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的覆盖是以往任何媒介都无法比拟的,它的触角可以轻易地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络招聘依托于互联的这个特点,达到了传统招聘方式无法获得的效果。
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络招聘现状模式分析相关论文。
具体内容如下,欢迎参考:【摘要】信息时代,互联得到迅速发展,上招聘作为络技术在人力管理中应用最快的领域,与传统招聘渠道相比有明显的优势。
随着我国就业压力的增大,企业如何在人力招聘中节省成本,招聘到企业实际需要的人员是一直困扰我国企业人力管理的难题,大力发展络招聘对于扩大就业,促进企业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在对络招聘相关基本概念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络招聘的现状,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大技术革新、加强络招聘立法、建立相关管理机构、采取收费形式促进我国络招聘的发展。
【关键词】络招聘招聘渠道人力【论文正文】络招聘现状模式分析引言据统计全球每天约有 0万条就业值息发布,约有3000多万人在互联上发出求职简历。
在互联的发源地美国,平均每年有50%以上的人通过互联更换工作。
据《财富》统计,全球500强公司中有88%使用络招聘员工。
近年来,我国络招聘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上求职用户数 2年为177万, 3年为376万, 4年为509万, 6年达到了962万,每年平均增长近万。
络招聘的发展促进了络招聘市场的繁荣,根据艾瑞公司《中国络招聘研究报告》的研究数据显示, 3年中国上招聘市场规模为3.1亿元人民币,占整体招聘市场的8.1 %,4年上招聘收人上升到5. 5亿元人民币,占总招聘市场的13.2%,预计到 6年上招聘收人将增长到16.9亿元人民币,占整体招聘市场收人的33%,平均增长率为73.9%。
一、络招聘相关基本概念解析上招聘络招聘也称在线招聘或者电子招聘( - c ),它是指利用互联技术进行的招聘活动,包括信息的发布、简历的搜集整理、电子面试以及在线测评等。
它是络技术在人力管理中应用最快的领域。
上招聘可分为高级和初级两种形式。
高级上招聘实质是公司在站上发布招聘信息,并通过电子邮件或简历库收集应聘信息,利用软件测试考察应聘者;初级上招聘是指公司在上发布招聘信息,但鼓励应聘者通过传统渠道应聘。
(一) 络招聘的方式1、注册成为人才站的会员在人才站上发布招聘信息、收集求职者的资料、查询合适的人才信息。
这是目前大多数企业在上进行招聘的方式。
由于人才站上资料库的容量大、日访问量高,所以企业往往能较快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现在最主要的人才招聘站多为综合性职业站,这种站的特点是资金背景雄厚、实力强,面向全国,拥有自己的职位库和丰富的职业内容。
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工作 (中华英才 (和招聘 (等等。
2、在自己公司的主页或站上发布招聘信息,并建立相应的链接世界500强中有很多公司经常在自己的站点上发布招聘信息,这种方式既达到了广告宣传的目的,又能使来访问的求职人员在了解企业的实际状况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应聘岗位。
3、在某些专业的站发布招聘信息由于专业站往往能聚集某一行业的精英,在这样的站发布招聘信息,对吸收某一特定专业的人才往往效果更好。
这些针对特定目标市场的站有人才站、大学生人才站等等。
4、在一些浏览量很大的站发布招聘广告比如新浪 (搜狐 (中华 (等等。
在这些站上发布招聘广告,不仅会有很大的信息反馈量,而且也会对公司产生一定的广告效应。
5、利用站的搜索引擎搜索相关专业站及页利用站的搜索引擎搜索相关专业站及页可发现可用人才,也可自己做猎头,这是一种更为经济的方式。
6、通过络猎头公司专业的络猎头公司利用互联将其触角伸得更深更远,再高的职位他们都会猎寻得到,但是费用相对较高,比较适合招聘高级管理人员。
7、在BB 或聊天室里发现或挖掘出色人才(二) 络招聘的特点和优势1、覆盖面广互联的覆盖是以往任何媒介都无法比拟的,它的触角可以轻易地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络招聘依托于互联的这个特点,达到了传统招聘方式无法获得的效果。
0年, B 通过络招聘的消息只在全国7个城市的14所学校张贴了海报,而且没有在校园里进行任何宣传活动,却收到了来自包括英、美、日、澳等地留学生在内的1300多份简历,学校数目也远远超过了14所,招聘活动的覆盖面是公司自己都始料未及的。
2、方便、快捷、时效性强络招聘的双方通过交互式的上登陆和查询完成信息的交流,这种方式与传统招聘方式不同,它不强求时间和空间上的绝对一致,方便了双方时间的选择。
互联本身不受时间、地域限制,也不受服务周期和发行渠道限制它不仅可以迅速、快捷地传递信息,而且还可以瞬间更新信息。
这种基于招聘双方主动性的上交流,于无声无息之间,完成了及时、迅捷的互动。
3、成本低络招聘在节约费用上有很大的优势,对于毕业生来说,通过轻点鼠标即可完成个人简历的传递,原本一个月才能完成的信息整理、发布工作,现在可能只要半天就能够完成。
这既节约了复印、打印费用,还省却了一番鞍马劳顿。
对用人单位来讲,络招聘的成本更低。
在北京,一般为期两天的招聘会,每个摊位要1800——4000元左右,而在中华英才,交4000元的年费,一年内就可以无限制地从30多万份简历里任意挑选所需的人才。
如果是跨地域的招聘工作,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差旅费用。
据统计,用人单位通过传统的招聘会方式招收一名应届毕业生的费用为 0元到8000元不等,而通过络招聘应届毕业生的短期成本则几乎为零。
4、针对性强络招聘是一个跨时空的互动过程,对供求双方而言都是主动行为,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条件在上进行选择。
这种积极的互动,减少了招聘和应聘过程中的盲目行为。
目前,一些大型的人才招聘站都提供了个性化服务,如快捷搜索方式,条件搜索引擎等,这进一步加强了络招聘的针对性。
