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论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内容摘要:
本文在深入分析陕西省对中心城市研究情况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心城市的产生、发展及其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阐述了中心城市运动的基本形式和主要趋势,介绍了中心城市的产生、发展及其趋势、最后联系西安的实际对如何发挥中心城市在西安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切合实际又具有一定超前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中心城市;经济发展;作用
中国的经济区是全国统一的地域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为因地制宜发展国民经济服务的。

每一个经济区,应根据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扬长避短,发展一个或数个具有全国或区际交换意义的专门化部门以及辅助性部分,自给性部门和基础设施,使区内国民经济个部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按一定比例协调发展。

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和规模。

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结合的程度,并且是由低级向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经济区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有的经济区已建成高度发达的地域生产综合体;而在一些边远地区,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尚未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地域生产综合体,只能称为“后备经济区”或“正在形成中的经济区”。

一个高效能的经济区是内部结构协调发展,当地自然、劳动力资源和经济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并和区外保持畅通经济联系的经济实体。

根据经济区的结构和职能特点,可分为部门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两类。

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考察的七大指标:综合经济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辐射带动能力、交通通达信能力、息交流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7大指标。

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为北京(首都)、天津(环渤海,北方)、上海(东部)、广州(华南)、重庆(长江上游地区);
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为沈阳(东北)、南京(华东)、武汉(华中)、深圳(华南)、成都(西南)、西安(西北)。

中心城市的城市性质以多职能综合性为主,除包括生产、服务、金融和流通等作用外,大多是政治和行政管理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与科技中心和人才密集之地。

按其影响范围大小,分为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等不同等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学界通常把对国家或省级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主要基地作用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称作中心
城市,它们构成了全国经济活动网络的主要连接点,对全国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咨询专家周立群说,国家中心城市的确定,将是中央的战略性决策要义和重要棋子。

一个国家的地位不是由某一区域大小来定,而是由特大城市的地位所决定。

换句话说,国家中心城市好比是国家经济的聚宝盆,任何发达国家都会建立相应数量的“国家中心城市体系”。

如德国有柏林、法兰克福,法国有巴黎、马赛、里昂,美国也有十多个“国家中心城市”。

西方国家的中心城市,通常指在一组相互接近、联系密切、不同规模的城镇群体中,一二个规模最大或位置
中心城市:适中的城市,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中心城市是经济区域内生产和交换集中的地方,对周围地区产生较强的经济辐射作用,它们承担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活动,其主要途径为:
①进行生产的分工、协作和扩散;
②通过流通,互通有无,促进竞争,形成优势;
③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经济手段和人才培训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为此,中心城市必须适当超前发展,同时需要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一定的城镇体系作保证,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各城镇有专业
分工、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

中心城市也是形成开放式、多层次、网络型的经济区的核心与基础。

中心城市的作用:(1)中心城市是组织和发展专业化协作的枢纽(2)中心城市是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先导(3)中心城市是调节国民经济活动的枢纽
“以主城区和卫星城为基本格局,主城区北跨、东拓、西接、南融;以西安钟楼南北线为中轴,以渭河水脉为核心,以秦岭和北塬绿脉为生态屏障……”日前,记者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正在修订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2009-2020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获悉,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区总面积为9036平方公里,现总人口965万人,到2020年大西安都市圈总人口1280万人。

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主城区的范围大致清晰可辨:东到灞桥,西到咸阳,南到秦岭,北到高陵,总面积1280平方公里。

关键词:目标作为我国内陆最大的中心城市之一,西安,是中国西部三大先导性经济区之一的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是引领大西北发展的龙头。

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求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规划》明确,到2020年,都市区人口发展到1000万人以上,主城区面积控制在800平方公里以内。

关键词:都市区规划以主城区和卫星城为都市区城镇体系基本格局;加快主城区北跨、东拓、西接、南融的步伐;以长安龙脉(西安钟楼南北线)为中轴,以渭河水脉为核心,以秦岭和北塬绿脉为两大生态风光带,构建“一轴、一河、两带”的大都市空间结构。

以悠久璀璨的华夏文明为灵魂、以“八水绕长安”的生态景致为胜景,以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为支撑,承文脉、塑龙脉、强绿脉、显水脉,把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成为一座历史底蕴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的东方人文之都,一座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的高效便捷之都,一座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魅力和谐之都。

都市区规划:包括西安市除去周至外的行政辖区,咸阳市秦都、渭城、泾阳、三原“两区两县”.总面积9036平方公里,现状总人口96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32万人,城镇化水平65.5%.至2020年,规划都市区总人口12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10万人。

城镇化水平达到86.7%. 都市区城镇体系以主城区为核心,外围组团分担产业功能,卫星城带动次区域全面发展的“一核、四组、七个卫星城”城镇结构。

我觉得对陕西省加强中心城市建设的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增强中心城市产业支撑和带动能力,加速壮大区域产业
竞争力;
2.不断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大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进程;
3.加快建设陕西各大物流中心,为推动陕西经济发展提供
一流的现代物流服务;
4.努力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为加快陕西经济发展强有力
的资金和资本支持。

成绩为:B 崔晓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