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创新教育案例按教材定制 / 提高备课效率 /内容可编辑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初中班主任德育创新教育案例4篇初中班主任德育创新教育案例第1篇曾钱,男,湖北人,期年级学生,先前一直在湖北老家读书,去年跟着做生意的妈妈来到石柱,托熟人就读于双庆小学五年级。
由于成绩差,老师经常当着家长和学生的面羞辱他,而他只是低着头,忍受着……第二学期,老师宁愿不要500元保证金也不要他在本班读书了,家长迫于无奈又托熟人转到我班。
原来,他上期期末测试成绩只有可怜的十七分。
细细观察,他平时沉默寡言,说话声音不但小还爹声爹气,没有男子汉的底气;走路小心谨慎,飘飘然;目光游离,手脚无措,遇到老师,怯生生的,没有一点自信心。
可他喜欢微笑,可见他是一个多么善良的孩子!一、原因分析1、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孩子喜欢什么家长就给予什么,再加上父母忙于生意,只给钱不给力,吃好的穿好的,条件给得过于优裕,导致孩子学习不努力,成绩一直不好。
2、教育方法不当。
他父母小学文化,从小也是成绩不好,一直希望孩子能“青出于蓝胜于蓝”,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在面对成绩逐渐下滑的孩子,家长在失望中由原来的溺爱开始变得简单粗暴,经常使用一些如:“莽鸡巴”、“捶草棒”,“傻儿”等伤自尊的话语刺激孩子。
家长在少有的辅导中,动不动就吼、骂,孩子在恐惧中脑海更是一片空白,长期这样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糟糕。
在学校,老师也时常讽刺,挖苦他,还特意编到后排以凸显孩子成绩差的程度、来标榜教师的威望。
孩子在家里得不到理解,在学校也得不到老师的鼓励和关爱,更得不到同学们的认同,成绩越来越差!3、性格孤僻,不合群。
因为老师和家长教育方法的不当,导致孩子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偶尔说句话也是小声小气,连走路都是那么地小心谨慎,与人说话不敢正视,手脚不自然,深怕哪儿不对会招来“横祸”。
别的孩子在操坝开心地嬉戏,可他独自一人站着,木讷地沉思着,偶尔也跟着笑一笑,就是不参与。
有一次在操坝玩球,我特地抢来扔给他,他不但不玩还害羞地走开了。
这样的孩子思维更加打不开,因为一个人在运动中相互协调,能锻炼孩子的思维和敏捷能力,不参与活动也是造成孩子成绩差的一个因素。
二、个案处理1、欣然接纳,不嫌弃。
开学时,彭主任找到我,说有个学生成绩特别差,哪怕家长宁愿给500元的保证金原班老师也不想再要他,要我接纳他,出于朋友关系,我欣然接受了。
这个学生不是别人,正是曾钱同学,对于他的事我其实早有耳闻,老师对他的“管教”我也亲眼目睹过。
第二天,彭主任带着他来了,我一看,这个孩子很干净,而且长得帅,见面时我摸着他的肩膀诙谐地说:“长得这么帅,不错,是个人才,我喜欢!”看样子他当时听了很开心。
2、倍加关爱。
(1)给以上等位,树立自信。
我特地把他安排在班上第三排,一改从前最后一排的模式,让他感到自己在老师和同学们心目中的存在,给他树立信心,给他久违的温暖。
(2)心灵的慰藉。
上下课我都会面带微笑给他以赞许的眼光和他无声地交流,让他不再害怕,感到和煦搬温暖。
平时多接近他,总是带着欣赏的目光和他谈话,慢慢驱除他多年的恐惧,唤醒他内心的那份沉淀了很久的自信。
(3)关注生活。
我不仅关心他的学习还时常询问一些他的生活琐事,如:中午吃得饱吗?早上吃的什么?晚上回家除了做作业还干嘛?上QQ吗?你帅气的衣服是谁买的?通过这样让他接纳我、喜欢我,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希望就不会再遥远。
3、多加赞赏。
抓亮点,及时表扬。
上课的时候我会特地设置一些简单的题型让他起来回答,不敢说的时候,我会鼓励他:“别怕,大声说,你一定行”。
