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学
成房壁,变成六角棱柱形的空心巢房。
用最少限度的蜂蜡,筑造成容量最大、坚固
性最强的巢房。
巢础
一、对巢础的要求 1、巢础的标准:巢础的房度必须按工蜂房的大
小标准制成,中蜂巢础房眼宽度为4.61㎜;意 蜂巢础为5.31㎜。 2、房眼必须保证整齐和标准,房度大小划一。 优质巢础不易出现雄蜂房。 3、蜂蜡要纯净。
又叫蜂扫。用于扫落巢脾上的蜜蜂或王浆框
上的剩余蜜蜂。
•
由质地厚、密的白色帆布缝合制成,长及肘
部,端部沾有橡胶膜或直接用皮革制成,袖口采
用能松紧的橡胶带缩小缝隙,用于保护手部。
防护衣
手 套、袖头
管理工具
4、起刮刀:是管理蜂群不可缺少的工具。用来撬动继 箱、副盖和巢框;刮蜂胶、赘脾、蜡屑和其他杂物。
管理工具
5、巢脾抓 用于抓起巢脾
6、蜂刷
问世,即在1851-1865年的短短15年中,连续
出现了蜂机具的三大发明:
(1)1851年美国人郎斯特罗什的活框蜂箱,
郎氏(现代养蜂业之父)。郎氏在儿童时代
就对昆虫特别感兴趣;
1851年秋天完成了活框蜂箱,至1861年在
美国已普遍采用;
1862年开始把活框蜂箱被介绍到英国,其
后查尔斯.达旦于1869年开始把它介绍到欧洲,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制。
第一节 蜂 箱
蜂箱是蜜蜂生活、繁殖和生产蜂产品的基本 设备。早期的蜂箱是利用卷筒的树皮,空心的树 木或用柳条、麦秸、稻草编织而成的。
各种木制蜂箱,已经历了漫长的改革和创新。
继郎氏蜂箱之后,美国养蜂者昆倍和达旦,
将郎氏标准箱加高,所谓目前的继箱,就在这些
组合的数目上,发展成了现在的多箱体养蜂,成
(4)1865年法人把隔王栅进行了改良, 使蜂王只能在巢箱内活动,不能到贮箱里去,
因而贮蜜箱里就不会有幼虫出现,便于取蜜。 我国蜂机具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5)王浆塑料台基条, 由浙江大学发明,已经获得了国家专利,
对王浆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 (6)中华蜜蜂标准箱; (7)无污染分蜜机; (8)防盗巢门 ;
不久就传播到其他国家。各地就在同一基本原理
下制出了不同类型的蜂箱来使用;
(2)蜂蜡巢础的发明: 活动巢框的使用,导致了1857年德国人梅
林对蜂蜡巢础的发明。蜂蜡巢础的使用一方面节 省蜂蜡,另一方面还可以保证蜜蜂能筑造正常的 工蜂房巢脾; (3)离心蜂蜜分离器的发明:
当巢脾装满了蜂蜜时,用什么方法把蜂蜜取 出来,而又不毁坏巢脾,巢脾换可以连续使用;
养蜂学
第六章 蜂具设备
第六章 蜂具设备
内容目录: 一、蜂箱 二、巢础 三、饲养管理工具
第六章 蜂具设备
蜂具设备是从事养蜂生产的基本条件。掌握 现代化的蜂具设备,对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 生产优质产品,是非常重要的。
据考证,大约一万年以前人类就已猎取蜂蜜
为食,但直至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现代蜂机具
便操作。
一般单行道蜂路约宽6-8㎜,双行道宽为10
㎜,还要根据季节、气候变化而定。两个巢脾之
间的蜂路,称为框间蜂路,属双行道蜂路。
二、常见的蜂箱类型
1、标准蜂箱:(郎氏十框标准箱的简称)
