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C9255015.62.4420余热锅炉煮炉施工方案

QC9255015.62.4420余热锅炉煮炉施工方案

QC92/550-15.6-2.4/420余热锅炉煮炉施工方案编制:王军审核:李良文批准:郝武斌四川开诚锅炉安装设备有限公司2014.8.1目录1、概述 (3)2、煮炉前的准备工作 (5)3、煮炉试验的范围 (6)4、煮炉调试依据的标准 (6)5、煮炉必须具备的条件 (7)6、煮炉试验程序 (8)7、锅炉煮炉曲线图 (11)8、锅炉煮炉组织机构 (11)9、锅炉煮炉的安全措施 (12)1、概述1.1锅炉概述该煮炉调试方案针对余热锅炉进行,因本工程的锅炉安装先后顺序不同,本次锅炉煮炉施工调试方案只针对2#锅炉进行。

成都市XXXXX有限公司烟气余热发电(6MW)技术改造工程1#锅炉,型号为QC92/550-15.6-2.4/420,由山东青岛锅炉设备有限公司制造,由XXXXXX公司现场安装。

本锅炉采用自然循环方式,露天立式倒U型布置,结构紧凑,占地小。

第一烟道中烟气自下而上依次冲刷高低温过热器管箱和四级蒸发器管箱,第二烟道中烟气自上而下依次冲刷一级蒸发器管箱,一级省煤器管箱和三级除氧蒸发器管箱。

两烟道底部均设有灰斗,用于排出烟气中积灰。

该锅炉用于玻璃窑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产生2.4MPa,420℃的过热蒸汽供汽轮机组发电。

本锅炉采用双压自除氧结构以避免低温腐蚀,利用燃气脉冲吹灰器清除管子上的积灰。

高低温过热器中间设置有喷水减温器以调节主蒸汽温度,从而满足汽轮机组对蒸汽参数的要求。

锅炉顶部布置有锅筒和除氧器,除氧器同时作为除氧蒸发受热面的锅筒,利用锅炉产生的低压蒸汽除去给水中的氧气。

锅炉最大的外形尺寸为(长*宽*高)=7500*6580*31200mm。

1.2编制依据1.2.1山东青岛锅炉设备有限公司安装图纸。

1.2.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

1.2.3《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

1.2.4《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

1.2.5《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3。

1.2.6《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2012。

2、工程概况2.1余热锅炉将玻璃窑废气余热予以回收利用,产生2.4MPa、420℃的过热蒸汽供汽轮机厂生产的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装机容量为6.0MW。

2.2锅炉主要技术性能参数:1#余热锅炉主要参数1.3根据《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工作压力小于9.8Mpa的汽包锅炉,可不进行化学清洗,而进行碱性溶液煮炉。

即根据锅炉脏污的程度往炉水中加入适量的NaOH和Na3PO4·12H2O,然后通入热烟气对炉水加热进行碱煮。

由于煮炉的温度较高,加速了金属表面油污的皂化,同时利用水的沸腾和自然循环,以及降压排污的冲刷等作用,使铁锈及部分氧化皮与金属母材剥离,通过排污及煮炉后的内部清理加以除去。

高温下碱煮,还使得被清洗后的金属表面生成一层磷酸盐保护膜,增强了金属的耐腐蚀能力。

所以煮炉的基本目的是,通过高温碱洗除去锅炉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带来的油污、铁锈等,在碱煮过程中建立能够保护锅炉管壁的耐腐蚀磷酸盐保护膜,增强了金属的耐腐蚀能力。

1.4煮炉水质要求锅炉用水的品质参照GB12145-1999《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中最低压力等级要求:本锅炉正常运行时水容积为60m³。

本锅炉属于边生产边安装,从安装到煮炉只有三个月时间,锈蚀情况属轻度锈蚀。

由此确定碱煮过程中药品的加入量为(其药品均按照100%纯度计算):NaOH 3㎏/ m3水容积 Na3PO4·12H2O 3㎏/ m3 水容积2#余热锅炉加药量为:NaOH 54*4=216㎏(100%NaOH)Na3PO4•12H2O 54*4=216㎏((98% Na3PO4•12H2O)2、煮炉前的准备工作2.1锅炉烟风系统具备切换条件,汽水系统具备在额定压力下运行的条件。