有一次,我喊他起来回答:“整数乘法先从哪儿算起?”这是先前的简单知识,他起来只是笑笑却不说,在我的鼓励下,他终于说出--从个位算起,我让全班同学给他报以热烈的掌声,他不好意思地笑着坐下了。
还有一次,我记得是喊他上黑板做一道小数乘法计算题,他怯生生的,很羞涩地微笑着上来了,我看着他做,很慢,以至于其他同学都下去很久了。
我不催,耐心地等着,终于做好了,我一看完全正确,我不但让全班同学给他竖起了大拇指,我还特地说了一句:“verymarch”。
开学始,我班上有个女同学摔伤了,我看到曾钱同学捐了10元钱,我在班上特意表扬了他,在班上铺好他的人际关系,以便他找到自己正确的位子,让同学们真心地接纳他。
4、做老师的好帮手。
我有意无意喊他帮我擦擦黑板、端一下开水或者发一下本子,让他感受到我对他的喜爱,对他的关注,慢慢树立他的自信。
三、小有成果。
1、自信心增强。
现在曾钱同学敢于和老师说话,能和同学一起玩耍。
有一次,学校歌咏比赛,我看他上台后还用手推了一下前面没站好的女同学,可能是提醒她吧,看到这里我心里无比的开心!2、喜欢作业了。
听他原来的老师以及学生反映,他原来最不爱完成作业。
可现在,他都喜欢做作业了,有时候还和同桌讨论,到现在为止,只有2次没完成作业,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3、成绩逐步上升。
他上期的成绩期末测试成绩只有可怜的17分,本期数学测试已有数次,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是二十几分,其他的都是40分左右,有一次居然考了53分。
我不是以分数论成败,至少可以看出他掌握知识的多少,他进步了!我当着所有同学和家长表扬了他,他不是低着头,而是昂起头笑了初中班主任德育创新教育案例第2篇【背景】初为一名见习班主任的我,对班级的未来充满了未知,我甚至认为我自己还是孩子,还是学生,顶岗实习的初步任务就是我自己身份的转化,我希望自己能够带出优秀的班级。
刚刚进入XX班的时候,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样的,就在几次周测之后,班级的孩子就有了差异,衡中有一个制度是帮扶临届生,每个任课老师有几个后进生,慢慢的,尤其学号靠后的同学出现的各种问题较多一些。
我这才想到了后进生转化的问题,孩子们刚刚进入衡中,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因此我想谈谈我作为见习班主任,本班后进生转化问题的案例。
【案例与分析】武同学,他长得黝黑高大又结实,表面上看是一个独立生活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的孩子。
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第一次放假回家,他是最后一个出教室的,不知道该带哪些书回去,等我到宿舍查看时,只剩下他一个人,他正在纠结是否把洗漱用品和杯子带回去,这时我耐心地给他整理行装,当时,只是认为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差而已。
可让我头疼的还在后面,我去盯他们上课,一次语文课,上课有5分钟了,他还没找出刚发的作业,只见他试卷铺满了桌子,一直在翻找,(这是语文老师早在一周前就让学生学习整理卷子了,并且强调过多次了),我下课后找他想批评他时。
可还没进入主题,他自己却一直东张西望,一会抬头看天花板,一会儿扭头看窗外,我让他看着老师,他却像犯人一样身体紧张的绷直,脑袋一直向下低。
我让他抬头听老师说话,只见他两眼含泪地看着我,我心里犯嘀咕:“我还没批评他呢,他怎么哭了”,经过询问,他说自己在老师面前就想哭,这时我耐心地问他原因。
原来,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一直到初中毕业,几乎每一个班主任或任课老师都经常责骂、、甚至打罚过他。
以至于他见了老师都快速躲开或者贴着墙走,从来训斥不敢正眼看老师,这也使得他从此与人(包括父母)说话时不看着别人的面部,而是东张西望。
