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170/65-35-3.82/450型炼焦余热锅炉安装施工方案施工地点:山西晓山实业有限公司建设单位:山西晓山实业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山西锅炉检修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编制:审核:批准:日期:一、概述:本工程安装调试1台锅炉,锅炉选型为郑州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制造QC170/650-35-3.82/450型炼焦余热锅炉,额定蒸发量35t/h,额定出口压力为P=3.82MPa,过热蒸汽温度t=450℃,给水温度tgs=104℃,锅炉本体水容积M³。
锅炉基本尺寸:1.锅炉宽度,左右两柱中心线距离为6520mm。
2.锅炉两侧最大距离(包括平台)为8520mm。
3.锅炉深度,前后两侧中心线距离为8030mm。
4.锅炉前后最大距离(包括平台)为11180mm。
5.锅炉最高标高点为14210mm。
二、锅炉安装工艺流程(一)设备部件的清点、编号和存放。
根据锅炉及辅机制造厂的发货清单,对锅炉、设备与零部件的数量、规格进行清点。
对错件、缺件、损坏件等作详细记录;为了便于组合安装方便,按组合件的相互配合进行编号;将设备与零部件按其分类、组合安装的顺序妥善存放和保管。
(二)对锅炉土建基础质量进行全面检验。
1.主要包括:基础外观检查;基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检验;基础的相对位置标高检查;基础各部几何尺寸、予埋件、予埋孔洞的检查。
2. 基础划线。
用经纬仪,钢尺等仪器绘出锅炉中心线、横向基准线、纵向基准线、各钢柱中心和其它辅助中心线;验证各钢柱中心位置,找出每根钢柱在其基础上的轮廓线;用水准仪复测土建施工单位给出的标高。
按已确定的标高基准线,测出各钢柱及辅机的标高,并作记录;保护好各处基准线。
3. 划线后对锅炉基础质量进行检查。
炉墙外缘轮廓线不得超出基础的边界或跨越伸缩缝;基础经强度试验合格;基础位置和尺寸应符合《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4.基础检查中若存在基础上平面标高过高,基础上平面标高过低,地脚螺栓的平面位置及高度超差,均制定处理方案,妥善处理。
(三)安装锅炉本体。
1.钢架及平台扶梯安装1)检查验收:锅炉钢架及平台构件是以单件出厂的,由于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容易使构件产生变形,因此在钢架安装前,应对钢架构件进行检查验收。
为了保证锅炉钢架的安装质量,首先必须保证锅炉钢架构件的几何尺寸,形状正确,所以钢架及平台等钢构件的安装前应按图纸及规范要求严格检查几何尺寸及变形情况超差的予以矫正。
2)单根钢立柱就位、找正:横梁安装找正并与立柱定位焊接(点焊);检测钢架立柱及横梁的安装位置及垂直度、水平度,合格后,焊接钢架连接处,复测钢架的几何尺寸及(立柱)垂直度、(横梁)水平度和中心位置,托架安装、平台安装、扶梯安装。
3)安装误差应符合DL/T504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的规定。
2.锅筒、集箱的安装1)安装前的准备拆除锅筒内部装置;并对锅筒及集箱进行外观质量检查。
a.检查锅筒、集箱外观状况。
筒体、焊缝、短管焊接处有无制造缺陷或运输中造成的损坏。
将检查结果作出记录。
b.检查锅筒、集箱的几何尺寸是否符合图纸和制造条件的规定。
c.锅筒、集箱水平中心线和铅垂中心线的检查与校正。
d.锅筒管孔直径的检查。
2)锅筒、集箱的安装。
a.锅筒支座安装安装前对支座进行检查,用清洗剂将活动支座的滚柱清洗干净,并用游标卡尺测量滚柱的直径及圆锥度,合格后将滚柱放入清洗干净的底座中。