2.2煮炉前应对除氧器、汽包等设备进行内部检查,取出可能遗留的杂物及大块铁渣和堆积铁锈,并且在锅炉汽包内放置好指示片以检测煮炉效果。

2.3锅炉底部各排污点都应畅通无阻,排污阀完整,连续排污扩容器以及定期排污扩容器可投入运行。

2.4所有参加煮炉的有关设备都应严密性良好,紧固件必须紧固,无渗透和泄漏现象。

2.5锅炉汽水取样系统应能正常投入使用,并保证有足够量的冷却水。

2.6锅炉磷酸盐加药系统应能正常投入使用。

2.7事先制备好足够的除盐水能保证运行使用。

2.8 给水系统调试结束,可以投用;锅炉烟风系统调试完成,各设备能正常使用。

2.9锅炉本体的主蒸汽管道系统安装工作结束,并经水压试验合格,向空排气电动门调试完毕。

2.10锅炉本体、烟风系统、上水系统、蒸汽系统热工信号可以投运。

2.11液位变送器、电接点水位计就地隔离完毕。

在煮炉期间只用就地水位计观察水位。

2.12备足煮炉所需的NaOH和Na3PO4•12H2O 。

2.13备好分析炉水碱度、磷酸根和电导率的仪器、药品和试剂溶液及取样用具。

2.14准备好加药时所需的防护用品,如橡胶手套和防护眼镜等。

备有防止NaOH溅入眼睛和皮肤上所需的中和药品,如2%硼酸溶液和1%醋酸溶液。

2.15主厂房场地平整,道路畅通。

2.16全厂照明可以投用。

2.17锅炉排污系统可以投用,煮炉废液可以正常排放。

2.18运行操作人员持证上岗,能熟悉操作。

3、煮炉试验的范围整个锅炉本体各个受热面、汽包及其本体管路(锅炉高温过热器及低温过热器进出口集箱与其蛇形管除外)、锅炉除氧器及其除氧蒸发系统和相关管路、整个锅炉疏、放水及排污、取样管路。

4、煮炉调试依据的标准4.1《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定》。

4.2《火电工程启动工作规定》。

4.3《火电施工质量及评定标准》。

4.4《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4.5《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34.6 DL/T5047-9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

4.7各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

5、煮炉必须具备的条件5.1加药、取样管路及机械设备已全部安装结束并已调试合格。

5.2化学水处理及煮炉的药品已全部准备到位,并提供足够的除盐水。

5.3锅炉的各传动设备(包括其照明设施)均能够正常投运。

5.4锅炉、化学分析等各部分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悉系统和运行规程,并能监督汽水品质。

5.5 露天布置的辅助设备应有可靠的防雨措施。

5.6 锅炉上水管、下降管、排污管道畅通,保证供水和排水的需要。

5.7妨碍运行的脚手架及障碍物必须拆除,沟道盖板、梯子平台栏杆齐全,地面平整清洁,运行人员能安全通行。

5.8具备充足可靠的照明、通信及消防设施,消防通道畅通。

5.9水位计水位标志清晰,位置正确,照明良好,电源可靠,能清楚地看到水位,控制室内能可靠地监视锅筒水位。

5.10 必须的热工仪表及保护、监测系统已校验完毕,能正常投入使用(特别是烟气的压力、温度;汽水的压力、温度),各辅助设备单机试车结束,缺陷已处理完毕(如:给水泵、锅炉引风机、加药装置、取样装置等)。

