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 心理障碍的评估与诊断

第3章 心理障碍的评估与诊断




二者相同之处

都采用心理学的方法与策略收集被评估者的信息。
都力图准确把握被评估者的内心世界。

二者不同之处

目标不同:心理评估的范围较心理诊断广,程度可能更深。 应用范围稍有差异:心理诊断一般在临床部门使用,心理评估一词更常见于医疗系统以外。
2012-12-27
4
第一节 心理障碍的评估
ICD-10将全部精神障碍归纳为10个类别。


DSM系统(《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

DSM-Ⅲ引入了操作性定义和具体诊断标准,提高了信度和效度;在编制过 程中,经过了广泛的现场测试,提出了多轴诊断等。 2000年出版的DSM-Ⅳ-TR仍然将精神障碍分为17大类。

2012-12-27
11
CCMD系统

2012-12-27
3
第一节 心理障碍的评估
一、心理评估与心理诊断

心理评估:


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特点及状态进行描述、分类、鉴别与诊断。
评定内容包括被评估者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如思维、记忆、情绪、智力、性格等。

心理诊断:

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评定个体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并根据相关诊断标准,判断异常 心理的程度与性质,以作出一个心理障碍或疾病的诊断。 心理诊断是对可能存在心理问题或障碍的人进行判断、筛查及鉴定的过程。

心理学家往往采用临床访谈、行为评估、身体检查、心理测量,及生理心理 评估等多种方法对个体心理的整体进行评价,以得出更为客观、真实的结论。

诊断

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的出现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虽然有诊断标准,但由于人类心理的复杂性,心理障碍的诊断较躯体疾病的 诊断更为困难。 诊断标准亦常因诊断环境与条件的变化而出现偏离,使诊断丧失其客观性。
二、心理评估的三要素
• 一个合格的评估者应具备以下基本素养: • (1)足够的理论知识理论 • (2)一定的评估与诊断 • (3)熟悉测试 • (4)良好的观察 • (5)良好的沟通 • 评估对象是否配合,是否将自己真实的情况报告出来对评 估结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 评估者需灵活运用各种会谈技巧与被评估者建立起良好的 评估关系,取得其信任,激发其参与评估的积极性。 • 评估时间持续过长、评估对象疲劳、情绪不佳、遭遇特殊 生活事件等因素,也会影响评估效果。 • 在某种程度上,评估工具的选择决定取决于被评估者特定 的心理问题。 • 心理量表是评估的主要工具,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 (1)信度;(2)效度;(3)标准化。
第三章 心理障碍的评估、诊断与研究方法
本章将回答的问题

心理评估与诊断的概念及其差异。 心理评估的要素、内容与方法。 心理诊断的概念、演变及常见的诊断标准。 影响心理诊断准确性的因素及其可能导致的其他问题。
目录

第一节 心理障碍的评估

一、心理评估与心理诊断 二、心理评估的三要素 三、心理评估的内容
5
评估者
评估
对象
评估 工具
2012-12-27
第一节 心理障碍的评估
三、心理评估的内容(张伯源)

(1)个体的心理活动,特别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包括自我
概念、认知、情绪、情感等方面现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内在的心理 活动是人脑对客 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

(2)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尤其是性格。可以使评估者对被评估对象 的心理 特征形成印象。对个体的心理评估应该涵盖上述心理活动与心 理特征,即人的自 我概念、认知水平、情绪、情感状态、能力、气质 以及性格。
2012-12-27
13
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诊断
四、诊断可能导致的问题

标签化问题

首先,诊断的最终结果是要给来访者一个诊断名称,但这仅仅只是诊断名称, 不是对疾病的解释。
其次,标签化用语常会给来访者带来持续的负面影响。诊断的标签作用会暗 示异常心理现象与正常心理现象有着本质的区别。 最后,标签化会对当事人使当事人陷入“病人”角色而难以摆脱,当事人的 人际关系、社会功能。


(三)身体检查

在心理诊断过程中,需要排除躯体疾病的影响。
2012-12-27
8

(四)心理测量

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以心理测验作为工具对人的行为进行评估的过 程。
常用的测验包括投射测验、人格测验、智力测验以及神经心理测验等。


