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蜂学

养蜂学

第一章绪论一、蜜蜂的生物学特性:社会性生活;泌蜡筑造双面具有六角形巢房的巢脾;贮蜜积极。

二、标志现代养蜂业开始三大技术:蜂箱,巢础,摇蜜机。

三、发展养蜂业的意义:(1)利用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主要体现在:提高了植物果实或种子的产量或质量;经蜜蜂授粉的种子发育为下一代植株的增产作用)。

(2)提供价值高、用途广的蜂产品。

【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蜂蜡、蜂毒】蜂蜜和白糖相比:1.蜂蜜中主要成分是单糖,能直接被人体吸收;2.蜂蜜中含有丰富的酶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3.蜂蜜中矿物质成分和人体血液中矿物质成分相似。

蜂王浆的作用:1.蜂王浆有延年益寿的作用;2蜂王浆能非常高速参与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

(3)养蜂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途径: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

(4)养蜂可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5)养蜂可有效控制授粉植物的虫害。

(6)蜜蜂是有效的环境监测生物指示剂。

(7)蜂产品是传统出口创汇产品。

(8)蜜蜂是一种理想的模式生物。

第二章养蜂资源一、养蜜蜂资源包括:蜜蜂资源、蜜粉植物资源、胶原植物资源。

二、蜜蜂的九个属:东方蜜蜂、西方蜜蜂、大蜜蜂、小蜜蜂、黑大蜜蜂、黑小蜜蜂、沙巴蜜蜂、绿努蜂、苏威拉蜜蜂。

三、中蜂与意蜂的区别:(1)相对西方蜜蜂出巢采集来说,中蜂更早出晚归,但中蜂中午有一段时间采集低峰;(2)中蜂在7摄氏度左右便出去采集,而意蜂在14摄氏度左右才出去采集;(3)中蜂擅长采集零星花源,意蜂擅长采集大面积花源(4)中蜂易迷巢易盗蜂。

四、中蜂的特点:好斗、节俭、勇敢、勤劳、迷巢五、蜜源植物:能够分泌花蜜和蜜露供蜜蜂采集的植物。

2.粉源植物:能够产生花粉供蜜蜂采集的植物。

3主要蜜源植物:值数量多、分布广、花期长、泌蜜量大,能为养蜂生产提供商品蜜的蜜源植物。

主要蜜源植物有:油菜、紫云英、龙眼、沙枣、柑橘、泡桐等。

4.辅助蜜源植物:指分布区域小或零散、泌蜜吐粉少,仅供蜜蜂生存和繁殖的蜜源植物。

第三章蜜蜂生物学一、1.三型蜂:蜂王、工蜂、雄蜂。

2.蜜蜂生活史:卵期、未封盖期、封盖期、成虫期。

3.封盖期:封盖至蛹羽化阶段,成为封盖期4.封盖子:封盖的大幼虫和蛹。

二、1.蜂王生活史:受精卵、蜂王巢房中、幼虫、蛹封盖、蜂王羽化、消灭其他姐妹成为新蜂王、6~9天成熟、出巢婚飞、与8~17只雄蜂交配、蜂王产卵2.蜂王的任务:产卵。

3.蜂群内出现王台的情况:(1)分蜂:王台较多,并且位于巢脾下缘和边缘;(2)母女交替:巢脾中央位置造1~3个台;(3)蜂群内蜂王突然死亡或受到严重损伤,改造工蜂王台,王台数目最多且位置不定。

三、1.工蜂的生活史:受精卵、在工蜂巢房中、幼虫(前三天吃蜂王浆,后面吃蜂蜜和花粉混合物)、蛹封盖、羽化出房、工蜂。

2.工蜂任务:(1)1~3日龄:承担保温孵卵,清理产房;(2)3~6日龄:调剂花粉与蜂蜜,喂饲大幼虫;(3)6~12日龄:分泌蜂王浆;(4)12~18日龄:泌蜡造脾、清理蜂箱、夯实花粉;(5)18日龄以上:采集花蜜、水、花粉、蜂胶、巢房防卫。

四、雄蜂任务:保证与处女王交配。

五、三型蜂发育日期六、奖励饲喂:七天前奖励饲喂:幼虫;一月前奖励饲喂:产生蜂王浆;38天前奖励饲喂:采花蜜。

七、蜂群内信息传递方式:化学语言、舞蹈语言、声音语言。

1.舞蹈语言:(1)圆舞:特点:圆舞没有表明哪个方向和具体距离,一般不超过100米;作用:刺激巢内工蜂采蜜。

(2)摆尾舞:当食物地离蜂巢100米以外时,工蜂跳摆尾舞,这种舞蹈能表明食物的距离方向和数量。

2.化学语言信息素:又称为外激素,是指动物特有的腺体分泌到体外的化学物质,借助个体相互接触或空气传播,能引起同种或相近种的不同个体行为反应或生理变化的化学物质。

(1)蜂王物质:由蜂王体表和上颚腺中分泌的油状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9-ODA,传递方式为接触传递。

