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江中下游区 生态环境建设

长江中下游区 生态环境建设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
(3)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和海堤建设,提高城市防洪和抗御风暴潮的能力。 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和海堤建设,提高城市防洪和抗御风暴潮的能力。 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和海堤建设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
(4)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做好环境整治工作,对现有污染源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4)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做好环境整治工作,对现有污染源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加强工业污染防治 限期治理,按期达标。对上海、南京、武汉、长沙、南昌、九江、 限期治理,按期达标。对上海、南京、武汉、长沙、南昌、九江、宜昌等工 业聚集程度高的地区,做好城市规划工作, 业聚集程度高的地区,做好城市规划工作,把环境保护与环境建设作为城市 建设的重要内容。 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
(二)生态环境建设
退耕还林, 严禁开垦大于 25° 的坡地 , 已开垦的陡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 , 25° 退耕还林 , 严禁开垦大于25 的坡地, 已开垦的陡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 25°以下的坡地改修梯田,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地和人工草地。开展小流 25° 以下的坡地改修梯田, 营造水土保持林、 水源涵养地和人工草地。 域和山区综合治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良土壤,推广免耕法等农业技术措施, 域和山区综合治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良土壤,推广免耕法等农业技术措施, 防治水土流失。 防治水土流失。
无数浮萍涌进了长江。 无数浮萍涌进了长江。 垃圾倾倒入河水里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
长江中下游区湖泊众多, 长江中下游区湖泊众多,其污染程度 不尽相同。洞庭湖主要污染物为总磷、 不尽相同。洞庭湖主要污染物为总磷、铵 及亚硝酸氮。巢湖、 及亚硝酸氮。巢湖、太湖水质污染均以有 机和无机氮、磷为主,表现为富营养化, 机和无机氮、磷为主,表现为富营养化, 水质已达不到Ⅲ类要求, 水质已达不到Ⅲ类要求,许多城市市内及 市郊湖水水质为Ⅳ类或Ⅴ 市郊湖水水质为Ⅳ类或Ⅴ类。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
(3)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
本区属于南方山地丘陵水土 流失区,水土流失范围广。 流失区,水土流失范围广。水土 流失最严重的是赣南、鄂东、 流失最严重的是赣南、鄂东、湘 西北等地区,江西的兴国、 西北等地区,江西的兴国、湖北 的蕲春和湖南的安化是水土流失 严重的县。 严重的县。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达 58.2%,库区河谷两岸滑坡崩坍 %,库区河谷两岸滑坡崩坍 %, 多处, 有200多处,塌体总量 多处 13.5×108m3,泥石流有 泥石流有270多处。 多处。 × 泥石流有 多处 三峡水库建成后,由于城市、 三峡水库建成后,由于城市、工 道路的施工, 矿、道路的施工,移民后靠上山 伐林垦荒,此类灾害还将会加剧。 伐林垦荒,此类灾害还将会加剧。
长江水变黄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
Hale Waihona Puke (4)生物生境恶化,物种濒危 生物生境恶化, 生物生境恶化
由于人口增加,环境污染等原因, 由于人口增加,环境污染等原因,严重影 响生物的繁衍。 响生物的繁衍。 长江是水生生物资源的宝库,有鱼类 长江是水生生物资源的宝库,有鱼类300 多种,其中1/3是特有种 是特有种, 多种,其中 是特有种,近几十年来生态 失衡,长江鲫鱼已接近濒危、 失衡,长江鲫鱼已接近濒危、白鳍豚数量大 此外,白鲟、中华鲟、 减。此外,白鲟、中华鲟、长江鲟等一级保 护动物,江豚、 护动物,江豚、胭脂鱼等二级保护动物的生 境条件受到影响,种群数量日趋减少。 境条件受到影响,种群数量日趋减少。
本区内许多城市自来水水源已遭 受不同程度污染,影响饮用水质 受不同程度污染, 量。一些水厂取水口被迫移向江 合肥、无锡、 心。合肥、无锡、苏州等城市近 年已多次因水源受污染, 年已多次因水源受污染,自来水 被迫短期停产, 被迫短期停产,影响城市居民生 活及工业生产。 活及工业生产。 淮河、太湖、 淮河、太湖、巢湖均因水质 污染严重, 污染严重,被列为全国治理重点 限期对象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
