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0年三校生高考模拟考试数学试卷(一)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是非选择题、选择题和填空、解答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题答案请写在答题卡上,不能超出答题卡边界,解答题必须有解题过程。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是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对每小题的命题做出判断,对的选A,错的选
B,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设集合A ={-3,0,3},B ={0},则A B ⊆…………………………………………………………………(A B )
2、02=-x 是0)3)(2(=+-x x 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A B )
3、函数x y 2sin 2
1
=
的最小正周期是π………………………………………………………………………(A B )4、在等差数列}{n a 中,33=a ,125=a ,则1562=+a a ……………………………………………(A
B )5、已知向量)1,3(=a
,)5,2(-=b ,则)6,1(=-b a ………………………………………………………(A
B )6、已知函数2)1(2
+-=+x x x f ,则4)3(=f ……………………………………………………………(A B )7、二项式5
)1(+x 的展开式的项数为5………………………………………………………………………(A B )8、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A B )9、从1,2,3,4,5中任选两个数,恰好都是奇数的是奇数的概率是
10
3
………………………………(A B )
10、椭圆15922=+y x 的离心率为3
2………………………………………………………………………(A B )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1、集合{}
21<<=x x A ,集合{}
1>=x x B ,则=B A ().
A .())
2,1(1,⋃-∞-B .()
+∞,1C .(1,2)
D .[)
,2+∞12、已知b a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2
2
b
a >B .
b
a 1
1>C .2
2
bc ac >D .0<-a b 13、设}{n a 是等比数列,如果12,442==a a ,则=6a ().
A .36
B .12
C .16
D .48
14、若2log 4x =,则12
x =().
A .4
B .4
±C .8D .16
15、函数x
y ⎪⎭
⎫
⎝⎛-=311的定义域为(
).
A .[0,+∞)
B .(-∞,+∞)
C .[-1,1]
D .(-∞,0)
16、已知ABC ∆的三边分别为7=a ,10=b ,6=c 则ABC ∆为().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
17、已知直线b a //,⊆b 平面M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 平面M
B .//a 平面M 或⊆a 平面M
C .⊆a 平面M
D .以上都不对
18、平面上到两定点)0,6(-和)0,6(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8的点的轨迹方程为(
).
A .1
16202
2=-y x B .1
20162
2=+y x C .1
20162
2=-y x D .1
16
202
2=+y x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9、723≤-x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__(用区间表示).20、=o
750tan _______________.
21、5本不同的书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至少一本,共有___________种分法.22、等差数列{}n a 的前m 项和为30,前2m 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 项和为.
23、若4
π
βα=
+,则=++)tan 1)(tan 1(βα.
24、轴截面为正方形的圆柱,其侧面积和表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25~28小题每小题8分,29~30小题每小题9分,共50分.解答应写出
过程或步骤.
25、若)2,1(=a
,)1,1(-=b ,求:(1)b a +2;(2)b a -.
26、已知等比数列1,2,4,8,16,…求10a 和10S .
27、已知直线l 经过抛物线y x 82
-=的焦点,且与直线012=-+y x 平行,求直线l 的方程.
28、已知函数f (x )=2sin x cos x +cos2x .(1)求)4
(πf 的值;(2)求)(x f 的值域.
29、已知动圆过定点)0,1(,且与直线1-=x 相切.
(1)求动圆的圆心C 的轨迹方程;
(2)直线l 过点)0,1(,且斜率2-=k ,与圆心C 的轨迹方程交于A 、B 两点,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
30、已知⊥PA 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AB PA =,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
(1)求证://MN 平面PAD ;(2)求证:⊥MN 平面P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