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开展创新性的班级活动

浅谈如何开展创新性的班级活动

浅谈如何开展创新性的班级活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

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苏霍姆林斯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马克思我体会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吸引他为集体出力,为集体流汗,为集体贡献出一些个人的东西。

吸引他为集体倾注心血,倾注得多,感情自然就会深起来。

——魏书生学生的成长面临着两个世界:知识的世界和生活的世界。

“知识的世界”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开启智慧,拓展心智视野;“生活世界”启迪、培养学生的生活感受力,增进、丰富个人的生活体验。

“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合才能培养完整的人。

而班级活动恰恰是把“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联系起来的纽带。

班级活动的成功开展无论是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是对班级建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班级活动呢?一、班主任老师对班级活动的认识是否到位班级活动主要有如下常见形式(1)系列性主题班会班会是班级活动的常见形式,而“系列性主题班会”又是班会的常见形式。

据我了解我们现在的班会大多是固定在每周的周一或周五开展,时间就是一节课。

由于班会时间的限制,有很多主题无法在45分钟内充分完成,所以我们可以把一个主题分成若干次来进行。

但是进行的前后顺序以及内容的层次性、伸展性的安排,应该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应该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变化特点的。

北京市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丁榕老师在设计系列主题班会方面很有经验,我们完全可以从中借鉴很多精华的东西挪为己用。

(2)活动性班级活动玩是孩子的天性,玩、活动,是孩子最喜欢的。

活动性班级活动多以“玩”的形式出现,一般都在室外进行,以玩为主,玩中受益。

我们在组织这样的活动之前,一定要注意先告诉他们主题,启发他们在活动中去探求真、善、美。

而且在活动的时候要多次给学生讲“玩”的意义,教学生会玩,引导学生在玩中观察生活、激发感情,不断增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比如说:在校内进行的“拔河比赛”、“跳绳比赛”就属于这类活动,还有需要走出去的“爬山活动”、“郊游活动”、“夏令营”、“冬令营”等也都属于活动性班级活动。

但是组织这样的活动老师要很费力,而且要担风险。

再说,现在的安全问题是从中央到地方三令五申,所以我们也就谈虎色变,这类活动开展的比较少。

其实,只要老师胆大心细,不防尝试着组织组织,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知识性班级活动知识性班级活动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良好园地。

在这些活动中,他他们学习科学、热爱科学、使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得以发挥。

寓教育于知识中,不拘形式,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比如参观、访问科技场所或院校,听专家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等都属于知识性班级活动。

(4)节日性班级活动一年有好多节日,这样好的教育时机是不能错过的。

比如:新年、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教师节、五一、十一、母亲节、父亲节……开展节日性活动可以使学生同时接受学校、家庭、社会的三重教育,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知、情、意、行各心理要素的全面发展。

节日是重复出现的,但是我们的活动不能重复,要不落俗套,年年翻新,给学生一种新鲜感。

(5)教育性班级活动为了解决班里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我们也可以组织一些教育性、针对性强的班级活动。

比如:什么欺师问题、早恋问题、抄作业问题、泡吧问题等。

这样的活动质量要求较高,班主任要能及时的抓住班上的思想动态,要备好课。

一般要班主任老师亲自备课,亲自主持,内容要集中,材料要丰富,语言要生动有力、有感染力,要能够吸引学生、打动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加强德育的实效性。

(6)及时性班级活动及时性班级活动是指活动计划没有安排,但是又偏偏遇上了好的教育机会。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抓住时机,趁热打铁,充分发挥教育智慧,挖掘及时性教育的魅力。

说到这里让我又想起了另一位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老师”,她在不断的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归纳的班主任工作技巧“一则”“二感”“三言”“四通”“五心”“六法”,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深受老师们的欢迎。

她在讲《创造性开展班级活动》的讲座中就曾经提到过“六法”中的“抓住教育时机的功倍法”。

作为班主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能够抓住教育时机及时的开展班级活动,抓住教育时机进行的教育往往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7)学生自己组织的班级活动开展班级活动,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培养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通过活动使他们增强追求理想的动力和探求知识的引力,培养观察、想象、分析事物的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所以,我们要适时的给学生提供自己设计活动、自己组织活动的机会,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不要因为怕他们做不好而不敢放手。

(8)团体心理辅导班级活动由于学生处于这个特殊的年龄段,叛逆、要强、不服输、但是有时又明显的缺乏自信,特别需要他人的欣赏和认可;再加上刚刚步入青年期的困惑以及面临的种种压力,常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适时的开展一些心理辅导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利用他助、自助、互助相结合的方法体验、交流、感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班级活动是联系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集体、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它能为每个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发挥特长的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价值;能促进班集体的成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能促进学生的智力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新时期的班主任一定要借助班级活动的优势,充分发挥活动的作用,开展好班级活动,为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班级活动设计要使班级活动取得成功,班主任不仅要对班级活动的内涵、形式、意义有充分的认识,而且还要掌握班级活动的方法与步骤,对活动方案进行“精心设计”。

只有“精心设计”,认真的思考、周密的规划、充分的准备,才能使班级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有成效。