5、具有初步筛选功能,提高了招聘工作的效率目前,构成“民”主体的是一个年轻、高学历、向往未来的群体。
通过上,招聘者就己经对应聘者的基本素质有了初步的了解,相当于己经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小型的计算机和英文的测试,对应聘者作了一次初步筛选。
络招聘的专业化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人单位在招聘工作中的压力,大大提高了招聘工作的效率。
二、我国络招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互联普及的10多年来,我国络招聘获得了迅猛发展,上人才市场以不容商量的强劲势头冲击了传统的人才市场,人才络迅速增加,类型多样的服务方式丰富多彩,市场占有量不断扩大。
人才招聘渠道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委托中介机构招聘、人才交流会、招聘会、校园招聘、熟人介绍和络招聘等方式共存,随着上人才市场的兴起,上招聘呈上升的趋势。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上工作站(每月新增值为3万个,有效职位7万个,空缺职位总数30万个。
中华英才 (每周新增职位2千多个,现有职位近19万个,每月新增个人求职简历3000余份,人才库总数10万余人,上人才市场迅速发展,络成为人才招聘的重要渠道。
6年5月络调查显示,络招聘方式以28%排名第一,亲友介绍排名第二(27%),随后是招聘会(24%),报纸和杂志广告(13%),猎头公司和中介机构(7%),与 5年相比,络招聘上升了5%,仅 5年一季度人才市场登记月需求24518万个职位,登记求职64118万人。
上招聘已成为企业招聘的主渠道,我国络招聘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另人担忧的问题。
(一) 络招聘信息真实度低络招聘面临着和传统招聘同样的问题,即信息的真实性问题。
如何进行上身份的认证,以避免虚假信息和不严肃行为的侵入,是目前困扰络招聘发展的最大难题。
络招聘中的不真实信息于用人单位、招聘站和个人。
1、用人单位国内大多数招聘站由于技术能力的限制,无法做到对每条信息的真伪一一甄别,站会员的登记还没有真正实行“实名制”,也没有强制性的核查和惩罚措施。
因此企业可以随意发布虚假信息,骗取报名费和培训费。
2、招聘站有些招聘站由于没有充足的信息源,就采取“盗用”知名招聘站信息的做法。
这样,明明一个公司的招聘已经结束,但是过期的招聘信息和作废的信箱依然挂在公司根本没有正式委托过的站上,成为无效的信息垃圾,误导了应聘者。
3、求职者个人由于对个人登记没有“实名制”的要求,招聘者通过络难以确定应聘者的真实身份,无从抵制虚假简历,而且目前也缺乏有效的过滤技术,无法事先剔除虚假信息和针对性不强的信息。
此外,由于络招聘的成本较低,某些求职者并不是真的想跳槽,而只是想试探自己的身价。
这一类消极应聘者的不严肃投递行为也给用人单位的筛选增加了困难。
(二) 络招聘应用范围狭窄与基础环境薄弱我国整体的络环境还不成熟,络技术在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和普通百姓中并不普及。
目前适合在上招聘的工作岗位较为单一,那些可能采用络招聘的企业大都局限在计算机应用普及率较高的行业,招聘对象也多局限于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员。
传统的招聘方式,如职业介绍所提供的工作岗位(家政、餐饮、娱乐等)中、绝大多数不适合在现有的络环境中发布,即使少数用人单位将这些岗位在上发布,实际效果也会非常低。
此外,在现有的人群中,使用络较多的是年轻一族,或者是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人,这样就使得应聘人群受到限制。
对于不上或使用络较少的人,络招聘的作用不明显。
目前我国络基础环境薄弱也是限制络招聘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方面由于电脑有限,具备上条件的群体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我国的带宽度有限,上速度比较慢。
因此,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通过络搜集求职信息、开展电子测评与电子面试等是比较困难的(比如一些电子面试置信度无法保证,成本又较高)。
[论文(三) 络招聘技术和服务体系不完善络招聘并不是简单地把招聘信息搬上,“一挂”了事。
除了具备必要的技术实力以外,招聘站还必须对人力有深刻的理解,需要有较强的市场策划与推广能力,以吸引更多的应聘者。
然而目前大多数招聘站在深层次的服务上还很薄弱,对人才市场的分析、市场供求倾向、薪资水平、相关人事制度变化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也十分有限。
络招聘的服务体系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发展改进。
另外,软件版本不同或不兼容产生的乱码,互联上广泛传播的病毒等也限制了络招聘的发展。
同时,络求职涉及隐私权问题,个人或企业在络上输入的信息有可能被他人窃取利用,从而造成名誉和经济上的损失。
虽然我们有一些络管理机构,但是并没有对络招聘负责的部门,也缺少规范络招聘的政策法规。
因此,络招聘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恶意行为时有发生,受害者在上无处投诉,更不知道如何将其诉诸法律。
(四)信息处理的难度大和络招聘的成功率较低信息的极大丰富也就意味着信息的极大泛滥,先进的络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对于一个职位会同时产生许多的求职者。
在招聘组织收到极为丰富的简历的同时,也会出现简历数量过于庞大,人力部门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筛选,疲于应付的现象。
此外,大量无效的信息还会增加真正合格的候选人漏选的可能性。
有统计表明,一些进行上招聘的规模较大的企业每周要接收500至1000份新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