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大构成

三大构成


重复构成图例
基本形
二、 渐变构成
(一)、概念:

渐变是一种规律性很强的现象,这种现象运用在视觉设计中能产生
强烈的透视感和空间感,是一种有顺序、有节奏的变化。渐变的程度在
设计中非常重要,渐变的程度太大,速度太快,就容易失去渐变所特有
的规律性的效果,给人以不连贯和视觉上的跃动感。反之,如果渐变的
(二)面的特性
1.可辨性 即可辨认性,面在具有可辨性后,就
称之为形或形象。依据其外轮廓的形态, 可以分为规范的抽象形、具有习惯性的具 象形以及偶然妙得的偶然形。
2.大与小 大小面形组织在一起时,会有空间感、
律动感、节奏感。大的面形在前为主要形 象,小的面形往后为次要形象。
3.虚与实 虚实的面与面的转折或延续,都会形成体和
衍变,也有一些是具有极大的自由性的。 。
规律性骨格举例: 非规律性骨格举例:
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
一、重复构成
(一) .重复构成:重复的构成形式就是把视觉 形象秩序化、整齐化,在图形中呈现出和谐 统一、富有整体感的视觉效果。
(二).重复构成的分类: 1.形状重复 2.大小重复 3.肌理重复 4.方向重复 5.色彩重复
单个的点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 理感受。居中会有平静、集中感,可以占据全部 视觉空间;位置偏上时,在下落、不稳定感,形 成自上而下的视觉流程;位置偏下时,画面会产 生比较安定的感觉,但也容易被人们忽略。位于 画面三分之二偏上的位置时,最易吸引人们的观 察力和注意力,形成画面的稳定感。
• 3、矛盾的空间
• 矛盾的空间不是模棱两可,而是两者互不相让,形成极为强烈的空间冲 突。这是矛盾空间不同于暧昧空间之所在。
• (三)、 平面上形成空间的因素
a 复叠 b 大小变化 c 倾侧变化 d 弯曲变化 e 肌理变化 f 明度变化 g 投影变化 h 透视效果
八、肌理构成
• (一)、概念 肌理是形象的表面特征。可分两大类:
1.几何形面 简洁、明快、有序,偏于理性。 方形面:端正、稳重、坚强,具有男性特征,给人以
严谨规范感,但过于端庄易显得呆板。 正圆形面:充实、柔和、圆满、给人以完美的感觉,
由于过分完美而缺少变化。 扁圆形面:圆满而富于变化,于整齐中体现自由。 三角形面:坚实、稳定、鲜明、醒目,顶尖朝下的三
角形具有刺激感、不定感和新奇感。
• 渐变的节奏可以急缓任定,亦可急缓交错展开。
• 渐变的骨骼编排,可以从左至右、从上至下,或从中央向四周展开, 或作多元次编排。其方式是灵活而多样的
(如:火车开动的声音、音乐的旋律、花样滑冰) )
• (二)、类型

1 形状的渐变 2 方向的渐变

3 位置的渐变 4 大小的渐变

5 色彩的渐变 6 骨骼的渐变
• 2.自由形面

无规律的形态,比较洒脱、随意,偏于感性
并具有女性特征。由于没有思维上的定式,可以
通过各个曲面的变化,在心理上产生新鲜、典雅、
柔软、魅力和更具有人情味的感受,能较充分地
体现出作者的个性,其多变性也可表现一种散漫、
无序、复杂的情感内涵。
面越多,色彩越多,内容越多,表现的内涵也就越多
程度太慢,会变生重复之感,但慢的渐变在设计中会显示出细致的效果。

渐变的含义非常广泛,除形象之渐变外,还可有排列秩序之渐变。
渐变从形象上讲,有形状、大小、色彩、肌理方面的渐变;从排列上讲,
有位置、方向、骨骼单位等等渐变。形状的渐变可由某一形状开始,逐
渐地转变为另一形状,或由某一形象渐变为另一完全不同的形象。
4、线的肌理 线的肌理是表现情感的重要属性。
5、线的方向性 线的方向型可以表现种种三维空间。
三、面的构成
(一)面的概念
面是二维空间所构成的形。点的密集形成虚面,点的扩大 形成实面:线的聚合形成虚面,线的封闭形成中空的面。 点越密集,面的感觉越强:越稀疏,面的感觉越弱。封闭 的线越细,面形的感觉越弱,粗线则会使面形感觉增强。 粗细线越填满封闭线的内部空间,面形的感觉越明显。
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
骨骼的概念
• 所谓骨骼,就是形象的编排秩序。骨骼的作用有两种,一 是固定基本形的位置;二是分割画面的空间。骨骼分规律 性、非规律性,有作用性和非作用性。
• 对于广告设计原理而言,骨格其实就是广告版面构成中 的栅格。我们在构成设计中常常借助于骨格,骨格有助于 我们排列基本形,使之成为有规律、有秩序的构成。骨格 决定了基本形在构图中彼此的关系。有时,骨格也成为形 象的一部分,骨格的不同变化会使整体构图发生变化。
三大构成
Plane constitution
第三章 平面构成
在平面构成中形态构成要素包括:点、线、面, 点是造型艺术中最小的构成单位。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基本构成要素
一、点的构成 (一)点的概念
点是构成形体的最基本的单位,是造型基本元素中最 小、最简洁、最单纯的形态。
在几何学上
在造型上
就大小而言,越小的点作为点的感觉越强烈。
• (二)、类型:
• 1.大小特异--规律与特异之基本形有大小的比例差。

