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不同茶具对茶叶冲泡的影响

浅析不同茶具对茶叶冲泡的影响

浅析不同茶具对茶叶冲泡的影响
我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用来冲泡茶叶的茶具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同时在不同的地区冲泡茶时也有自己的茶具来选用,我发现现在市场上的茶具也有“分工”,各式各类的茶具层出不穷,作为泡好茶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泡不同的茶叶最好选择不同的茶具。

一,茶具的分类:
按用途分:茶杯,茶碗,茶壶,茶盖,茶碟,托盘等饮用茶具。

按茶艺冲泡要求可分为:煮水器,备茶器,泡茶器,盛茶器,涤洁器等。

按质地分:金属茶具,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器,竹木茶具,搪瓷茶具,玉石茶器等
二,不同的茶具泡不同的茶:
好茶、好水及讲究的冲泡方法,再加上精致适宜的茶具,会更别有一番风味,使热闹气氛大增。

研究指出,用不同质地的茶具冲泡同一种茶,会出现不同的色泽和味道,故不同的茶类应用不同的茶具冲泡。

(一)陶土茶具
陶土器具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发明。

最初是粗糙的土陶,然后逐步演变为比较坚实的硬陶,再发展为表面敷釉的釉陶。

宜兴古代制陶颇为发达,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几何印纹硬陶。

秦汉时期,已有釉陶的烧制。

紫砂壶是泡茶的最高代表,紫砂壶的特点在于它的双气孔结构,即壶体内存在微小间隙,这些间隙就像海绵一样,可以将茶的香气储藏在壶体内。

所以用紫砂壶泡茶越久,泡出的茶味道越浓郁。

有些老一辈的收藏家喜欢将茶叶养在紫砂壶里,直到壶体内结出一层海绵状的茶垢,这时即使直接冲入白开水,也能倒出茶味浓郁的茶水。

这就是为什么收藏紫砂壶的行家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将紫砂壶取出来,泡上几泡茶叶。

之前说到,喝茶的行家家里都会有几把紫砂壶,其原因在于避免茶叶串味。

比如,泡红茶要用高瘦的紫砂壶,这是考虑到红茶味道浓郁,需要较久的泡制时间。

泡绿茶呢,就要用广口的紫砂壶,绿茶清淡,适合低于沸腾的温度泡制,广口紫砂壶可以较快降温。

饮用红碎茶,一般用瓷壶或紫砂壶冲泡;饮用青茶则重在“啜”,宜用紫砂茶具泡茶,冲泡黑茶,宜选择粗犷、大气的茶具,一般用厚壁紫陶壶或如意杯冲泡。

(二)瓷器茶具
瓷器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一面旗帜,瓷器茶具与中国茶的匹配,让中国茶传播到全球各地。

中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

瓷器发明之后,陶质茶具就逐渐为瓷质茶具所代替。

瓷器茶具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瓷器的烧制温度要高于紫砂壶,两者均不会为茶叶带入额外的气味,但瓷器与紫砂壶相比,最大的缺点在于它表面过于光滑,不存在双气孔结构。

这样茶味完全无法留在壶内。

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瓷器的优点:只要冲洗干净,瓷器不会带有上次冲泡茶叶的味道。

方便简洁还不容易有细菌残留。

当然这一特点剥夺了很多茶爱好者的乐趣根源。

品饮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细嫩名优绿茶,白茶、可选用白色瓷杯冲泡饮用。

饮用普通花茶,则用瓷壶冲泡,可得到较理想的茶汤,保持香味;饮用袋泡茶,可用白瓷杯或瓷壶冲泡。

(三)玻璃茶器
玻璃茶具一般是用含石英的砂子、石灰石、纯碱等混合后,在高温下熔化、成形,再经冷却后制成。

玻璃茶具有很多种,如水晶玻璃、无色玻璃、玉色玻璃、金星玻璃、乳浊玻璃茶具等。

用玻璃可制成各种其他盛具,如酒具、碗、碟、杯、缸等,多为无色,也有用有色玻璃或套色玻璃的。

玻璃茶具表面光滑,不会带入异味也不会留下茶香,也需要堤防高温情况下的爆裂。

这不是说玻璃器具就没有优点,玻璃器具的优点在于它的透明性和散热性,所以很多喝绿茶的行家特别钟爱使用玻璃器具,一来可以看到茶叶浮浮沉沉的过程,二来玻璃散热较快,不会破坏绿茶的香气。

玻璃器具由于其低廉的价格,方便的使用方式,是广大茶友的居家旅行必备之物。

如果品饮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细嫩名优绿茶,可用透明玻璃杯冲泡,以显示其独特的品质特色。

