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庄秀丽
发表时间:2019-03-29T14:49:08.79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作者:庄秀丽
[导读] 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市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对建筑企业中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的建立及实施具有深远影响。
泗洪县人民政府大楼街道办事处江苏宿迁 2239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建筑企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为了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建筑企业将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做到最好。
然而,就当前各企业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来讲,其中依然涉及到诸多不足,因此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工作成为各建筑企业亟待解决的一项问题。
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措施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
1、符合现代企业管理机制
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市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对建筑企业中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的建立及实施具有深远影响。
而面对社会发展新形势,建筑企业也应做好工程管理的优化工作,依据建筑行业生产力发展需求,对工程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完善,并以此推动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进程。
2、适应建筑市场管理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逐渐趋向于新常态化发展,建筑企业之间竞争矛盾逐渐激化,建筑工程管理机制的专业性及规范性已然成为建筑企业重要竞争因素,因此为赢得更多市场先机,在建筑行业竞争者中立于不败之地,工程管理人员也需将当前工作重点转向至管理机制的优化过程中,控制施工风险,降低施工事故发生几率,并以此提高建筑企业信誉度,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而实现建筑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发展目标做好万全的准备工作。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建筑工程施工量非常大,同时需要很长的施工周期,对于每一个环节的要求非常高,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整体施工质量,因此做好管理人员的控制非常重要,重点进行工作能力及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控制。
目前,很多建筑单位比较重视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建筑周期等,对于整体建筑管理不重视,不能够有效地发挥施工管理的优势,其主要是因为在建筑管理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人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重点进行该方面的控制研究。
2、施工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部分建筑企业的管理机制存在欠缺,这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中一系列工作的进行带来了不利影响。
首先,一些建筑企业直接忽视了管理体制的建立,这种忽视不仅造成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没有统一的指挥和规范,导致施工工作的滞缓,而且使施工现场的工作质量大打折扣。
因此从这一层面上来讲,管理体制的缺失是阻碍建筑企业发展的巨大绊脚石;其次,部分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关的管理体制,但是并没有按照上面的规定严格执行,企业高层人员没有给予管理工作太多关注,一些工作人员也只是做做表面工作,这就导致施工管理制度的作用无法得以充分发挥;再次,一些建筑企业目光短浅,考虑事情也只是注重短期的经济利益,为了节约成本大量缩减管理岗位,甚至出现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的情况,这必然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效率的低下。
3、对安全问题不够重视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当中更是应该如此,对安全问题的监督管理
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重中之重。
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这么简单,还关系到从事施工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企业的社会形象等,一个施工单位的工程如果隔三差五的出现安全问题,该企业的信誉与社会形象必然会大打折扣,甲方企业有建筑工程也不会优先考虑这样的施工单位,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但是现阶段我国还存在着很多的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使用劣质材料造成坍塌泄露、为了加快工期引起的房屋倒塌、现场施工人员为了方便而违规接电用火产生的安全施工比比皆是,这些都是我国现阶段工程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去注意,并且引以为戒的。
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应对措施
1、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系
为了更好地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非常重要,在建立的过程中我国相对于其他国家处于落后的地位。
因此在进行应用的时候,需要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经验,同时相关部门需要组织管理人员到其他国家内部进行参观和学习,并且将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理念,引入到我国的管理体制应用中。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合理的掌控方法,需要结合我国建筑工程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各个技术要求和方案进行管理,确保在计算机软件的辅助下做好各项细节工作的编制统计,从而能够有效保证施工技术方案的应用,从而更好地保证整体管理水平,满足发展要求。
2、注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还应注重施工安全管理。
首先,提高施工人员专业技能,使其可具备独立安全完成施工任务的能力;其次,注重在员工群体中强调安全生产就规范化操作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员工安全施工意识;再次,采用一定的人员激励机制,提升施工人员对自身岗位重要性的认知度,切实满足施工人员物质需求及精神需求,构建起一直具备高度向心力及凝聚力的施工队伍;最后,健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员工安全设备,例如安全帽、安全绳索等配置情况,切实降低施工期间的风险性。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意识
为了改进工程施工中管理工作方面的缺陷,最重要的是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
这不仅对于推进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提升工程施工工作整体的质量和效率。
具体而言,建筑企业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改善:首先是针对项目经理这一层工作人员。
这一阶层的人员身居高位,最先考虑的必然是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很多人对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进行了忽视,认为其既不会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又与自身的工作毫无关系。
这种观点可以说是大错特错。
要知道,项目经理对一项工作的态度将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项
目机构的态度,将影响着下属管理人员的态度,因此项目经理应该转变观念,对施工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是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作为负责施工管理工作的主要人员,只要充分树立管理意识,才能更好的执行工作,才能提升施工管理工作水平。
4、改善作业环境
主要包括以下两点:(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的一系列安全管理问题进行负责,并且实时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2)自然因素,比如气候条件、照明、灰尘等这些,都会对施工人员自身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对这些恶劣的施工环境进行改善,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在保证企业自身综合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的基础上,能够实现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关系到城市环境,因此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就要不断加强管理,充分调动资源,并且对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不断进行创新性发展,达到企业创新,施工质量管理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跃至.加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管理[J].工业设计,2012(3):191.
[2]栾京蒿,李君潇.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57-158.
[3]王东旭.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2012(0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