(五)生理心理评估

研究神经系统的变化如何影响情绪或心理事件

一、科学研究的范式

遗传学研究:确定任何可能的遗传影响; 跨时间的行为研究:行为如何随时间变化或保
持不变;

跨文化的行为研究:文化对行为的影响。
2012-12-27
15
二、常见的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 实验研究 相关研究
比较研究
2012-12-27
16
2012-12-27
本章完!
17

(3)个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个体对周围环境的评价,如朋 友、家 人、工作环境等方面;个体一般的交往方式;个体与他人发生矛盾 时的处理方 式、理解方式、应对方式等。
2012-12-27
6
第一节 心理障碍的评估
四、常用的评估方法

(一)临床访谈

通过收集来访者过去和现在的行为、态度和情绪,个体既往病史 和现病史等方面资料的专业过程,对来访者的情况进行评估。

诊断者的专业背景

任何一个诊断者都可能在诊断中受到自身倾向性的影响。所以,治疗师应该 尽可能保持中立,客观地进行访谈,以保证评估过程更客观、准确。

诊断者的理论取向

因为诊断者的不同理论取向,其对资料的选择与关注点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被诊断者因素

使来访者信任和投入很重要。心理学家和其他精神卫生专家在如何使来访者 放松、使交流更便利等方面经过了广泛的训练。
(7)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8)精神发育迟滞与儿童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9)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格障碍和情绪障碍; (10)其他精神障碍及心理卫生情况。
12
2012-12-27
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诊断
三、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

文化偏见

每个人都带着自身文化的烙印,语言及文化背景可能影响着诊断的判断。
流信息提供了可能。

资料归集:诊断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收集临床信息的基本框架。 制定治疗策略:诊断是确定障碍的性质、确定治疗方向、帮助分析成因、
研发治疗方法、确定预后所必需的。
2012-12-27
10
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诊断
现代心理障碍诊断系统

ICD系统(《国际疾病分类》 )

ICD-10描述了近百种疾病与障碍,每种疾病与障碍都列出了诊断指标和鉴 别诊断要点,此外,ICD-10还列举了与心理卫生问题相关的一些问题。

四、常用的评估方法

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诊断

一、为什么要进行心理诊断 二、心理障碍诊断系统及分类系统的演变 三、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 四、诊断可能导致的问题
2012-12-27
2
第一节 心理障碍的评估

评估


心理评估一般包括评估者、评估对象、评估工具三个基本要件。
在心理评估活动中,将涉及个体的心理活动、影响这种心理活动出现的背景 因素———个体的人格特点,以及这些个性心理特征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 过程。

(六)脑成像技术

大脑结构成像—CAT 大脑功能成像---PET、SPEC、MRI。
2012-12-27
9
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诊断

为什么要进行心理诊断?
确定问题的性质和概念!

描述:诊断源Leabharlann 于对来访者心理的描述。
预测:诊断的目标之一就是对来访者的未来发展作出预测。
规范化:诊断标准的制定为不同的诊断者提供了一个相同的参照框架。 信息交流:诊断为我们提供了来访者的详细描述,同时也为我们相互交

其中精神状况检查包括:
1. 2. 3. 4. 5.
外表和行为 思维和情感 情绪和心境 智力情况
意识状况
7
2012-12-27

(二)行为评估

在特定的情境中按照规定的程序,系统观察个体的想法、感受 和行为, 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评定的方法。
三个阶段: (1)对需观察的行为下操作性定义。 (2)确定问题行为的先前事件,以及问题行为的后继事件。 (3)确定问题行为的获益情况。



极端化问题

大多数精神病理问题并非处于精神正常或异常的两端,而是处于中间状态, 因此过分注重诊断,有可能扩大“异常”的范围和标准。
新版的DSM系统增加了一个判断标准,那就是认为这些症状可能导致个体在 社会、职业或其他重要领域内,临床上明显紧张或受损的程度和范围。

2012-12-27
14
第三节 心理障碍的研究方法
CCMD-3仍然分为10类。

(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2)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3)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4)心境障碍即情感性精神障碍; (5)癔症、应激相关障碍和神经症; (6)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