作用:抑制工蜂的卵巢发育和造王台的欲望,从而保持蜂群的有秩序性;加速工蜂结团。

(2)蜂臭:从工蜂腹部最后一个环节背板上的臭腺分泌的,传播方式为空气传播。

作用:招引处女王和工蜂回巢;在分蜂或飞逃时招引本群工蜂结团。

(3)报警激素:工蜂产生的报警激素有两种,一种是上颚腺分泌的2-庚酮,另一种是螯针内分泌的乙酸异戊脂,通过空气传播。

作用:标明侵袭者方位,使其他工蜂一起攻击来犯者。

八、蜜蜂的采集行为:花蜜的采集、花粉的采集、水分的采集、蜂胶的采集。

1.花粉的采集:花蜜:是花中蜜腺分泌糖的溶液。

甘露蜜:植物花外蜜腺所分泌的甜汁液,或是蚜虫及介壳虫所排泄的甜物质。

蜂蜜的作用:提供能量。

2.花粉的采集:作用:提供幼虫、幼蜂发育中所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3.水分的采集:作用:用来满足其生理需要;调剂蜂巢内温湿度。

4.蜂胶的采集:作用:阻塞蜂箱孔洞、填充裂缝、封锁巢门;加强巢脾固度;掩盖无法拖弃的小动物尸体,以防腐败等。

九、蜂群自然分蜂1.自然分蜂:蜂群自然地分为两群或更多群的现象(利:增加分群;弊:影响生产)2.分蜂的必备条件:(1)蜜蜂数量足够多(2)有即将出现的新蜂王(3)外界有充足蜜粉源。

3.分蜂的准备:蜂群大量繁殖,培育雄蜂,造王台。

4.即将分蜂的蜂群特征:(1)从蜂群内看:有封盖的王台;蜂王停产;蜂王的腹部明显缩小;(2)从蜂群外部看:巢门口挂须,怠工。

5.自然分蜂的机理:哺育蜂过多;蜂王物质不足;贮蜜的位置缺少;工蜂保幼激素浓度显著降低;合作效应和距离效应。

6.控制自然分蜂的措施:调换子脾;模拟分蜂;蜂群易位;大量生产蜂蜜和蜂王浆;扩大蜂巢。

十、蜂群内工蜂合作的意义1.蜂群内温度的调节:(1)当外界气温十分低时,蜜蜂为了维持群内34.4~34.8℃则【1.靠成年蜂加速食蜂蜜,加速新陈代谢而产生能量;2.成年蜜蜂集结团;3.蜂群内的幼虫和蛹呼吸产生热量】(2)当气温高于34.8℃时【1.成年工蜂分散,爬到蜂箱壁、箱底和箱外;2蜜蜂采集水,并把水分涂在巢房、箱壁等地方,使水分蒸发吸收箱内热量,达到降温】(3)有部分工蜂自动在巢内和巢门口排成几列长队,用翅膀往同一方向高速而协调扇风,加强空气流通,散发热量。

2.蜂群内湿度调节:蜂巢内有蜂儿时,相对湿度在75%~90%之间;在春秋雨季,外界没有蜜源流蜜,子脾之间的湿度为88%;在大流蜜期,蜂巢内的湿度是54%~66%。

3.群体防御4.合作采集。

第五章蜂群饲养管理一、蜂群的来源1.购买饲养在蜂箱中的蜂群【1.购买时间:早春或初夏;2.蜂王的情况:优质新蜂王;3.蜂群健康无病、雄蜂较少、采集积极、性情温和】2.诱捕野生的蜂群【1.野生蜂的居所:有充足的蜜粉源、冬暖夏凉、安静;2.如何野生蜂:追踪采集蜜粉的工蜂、追踪采水工蜂;3.诱捕野生蜂】3.购买蜜蜂。

二、养蜂场地选择及蜂群排列1.养蜂地选择:蜜粉源丰富;小气候适宜;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敌害少;比较安静;蜂场间距适当。

2.蜂群排列:(1)原则:便于对蜂群的管理操作;蜜蜂容易识别蜂巢;流蜜期能够形成强群;流蜜期不易引起盗蜂。

(2)蜂群排列必须注意的问题:1.中蜂应尽量分散错来排列;2.交尾群应放在目标显著的位置;3.中蜂和意蜂不同时摆动在用一场地饲养,否则易引起盗蜂;4.巢门最好朝南,东南或东,这样可延长蜂群工作时间5.应将蜂箱垫高20~30厘米,左右放平,后面较前面垫高2~3厘米;6.蜂群陈列后,不能随意搬动蜂箱。