检查底座上、下两钢板与滚柱的接触是否良好。
调整膨胀间隙后,对活动支座进行临时固定,但不准与锅筒点焊。
待锅炉水压试验合格后切开临时固定,使其自由膨胀。
在放置锅筒支座的横梁上找出支座安装位置的纵、横中心线,并用接对角线的方法检查固定支座与活动支座的平行度。
b.锅筒、集箱的吊装就位本锅炉上下锅筒合计重量23.68t,吊装时应采用吊车。
吊装前要查清所吊锅筒重量与吊装设备与机具是否可行。
吊装设施是否与吊装方案相符。
受力件应用强度计算核定,并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吊装。
吊装时,锅筒应绑扎可靠,绑扎部件的钢丝绳与锅筒接触处应垫木板或软性物质,既防滑又免擦伤锅筒。
不准利用锅筒管孔和短管穿钢丝绳绑扎。
所绑牵引绳的位置应适当,以便吊装过程中控制锅筒的方位。
因钢架的两侧横梁跨距比锅筒长度小,锅筒需从钢架之间吊起。
锅筒与地面的斜角为30°~40°为宜。
锅筒吊装就位后,需进行找正和临时固定,以便进行水冷壁管子的安装。
c.安装误差应符合DL/T504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的规定。
3.对流管安装对流管的检查和校正,主要是清点数量,并按不同规格分类堆放,然后在钢板校正平台上按照样板校对,对不合格管子要在现场矫正。
对流管应单管进行安装。
安装前应先复核上、下锅筒安装记录,重点是中心位置、标高、水平度及其相对位置。
先在上、下锅筒两端和中间部位试装。
应检查管孔并将锅炉内杂物清除干净。
本锅炉对流全部采用账接,胀接按《锅炉胀接工艺守则》进行。
组装误差应符合DL/T504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的规定。
4.过热器安装安装前应对过热器进行外观和外形尺寸检查,对集箱和减温器内部进行检查,清除杂物后对管孔进行封闭。
核对过热器的制造证书和材质证明资料。
蛇形管进行通球,通球后再封闭管孔。
过热器安装先将过热器集箱、减温器集箱安装找正后进行安装,高温过热器采用单件直立安装。
低温过热器采用单件水平法安装。
过热器安装按DL/T504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检查验收。
5.省煤器安装安装前的检查,检查焊缝表面质量,按图纸测量外形尺寸无误后,打开集箱手孔盖,用0.3~0.5MPa 压缩空气吹扫管内,保证管内清洁畅通。
将省煤器纵、横向中心线与已划在省煤器支承框架的省煤器纵横中心线对准,用不同厚度或数量的钢垫片,调整省煤器的标高和水平度,符合要求后予以固定。
采用分片吊运安装方法进行。
所有水冷系统管子对接焊口均采用氩弧焊焊接。
所有管子应进行无损探伤,过热器管子φ42×3.5,共有76处环焊缝,探伤比例25%,共计19处,省煤器管子φ32×3,共有111处环焊缝,探伤比例25%,共计28处;导汽管及导水管≤φ89共有14处焊缝,探伤比例25%,共计4处。
组装误差应符合DL/T504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的规定。
6.锅内装置安装1)锅炉受热面全部安装完毕,已经通球试验及水压试验合格,将水放净后才能进行锅内装置的安装、检查合格后进行锅筒封闭。
2)按顺序和要求进行安装;安装完毕进行检查,不得遗漏,注意清理杂物及工具。
7. 锅炉本体汽水管道及热工仪表安装1)锅炉本体阀门、安全阀、水位表、压力表、高低水位警报器、排污阀、温度计、流量计等安装。
2)锅炉本体范围内(主汽阀、排污阀、给水阀)以内的管道安装。
3)锅炉本体范围内热风道的安装。
组装误差应符合DL/T 504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的规定。
(四)锅炉水压试验1.水压试验验收的参加人员。
安装单位、使用单位、地市以上(含市、地)安全技术监察部门。
2.水压试验的准备。
1)水压试验的范围。
水压试验是对锅炉本体及有关附件的检查,包括:锅筒、集箱、对流管、省煤器、过热器、主汽阀、给水阀、排污阀、高低水位警报器、水位表、压力表及它们之间连接的管道。