遇见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也不敢找老师解决,使得自己成绩落后,朋友缺失,生活能力特别差。
我首先给他进行了耐心的讲说,从文明礼貌、同学相处、衡中教师品德、我们班的团结友爱的风气等各方面对他进行开导,并鼓励他尝试接近老师,礼貌对待每一个人。
最后告诉他,无论遇见什么困难,都要找老师解决。
随后就跟孩子的家长沟通了孩子的心理问题,通过家长了解到,他在小学时患上了多动症,老师每天都批评孩子,但没想到给孩子造成了心理阴影。
孩子的妈妈也说自己没有让他孩子养成整理东西的习惯,都是自己代劳。
并且家长这才发现孩子跟自己说话是不正视自己的。
这样,我又跟家长详细交流制定了一些措施:比如孩子回家时,您可以告诉他拿些什么东西回校,但要让他自己整理;您再次对孩子进行礼貌的教育,主要与人交谈时要跟人有眼神的交流;一定多鼓励孩子,减缓他的自卑心理。
借助家长的力量可以让孩子有很大进步,同时也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同学的小毛病也越来越显现。
几天以后,我在上艺术课时,他一直在发呆走神,我叫他起来重复我的话,他答不上来,我又自己说了一遍,他也不敢说话,我让他坐下后,课下单独找他,他一见我,还是身体绷直,头低得不能再低了。
我说:“我又没有批评你,你怎么又紧张了?”他嘟嘟囔囔地说:“你今天肯定批评我。
”我问他问什么啊,他说:“因为我走神了,没有认真听讲。
”我说:“你自己都能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说明你是知错了,接下来就是改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知错不改,就是怙恶不悛了。
”他自己也低下头平静而愧疚地说:“自己以后不会上课走神了。
”此后我经常从摄像头看他,经常问他最近学习状态如何,让他明白我在时刻关注他的课堂状态,他自己也上课注意力集中了许多。
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还是武某这个同学,他每天早操迟到,并且宿舍里的同学告诉我说:“每次武同学午休都不睡,而且做什么特别慢,早上没人愿意跟他在一组值日”。
这时我又找武同学谈话,询问他为什么午休不睡?他说睡不着,没有午休的习惯。
我说那咱们出于对班级的考虑也应该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装睡觉啊。
说装睡只是幌子,装学习可能装不进去,但装睡觉可就一会儿就真睡了。
我又问他为什么这几天早操总是迟到,他说自己每天早起手忙脚乱,也不知道怎么就迟到了,我于是又对他进行了较为宽松的要求,你可以比别的同学晚,但最多晚两分钟。
这样降低要求,让他能够做得到,他自己也会感觉比较容易。
我告诉他,我从来不要求你马上把身上的缺点马上改正,我也允许你犯错误,但我希望你犯同样的错误的间隔长一些。
后来早操到位,尽管他比其他同学到位慢一点,但也慢慢跟上来了,尤其是他到位时看见别人都在学习,他自己心里也着急,逐渐地就不再迟到了。
然后又找了他宿舍的成员,让他们多给武同学说话交流,喊他一起去吃饭,一起起床,做什么事都快一点,这样他就慢慢跟上来了。
所以,他有一点点进步,我就会夸奖他,最起码让他渐渐的不害怕我。
随后的学习生活中,他见了我不再躲着走,有时还跟我打招呼,尽管每次说完老师好后就脚步匆匆地跑开,但这实在是比见了老师害怕的直流眼泪要进步多了。
可是接下来在一次跑操中他摔倒了,他在最后一排,而且就他一个人,我也在跟操时注意到了他摔倒的原因是他东张西望,只是自己踩错了口令。
回教室后,我在班上强调了跑操时要集中注意力,并说有的同学跑操是东张西望,自己都把自己绊倒了。
一部分同学大笑,他低着头不说话。
这件事后再次见了我又贴着墙根走了,我又把他单独叫了出来。
问他为什么见了我又躲着我走呢?他说:“你老说我,而且不直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