三、蜂群检查1.箱外观察:具有节省时间和不干扰蜂群的优点。

【1.正常情况:巢门口采集工蜂积极,采粉蜂也很多,说明蜂王产卵旺盛、蜂群内卵和幼虫必然很多。

2.自然分蜂:大部分采集蜂群都很积极,而个别蜂群采集蜂出巢飞翔很少并且在巢门口成串搭挂。

3.蜂群失王:外界有蜜粉时,个别蜂群工蜂飞翔甚少,特别是采集蜂不带花粉,一部分工蜂在巢门口惊慌乱爬。

4.盗蜂:外界蜜粉源缺乏时,发现某一蜂群巢门口工蜂秩序紊乱,有三三两两厮杀成团,地上有较多死蜂。

5.农药中毒:蜂场内有大量死蜂,死蜂的吻突出,在蜂场的地面上有较多工蜂翻滚跳跃。

6.缺乏饲料:外界蜜粉源缺乏时,发生工蜂驱赶雄蜂和拖子现象,蜂箱重量很轻。

7.胡峰袭王:在春秋季,地上有缺头、断足的死蜂。

8.螨害:不断发现一些体格弱小、翅残缺的蜜蜂爬出箱外。

】2.局部抽查:有目的地抽查部分巢脾,从而了解蜂群的某一方面情况。

【1.若抽取最外侧的边脾时,发现巢脾的巢房内无贮蜜,可以继续抽紧邻的巢脾进行检查,若也发现无贮蜜或贮蜜很少,说明群内缺乏饲料,应及时进行饲喂;2.若抽取最外侧第二张巢脾时发现上面蜜蜂数量很稀少,应抽去边脾,相反,若该脾脾面上蜜蜂很拥挤,应向群内加1~2张空脾,供蜂王产卵;3.若在中央巢脾上有刚产下的卵,说明蜂王存在,若巢脾上只有大幼虫和封盖子,没有小幼虫和卵,又看到工蜂慌乱不安,说明群内失王;4.若发现巢脾下缘有较多自然王台,说明蜂王老化或蜂群面临分蜂】3.全面检查四、蜂群饲喂1.按饲喂的饲料不同,分为糖饲料饲喂,蛋白饲料饲喂,喂水,喂盐。

2.糖饲料饲喂:(1)方法:①奖励饲喂:为了刺激蜂王产卵和促进工蜂哺育;②补助饲喂:为了避免缺蜜的蜂群饿死;③诱导饲喂:诱导蜜蜂进行授粉。

(2)注意问题:①饲喂的糖必须是优质白糖,加热熔化后凉至微温,然后饲喂;②饲喂的时间最好是在傍晚,先饲喂强群,再饲喂弱群。

3.蛋白质饲料饲喂:主要为蜂花粉或花粉代用品。

饲喂方法:向蜂群内插入花粉脾、饲喂花粉饼、灌脾喂花粉。

五、巢脾修造及保存1.巢脾修造加巢础框注意问题:①外界蜜粉源充足二每群只加一张,强群可加2~3张③加的位置,在蜜粉脾与子脾之间。

2.巢脾保存(1)方法:①:将巢脾分类②淘汰的巢脾应化蜡③装有少量贮蜜的半新巢脾,应把蜂蜜摇出,并让蜜蜂吸食干净,然后保存。

(2)巢脾消毒:二硫化碘消毒,二氧化硫消毒。

(3)为什么要保存巢脾:四季蜂群中巢脾所需要的数量不一;外界巢脾非常容易被蜡螟破坏。

六、蜂群合并、分群及蜂王诱入1.蜂群合并(1)原因:强群是养蜂高产的基础。

(2)人工合并蜂群的方法:①直接合并法②喷烟合并法③报纸合并法④铁纱合并法。

(3)合并原则:把弱群并入强群;无王群并入有王群;合并的两群蜂相邻。

2.人工分群:从一至数群蜜蜂中,抽取数张巢脾组成一个新蜂群。

人工分群蜂方法:①单群平分:把一群蜂均匀地分为两群;②混合分群:从若干强群中,取一些成熟的子脾和蜜粉脾,搭配放在同一蜂箱并诱入产卵王或成熟王台,组成一个完整的蜂群。

3.蜂王及王台诱入(1)诱入方法:①直接诱入法:蛹蜂蜜涂抹蜂王;②喷烟诱入法:用喷烟器向接受群里轻轻喷烟;③诱入器诱王法。

(2)注意:①提前半天至一天,将淘汰的蜂王从巢内移出②无王群诱入蜂王时,将巢脾上出现的王台全部毁除③给强群诱入蜂王时,最好先将蜂群迁出原址,使部分老蜂从巢中分离出去④若在断蜜期诱入蜂王,应提前2~3天用糖水进行饲喂⑤介绍蜂王当天最好不要进行开箱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