酸雨影响范围日益扩大。 酸雨影响范围日益扩大。 80年代以来 我国酸雨影响地区从西南扩展到长江以南广大地区。据测定, 年代以来, 80年代以来,我国酸雨影响地区从西南扩展到长江以南广大地区。据测定,长 江中游地区,重酸雨区包括长沙、黄石、宜昌、咸宁等城市, 江中游地区,重酸雨区包括长沙、黄石、宜昌、咸宁等城市,中等酸雨区包括武 沙市、常德、九江等城市。 汉、沙市、常德、九江等城市。
(1)加强水土流失地区的防治工作。主要是保护好现有森林,积极封山育林与 主要是保护好现有森林, 主要是保护好现有森林
植树造林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
(2)结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项目建设, (2)结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项目建设,对长江河道及平 结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原湖区进行综合治理。调整水利系统工程, 原湖区进行综合治理。调整水利系统工程,适应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 程建设后长江中下游水利系统的变化。对年久失修、功能不高的水库、 程建设后长江中下游水利系统的变化。对年久失修、功能不高的水库、堤坝 进行加固,提高防洪标准。抓好清淤疏浚,恢复河道行洪能力。 进行加固,提高防洪标准。抓好清淤疏浚,恢复河道行洪能力。严禁围垦湖 侵占江河滩地、封堵江河湖泊水道、乱采江河沙石。 泊、侵占江河滩地、封堵江河湖泊水道、乱采江河沙石。
长江洪灾图片1 长江洪灾图片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
长江洪灾图片 2
长江洪灾图片3 长江洪灾图片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
(2)环境污染加重。 (2)环境污染加重。 环境污染加重 长江沿岸工业及生活废水年排放总量约130 130× t, 长江沿岸工业及生活废水年排放总量约130×108 t,约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 31%,废水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每年达100亿元以上。 长江下游10 %,废水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每年达100亿元以上 10个市的化 的31%,废水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每年达100亿元以上。 长江下游10个市的化 肥施用量就达120.53万吨。 120.53万吨 肥施用量就达120.53万吨。 COD、BOD5,铵氮和挥发性酚, 长江中游主要污染物为 COD、BOD5,铵氮和挥发性酚,主要超标项目是 大肠菌群。长江下游沿江城市附近江段已形成宽窄不等的污染带, 大肠菌群。长江下游沿江城市附近江段已形成宽窄不等的污染带,各江段水质已 超过Ⅲ类标准,且以有机污染为主。 超过Ⅲ类标准,且以有机污染为主。
生态环境建设
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二、生态环境建设
2009 12 01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
(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洪涝灾害严重。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都是洪涝灾害频发区。 洪涝灾害严重。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都是洪涝灾害频发区。 1991年江淮洪涝 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 年江淮洪涝, 1991年江淮洪涝,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 1954年长江洪水 受灾耕地317万公顷1980年两湖大涝, 年长江洪水, 317万公顷1980年两湖大涝 1954年长江洪水,受灾耕地317万公顷1980年两湖大涝,湖北和湖南受灾耕 地分别为157 73万公顷和54. 公顷。 157. 万公顷和54 地分别为157.73万公顷和54.1公顷。 1994年洪水 湖南受灾面积、142万公顷 年洪水, 万公顷。 1994年洪水,湖南受灾面积、142万公顷。 1994年以来 虽然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但洪涝灾害仍不断发生。 年以来, 1994年以来,虽然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但洪涝灾害仍不断发生。 1998年长江洪水 年长江洪水, 赣受害面积约100万公顷,经济损失严重。 100万公顷 1998年长江洪水,湘、鄂、赣受害面积约100万公顷,经济损失严重。
污水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