碑文的发展及表现。

四.论述1、试论《史记》的叙事艺术。

2、试论《史记》在人物刻画方面的特点。

3、试论《史记》的风格特征。

4、怎样理解鲁迅先生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5、试以《项羽本纪》篇为例,分析说明《史记》的艺术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