2.色彩特异--用色彩加强特异的效果。
3.位置特异--把较明显的位置作为特异的基本形部分。 在位置特异中也可以结合基本形大小、形状色彩的变异。
4.形状的特异--设计中出现两种基本形,一种是规律性的, 另一种是特异的。
• 5.骨格线的特异 ①焦点作用②转移规律③破坏规律

发射的前提,是确定发射中心。虽然中心有时有几个或更多,或是
移出画面之外等等。中心,是方向变化的根据,方向变化应有一定的规
律,而中心的编排是规律的主要部分。
(二)、种类:
1 离心式发射 3 同心式发射
2 向心式发射
4 多心式
四、特异构成
• (一)、概念:特异是规律的突破,是在重 复和渐变骨架基本形中一种特异变化,在规 律中出现轻微差异或局部突破,有意地出现 数个不规律的基本形或骨格单位,以突破规 律的单调感,造成动感增加趣味。
• 2.趋于线的密集--概念的线在画面内构成骨骼,基本 形趋附于这些线的周围。
• 3.无定性密集--设计可随意构成。
聚集与疏散
七、空间构成
• (一)、 概念:空间是一种具有着高、 宽、深、的三次元立方空间也叫物理空 间。平面构成中所谈到的空间形式,只 是一种假象,三度空间是二度空间的错 觉,其本质上还是平面的。
方向对比
位置对比
大小对比
空间对比
大小对比
空间对比
大小对比
4、点的构成中的平衡关系
5、点的构形
(四)点的构成在设 计中的应用
二、线的构成 (一)线的概念 1、几何学:线是没有粗细的,只有长度和方向。 2、造型角度:线应有粗细、肌理等变化。
线在造型上具有非常重 要的作用。
可以作为形体的轮廓, 也可以作为纹理的填充 或支撑的骨架,线是最 有力的造型手段。
一、骨格的分类
• 1 有规律性:它是骨骼线将画面面积分割成若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骨骼单
位,形成多元性的空间。基本形移出骨骼单位便受到分割。这种骨骼里,基本形 不一定被固定在每一骨骼单位中,且基本形的数目及方向在每一骨骼单位中可做 变化。但完成后的画面必须能显示出骨骼线的存在。
• 2 非规律性骨格:这种骨骼是比较自由地构成的,有些是规律性骨骼的
4、点的面化
在点的线化的基础上, 点向四周连续排列时, 可产生面的感觉,其距 离越近时,面的特性就 越显著。
(三)、点的构成
1、点的等距间隔构成 点与点的间隔距离相等的排列方式,是形成维度 空间规律和秩序化的方式之一,具有数学美和很 强的逻辑性,构成效果平静安详。
2、点的间隔有规律变化构成舞女与舞鞋 Nhomakorabea 眼睛与眼镜
乘车
人头与花格布
口红与手
铁丝网
算盘
海报中的运用
五、对比构成
• (一)、概念: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 设置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现象,使它们各自的特 点更加鲜明突出。
• (二)、类型
• 1、自然现象的对比:自然界充满着各式各样的对比现象:山峦与丘陵;
平原、大地与江河、溪流;繁花与野草等等,不胜枚举。选择自然现象做 对比安排,要注意的是其对比所产生的情趣与象征。
• 2、基本形的对比
a.形状的对比
b.大小对比
c.多少的对比
d.色彩的对比
e.肌理的对比
f.方向的对比
g.空间的对比
六、密集构成
• (一)、概念:结集又称密集,不遵循骨 格支配,作自由性的集合。有时趋向于 点,有时趋向于线,有时趋向于面。
• (二)、结集的形式
• 1.趋于点的密集--以点状位置为中心的基本形趋附于 这些点的周围。
3、点的无序构成产生的对比与统一
它不受形与形之间的间隔构架的制约,而是依照点的基本 形态的大小、虚实、显隐、形状、色彩、质地等方面产生 对比,在对比中取得视觉的统一来表达,构成效果个性强 烈,也可进行有规律间隔与无规律间隔构成手法的综合使 用。
(1)方向对比 (2)位置对比 (3)空间对比 (4)疏密对比 (5)大小对比
三、发射构成
(一)、概念:发射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形状。花瓣的结构、水面上的
涟漪等都是发射状的。发射具有方向的规律性,发射中心为最重要的视
觉焦点,所有的形象均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散开,有时可造成光芒四
射的动感,或产生爆炸的感觉,有很强烈的视觉效果。

发射是渐变的一种特殊形式。发射是由有秩序性的方向变动形成的。
(二)空间分类
• 1、自然的空间
• 自然空间是现实中的真实空间。在平面设计中即使其形象是抽象化的, 但因形与形、形与空间的关系是合乎现实逻辑的,故亦可以表现出自然 的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