(四)竹木茶具
在历史上,广大农村包括茶区,很多人使用竹或木碗泡茶。

它价廉物美,经济实惠,但现代已很少使用。

在我国南方,如海南等地有用椰壳制作的壶、碗来泡茶的,经济而实用,又具有艺术性。

用木罐、竹罐装茶,则仍然随处可见,特别是福建省武夷山等地的乌龙茶木盒,在盒上绘制山水图案,制作精细,别具一格。

作为艺术品的黄阳木罐、二黄竹片茶罐,也是馈赠亲友的珍品,且有实用价值。

其价廉物美,经济实惠。

可以使茶香更好的溢出来。

(五)搪瓷茶具
搪瓷茶具以坚固耐用,图案清新,轻便耐腐蚀而著称。

起源于古代埃及,以后传入欧洲。

但现在使用的铸铁搪瓷始于19世纪初的德国与奥地利。

搪瓷工艺传入中国,大约是在元代。

茶与茶具的关系甚为密切,好茶必须用好茶具泡饮,才能相得益彰。

茶具的优劣,对茶汤质量和品饮者的心情,都会产生直接影响。

一般来说,现在通行的各类茶具中以陶瓷茶具、陶器茶具最好,玻璃茶具次之,搪瓷茶其再次之。

因为瓷器传热不快,保温适中,与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不敷出,而且造型美观,装饰精巧,具有艺术欣赏价值。

陶器茶具,造型雅致,色泽古朴,特别是宜兴紫砂集实用和艺术美为一体,是陶中珍品,用来沏茶,香味醇和,汤色澄清,保温性好,即使夏天茶汤也不易变质。

乌龙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冲泡时,茶叶投放前,先以开水淋器预温,茶叶投放后随即以沸水冲泡,并以沸水淋洗多次,以发茶香,因此,用陶器茶具最为适合。

但陶器茶具的不透明性,沏茶以后难以欣赏壶中芽叶美姿是其缺陷,这对泡饮名茶就不适宜了。

三,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具:
(一)黄茶:
黄茶芽叶细嫩,香味鲜醇,君山银针属于黄茶
黄茶属于轻发酵茶,香味浓郁,气味足,冲泡时最好选用紫砂为佳。

(二)红茶: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的茶,主要有小种红茶、红碎茶等
红茶宜用白瓷冲泡,用玻璃杯赏汤,便于衬托它的“宝光、金晕、汤色红艳”三特点。

(三)白茶:
白茶的口感相对较淡,有保健功能,包括白牡丹、安吉白茶等;
冲泡白茶时要求的水温相对来说比较高,宜选择保温性较佳的器具,茶具力求古朴、自然,以陶瓷、石器为上。

(四)黑茶:
黑茶属后发酵的茶,有普洱茶、六堡茶等品种。

黑茶可冲泡也可煎煮,当配陶制茶具或较粗砂粒的紫砂茶具,借茶具的吸附性消去茶叶存放中形成的不好味道,使黑茶的优点更加突出。

(五)绿茶:
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以龙井茶、碧螺春等茶为代表
绿茶对于茶具的选择上十分的讲究。

冲泡时宜选择壁薄、易于散热、质地致密、孔隙度小、不易吸湿 (香)的茶具为宜,如玻璃杯、薄胎瓷质杯具等。

(六)清茶:
青茶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有乌龙茶、大红袍、铁观音等品种;
茶具材料多种多样,造型千姿百态,纹饰百花齐放。

如何评价一套茶具的优劣?从总体上说首先应考虑它的实用价值,其次才是它的欣赏价值,即外观的形态美。

以壶为例,具体要求应意把握下各点:容积和重量比例恰当,壶把提用方便,壶盖周围合缝,壶嘴出水流畅,造型、色地和图案脱俗和谐,实用和艺术美得到融洽的结合,才算是完美的茶。

究竟如何选用,这要根据各地的饮茶风俗习惯和饮茶者对茶具的审美情趣,以及品饮的茶类和环境而定。

就地域而言,东北、华北一带,多数都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后斟入瓷碗饮用。

江苏、浙江一带除用紫砂壶外,一般习惯用有盖瓷杯直接泡饮。

在城市也有用玻璃杯直接泡茶的。

四川一带则喜用瓷制的“盖碗杯”饮茶即口大底小的有盖小花碗,下有一小茶托。

名茶除作为饮品之外,还把它作为艺术品欣赏,如果用玻璃茶具冲泡,如龙井、碧螺春、君山银针等名茶,就能充分发挥玻璃器皿透明的优越性,观之令人赏心悦目。

也可用白瓷、青瓷、青花瓷无盖杯冲泡。

大众红、绿茶、花茶可选用白瓷、青瓷、青花瓷、五彩瓷等品种的盖碗、盖杯、壶杯具冲泡。

白茶以有毫香而闻名,冲泡白茶要选用白瓷或黄泥炻器壶杯,或用反差极大的内壁有色的黑瓷,以衬托出白毫,现在茶友们越来越青睐各种茶具套装。

至于其他茶具,如搪瓷茶具,虽在欣赏价值方面有所不足,但也经久耐用,携带方便,适宜于工厂车间、工地及旅行时使用。

而塑料茶具,因质地关系,对茶味亦有影响,除特殊情况临时使用外,平时不适宜,尤其忌用塑料保温杯冲泡高级绿茶,因长期保温,使茶汤泛红,香气低闷,出现熟汤味,必然大煞风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