2)水压试验前的准备与检查。
试验范围内的安装工作全部结束;安装质量检查要与工程进度同步,记录内容准确、真实;将锅炉本体周围的杂物清理干净;确认锅筒、集箱、管子内部没有杂物和异常后封闭各人、手孔;水压试验用压力表,必须经计量部门校验合格,压力表的精确度不应低于1.5级;在锅炉系统最高处装设空气阀,在锅炉系统最低处设排水管道;将试压泵与锅炉给水管联接;将水位表汽水连管上阀门,压力表连管上阀门,空气阀开启。
3)水压试验的压力。
工作压力3.82MPa,水试压力5.25MPa。
4)水压试验的条件。
试验用水为经过处理的水或自来水;水压试验的环境温度应高于5℃,试验用水的水温一般为20℃~70℃。
3.水压试验的方法。
1)确认准备工作就绪,试验条件合格。
2)开启锅炉给水阀及电动水泵,给水从空气阀溢出为止,即认为锅炉水已充满。
此时应停泵并关闭空气阀。
检查锅炉有无泄漏处。
金属表面如有结露,应予以消除。
3)锅炉进行水压试验时应使用试压泵进行升压,水压应缓慢地升降。
当达到试验压力的10%左右时,应作初步检查;如未发现泄漏,可升至工作压力检查有无漏水和异常现象;然后继续升至试验压力。
锅炉应在试验压力下保持20分钟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全面检查。
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
4)水压试验符合下列情况时为合格。
1.在受压元件金属壁和焊缝上没有水珠和水雾;2.当降到工作压力后胀口处不滴水珠;3.水压试验后,没有发现残余变形。
5)试压合格后,打开排污阀,缓慢放水使表压力下降接近零时打开空气阀,将水全部排出。
4.水压试验渗漏的处理。
1)对于焊缝渗漏。
应放水后,查明渗漏原因。
因气孔引起渗漏,可打磨后进行堆焊。
因裂缝引起渗漏,应铲除焊缝裂纹段重焊。
同一位置上的补焊不应超过三次。
2)对于胀接口渗漏。
应放水后查清原因,立即进行补胀,同一管口补胀次数不宜多于两次。
补胀时应严格控制胀管率H≤2.1%。
一般情况下,补胀时应对邻近的胀口稍作补胀,以防补胀时引起附近管口松弛。
3)对上述返修须作记录。
记载补焊、补胀部件,返修次数、方法。
5.填写水压试验记录。
水压试验合格后,应由施工单位填写水压试验记录。
此记录由到场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及锅炉监察部门共同签证。
(五)锅炉砌筑1.砌筑的基本要求1)必须保证炉膛、各烟道的几何尺寸。
2)各部炉墙要有一定的机械强度,炉内的耐火材料要有较好的高温强度。
3)密封性好,冷空气漏不进炉内,烟气也不漏出炉外,这是保证锅炉正常运行的关键。
4)外墙要平整、光滑、造型美观,给人以舒适感。
2.砌筑材料的选用与保管1)普通耐火砖、异型耐火砖及保温砖要按设计要求选用;砖的质量要严格掌握,既要有足够的强度,又要有合乎尺寸的平面和棱角;耐火材料要按设计要求选用。
2)所有耐火砖,都应在室内保管,若在室外保管须用苫布盖好,以防雨淋,受潮湿;同类砖型必须单独存放,并且不要碰坏棱角。
3.砌筑工作的准备1)现场准备及工序移交;2)材料准备;3)设备及工器具准备。
4.砌筑的方法1)首先做好基础找平、放线工作,并在钢架上划出砖的层数标志。
2)砌筑一般采用由下而上,由左至右,由里到外,由前至后的次序施工。
3)砌筑前,应根据砌体类别通过试验确定泥浆稠度和加水量,并要检查泥浆的砌筑性能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4)选砖,为了保证质量,对砌筑用砖必须进行严格挑选,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5)对不同砌体采用不同的砌筑方法。
砌筑炉底、墙角、水冷壁管拉钩砖、炉顶以及膨胀缝的留设时应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