5.11各处膨胀间隙正确,不受阻碍。

5.12 取样、排污、疏水和仪表管路通过了冲洗,保证其畅通。

5.13 锅炉烟道系统已安装结束并确保其严密不漏,保温结束,各调节挡板的开关方向和表记指示正确;引风机调试结束。

5.14锅炉经水压试验合格,锅炉的给水、排污、疏水、取样、加药系统等均已按设计安装结束,管路上的仪表测点已完成安装,能显示各个系统的压力、温度等。

6、煮炉试验程序6.1煮炉的目的:由于新安装的锅炉其受热面管系集箱及汽包的内壁上油锈等污染物,若在运行前不进行处理的话,就会部分附在管壁,形成硬的附着物,导致受热面的导热系数减少,从而影响锅炉的热效率;另一部分则会溶解于水中影响蒸汽的品质,危害汽轮机的安全运行。

根据《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工作压力小于9.8Mpa的汽包锅炉,可不进行化学清洗,而进行碱性溶液煮炉。

通过煮炉除去锅炉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带来的油污、铁锈及部分氧化铁腐蚀产物,在碱煮过程中建立能够保护锅炉管壁的耐腐蚀磷酸盐保护膜,增强了金属的耐腐蚀能力。

6.2煮炉程序:6.2.1启动软化水泵,向除氧器上水,控制除氧器水箱水位在中心线以上+50mm左右停止上水。

然后开启给水门启动给水泵,向炉内送水,控制汽包水位在中心线以下-150mm左右停止进水。

在向锅炉汽包上水过程中,随时保证除氧器的水位在±50mm范围内。

然后按照先前计算的数量将NaOH和Na3PO4混合配成20%的药液分别通过备用管口加入锅炉汽包和除氧器。

药液分配比例按照:锅炉汽包:除氧器水箱=3:1,进行。

6.2.2加药完成后,开启给水门,向炉内送水,控制汽包水位在中心线以上 200mm左右停止进水,关闭给水门,开启再循环门,进行煮炉。

烟气流向示意如下图:6.2.3煮炉共分3期:6.2.3.1第一期煮炉:6.2.3.1.1检查锅炉各个辅机及各个设备,处于待启动状态。

6.2.3.1.2全开#1、2闸板门和引风机出口电动门,关闭锅炉进口出电动蝶阀。

缓慢启动锅炉引风机,逐步开启锅炉出口总阀,待引风机出口与烟囱压力大约一致后,以30%速度缓慢开启#2闸板门直至全开,向锅炉输入热烟气,(通过控制引风机转速或引风机进口门,来维持煮炉所需压力。

在该过程中密切关注玻璃线熔窑内压力情况,切忌产生较大的压力波动,从而影响玻璃线的正常生产。

当锅炉汽包压力升到3~4kgf/cm2,分别开启锅炉各个集箱疏、放水门,并冲洗就地水位计。

要求安装人员对所有管道、阀门作全面检查,并热拧紧螺栓、法兰,对锅炉重要部分的膨胀进行检查。

然后缓慢升压到8kgf/cm2(汽包30%工作压力),在8 kgf/cm2下煮炉10小时,排汽量为10%额定蒸发量。

每隔2小时取样分析一次,并将分析结果通知运行有关人员。

注意:在保证玻璃窑压稳定的条件下,通过逐步调整大闸阀的开度和风机转速,来保证我们煮炉所需的压力。

6.2.3.1.3根据化验结果确定,进行全面排污的排污量和排污时间。

排污时要严密监视水位,力求稳定,严防破坏水循环,并做好水位记录。

6.2.3.1.4在第一期煮炉中,要求汽包水位保持在+200mm左右、除氧器水位保持在+50mm 左右下运行,运行人员对烟温、烟气压力、温度、水位等表计每小时抄表一次,并做好记录。

6.2.3.2第二期煮炉:6.2.3.2.1再次缓慢升压到13.5 kgf/cm2(汽包50%工作压力),然后对各仪表管路进行冲洗。

在13.5 kgf/cm2压力下煮炉10~12小时,排汽量为5%左右额定蒸发量。

6.2.3.2.2运行值班人员应严格控制汽包水位在+200mm左右、除氧器水位在+50mm左右运行,并每隔2小时校对上下水位计一次,做好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