(1)目的性原则。

每次班级活动要主题鲜明、目的明确、要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特别要突出思想品德、社会道德、树立理想等方面的教育,明确为什么开展此项活动?开展此项活动要让学生受到哪些方面的教育?(2)时代性原则。

每次班级活动要扣紧社会、扣紧教育改革、要抓住时代脉搏,抓住时代特色,贴近学生生活,接近社会,使活动不出现“空洞”现象。

从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则看似笑话的事实。

老师在讲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时候,说到红军吃草根、啃树皮,一个小学生问道:“老师,他们为什么不吃巧克力?”这就是因为学生对那个时代相距远、了解少的原因。

如果我们只是空洞的说教要向革命先辈学习,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精神,就很没有说服力。

现在“刘翔”、“李雨春”、“刘德华”已经进入了小学课本,学生关注“周杰伦”“姚明”“成龙”甚至胜过关心自己,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些素材入手,挖掘他们光环后面属于道德范畴的东西,他们对事业的追求与执着,他们对公益事业的关心,他们的爱国,他们的良好的道德口碑……有时代感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自主性原则。

每次活动从开始到结束,都要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进来,并且能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活动中,学生是主体,从头至尾他们都在“动”,“动眼、动手、动口”,再到“动脑”、“动心”,然后完成从外在肢体感触到内在情感体验的转化,只有通过活动在情感、思想上碰撞出火花,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学生没有主动参与,没有情感撞击的“空对空”的教育是很难实现的。

(4)趣味性原则。

学生天真活泼,好奇爱动,班主任要在活动的“趣”上做文章。

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在设计活动前,必须让活动的内容与形式适合学生的年龄需要、心理特点。

唯有如此,才能抓住学生的动情点,使他们自然而然的投入到活动中来。

丁榕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方法,那就是“要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兴趣填补自己兴趣的空白,用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把学生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自己的需要转化成学生的需要。

”(5)创新性原则。

每次班级活动要新颖、独特、别具一格。

班主任的思维要活,内容要活,形式也要活。

否则,即使是再好的教育内容,也会因为形式的了无新意而大打折扣。

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老师在开展活动时思路要“活”,要“敢想”,更要“敢做”。

(6)、实效性原则。

要通过班级活动,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如:针对学生自理能力差的情况开展“生活小能手”比赛,针对个别学生因家庭困难上不起学的情况组织开展“不吃零食省下钱,爱心献给小伙伴”活动。

三、班级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如果说,精心设计是组织和开展班级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的话,那么搞好班级活动的组织工作则是落实活动计划、开展好班级活动的有力保障。

1、班级活动前的准备阶段。

(1)根据活动计划,确定活动名称、活动主持人、学生参与度,并且落实具体的任务分工,做好活动场地的布置和器材的准备。

(2)班主任或班干部要把活动全过程向全体学生大致解说一遍,把活动所涉及的人、物、事、地等指给有关学生,明确任务。

但是,具体的活动形式和要求应该是保密的,不进行预演、踩排。

在班会召开前,各个领到任务的同学根据任务悄悄进行准备,注意保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活动内容是新鲜的,产生的感情是真实的,达到的教育效果是深刻的。

2、班级活动的实施(1)做好活动中的调整。

班主任一定要与学生一起活动,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2)活动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比如说:在活动过程中,有些同学因为胆小或者不好意思参与热情不高,那么,班主任老师要及时加入,帮他们建立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你可以说:“老师和你一起来!”或者直接拉他走进活动中去。

(3)确保老师的主导地位。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永远不要忘记你是这个班级活动的主导者。

虽然我们要调动学生的兴趣,把班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是老师绝不可以放任不管。

也就是说,老师在整个班级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你要有办法、有设计的具体步骤,经常的回到你的班级活动的现场上来。

尤其是出现偶发状况时,班主任更要处乱不惊,保持镇定的情绪、随机应变,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3、活动结束时,及时总结,提升主题,以强化活动产生的积极效应,同时做好材料的归档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次成功的班级活动,就好比一篇优秀的散文。

它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教育总目标是它的“神”,活动内容与形式是它的“形”,要把一次次班级活动变成一篇篇精美的散文,只有完美的外形是不够的,最主要的是必须能通过活动打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完成从外向内的转化,在思想认识上获得很大的提升,最终达到形神兼备!四、开展班级活动的注意事项5忌活动目标不准,难以达成活动内容乏味,了无新意活动形式单调,缺少引力活动主题缺失,没有实效活动主导丢失,没有实效5结合:1、社会需要、教师需要、学生需要相结合2、科学性、规律性、时代性相结合3、针对性、预见性、持久性相结合4、他助、互助、自助相结合5、多样性、艺术性、新颖性相结合希望老师们能够在闲暇时端一杯香茗,倾身打开电脑,轻轻敲击键盘,锁定他们,点击网址,细细浏览,慢慢品味充溢于字里行间的那种“智”与“爱”……最后,预祝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们科学的、创造性的为学生搭建五彩斑斓的活动舞台,并收获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春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