标准蜂箱是一种叠加式蜂箱,用向上叠加的
方法来扩大蜂巢,在巢箱和继箱内均可放置十个
巢框。
这种结构适于蜜蜂(特别是意蜂)贮蜜习性,
储备食粮。
蜂箱的大小、巢框的尺寸和数量,应根据该
蜂种蜂王的产卵力,四季群势的消长和储备饲料
的数量,权衡考虑。
2、便于管理和机械化操作:
3、结构简便、坚固耐用:
设计和制作蜂箱,主要是决定蜂路和巢框。
蜂路——指巢脾与巢脾,箱壁与巢脾之间的
距离。蜂路应根据蜜蜂的习性要求,蜂路过大保
温不利,操作麻烦;蜂路太小,会压伤蜜蜂,不
始推广中华蜜蜂标准箱——中华蜜蜂十框蜂箱。
中华蜜蜂标准箱
FWF型中蜂蜂箱
• FWF型中蜂蜂箱
80年代以后,中蜂箱的发展有了较大的发展。 出现了几种叠加式中蜂箱,为挖掘中蜂生产潜能, 生产高质量的蜂蜜和蜂王浆等产品,实现中蜂生 产机械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8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制 出一种中华蜜蜂十框蜂箱,并于 1983 年被家国 标准局定为饲养中蜂的标准蜂箱(见上图)。中 华蜜蜂十框蜂箱可单箱双群同箱饲养、浅继箱采 蜜。目前这种蜂箱正在推广应用之中。
第三节 饲养管理工具
一、管理工具
1、面网(面罩、蜂帽)
主要是防护养蜂者的头部和颈部免遭蜜蜂的
蛰刺。
Hale Waihona Puke 面网是用白色通气的棉纱或尼龙纱等轻质材
料制成,在面部前方是用黑色细丝制成的小网,
不易阻挡视线。
面网(蜂帽)
防护衣服
• 2、防护衣服 :
•
采用白布缝制,有养蜂工作衫和养蜂套服两
种。
• 3、防护手套:
北等地区;有利于群势发展,可供蜂王产卵的面
积大;有利于双王群繁殖;也有利于人工育王。
缺点:
箱体大,运输、搬运不方便;不适于蜜蜂的
贮蜜向上的特性;适用于寒冷地区,在南方效果
较差。
交尾箱
结构与标准箱相似
4、观察箱
4、中华蜜蜂标准箱
是依中华蜜蜂的生物学特性和饲养要求而逐
步定型的。
我国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自1983年开
加之搬运方便,适合现代化生产和管理。
标准箱的组成:
箱盖、副盖 (纱盖)、继箱、 巢框、隔板等。 标准箱是目前国 内外养蜂者使用 最为广泛的一种 蜂箱。
横卧式蜂箱
2、横卧式蜂箱:不同于标准箱的向上叠加继箱的方式,而是横向 发展,形成一个较大的长方形,可容纳10-30个巢框。
优点:
有利于弱小群保温,特别是我国的东北、西
第二节 巢 础
巢础是蜜蜂筑造巢脾的基础,是用蜂蜡片或
塑料片,经巢础机压印而成。
具有巢房底和初具房壁基的簿片,每张巢础
由几千个排列整齐,互相衔接的六角形房眼组成,
彼此互为公共边、公共底。
其底由三个平行四边形拼接而成的六角棱柱
(巢房),底的三个平面的锐角都70°32′。 其
边由六条凸出的边构成,蜜蜂可在此基础上加高
为实现养蜂机械化的基础。
竹编涂泥蜂笼
树段蜂箱
竹编涂泥蜂笼
蜂桶
箱式蜂箱
我国引用新法养蜂虽然仅有几十年的历史, 广大养蜂工作者根据我国的现实状况和饲养管理 需要,也做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取得了很大的 成绩。
一、制作蜂箱的基本要求和依据
1、必须适宜蜜蜂的生活习性:
由于蜜蜂在蜂巢要渡过一年四季,繁衍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