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复习专题一物质的分类

高考复习专题一物质的分类

题型1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1、(浙江13届海宁市高三9月模拟)下列物质的分类结果全部正确的是()A.苯酚——有机物纯碱——盐水——氧化物B.淀粉——混合物胆矾——纯净物漂白粉——化合物C.液氯——非电解质碳酸钙——强电解质醋酸——弱电解质D.金刚石——原子晶体食盐——离子晶体二氧化硅——分子晶体2.(14届福州一中期中考试)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酸性氧化物都可以跟强碱溶液反应B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C.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和碱反应3.混合物非电解质碱酸式盐A 漂白粉Cl2氨水NaHCO3B 福尔马林苯Cu2(OH)2CO3明矾C 胆矾SO2纯碱NH4ClD 食醋C2H5OH 苛性钾NaHSO44.(广西省柳州市20XX届高三10月模拟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因此NaCl是离子化合物B醋酸溶液导电能力可能比稀硫酸强C.SO3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SO3,是电解质D.硫磺是单质,不导电,因此硫磺是非电解质5. (河北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福尔马林、聚乙烯②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石膏、纯碱③非极性分子:CO2、CC14、CH2C12、对二甲苯④同位素:1H+、2H2、3H⑤同素异形体:C60、C80、金刚石、石墨⑥同系物:CH2O2、C2H4O2、C 3H6O2、C4H8O2⑦同分异构体:乙二酸二乙酯、乙二酸乙二酯,二乙酸乙二酯A.②⑤ B.②④⑤⑦ C.②⑤⑥⑦ D.全部正确6.(常州市新桥中学09高三10月考)用右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X Y ZA 苯的同系物芳香烃芳香族化合物B 胶体分散系混合物C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化合物D 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7.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制备时将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溶液混合,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5.5~36nm的磁流体。

下列X Y Z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溶液B.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 2O 3C.当一束强可见光通过该分散系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D.该分散系不稳定8.下列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不科学的是(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钢化玻璃和普通玻璃的成分不同 B.“地沟油”危害健康,其主要成分是油脂C.华裔科学家高锟因“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讯方面”的成就而获得20XX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处的纤维成分是二氧化硅D.合金的某些性能与组成其纯金属的这些性能不同 10.下列对氧化物性质和用途的推断正确的是( )A.Al 2O 3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所有酸反应,又能与所有碱反应B.CO 2、SO 2、NO 2都能与水化合生成酸C.SiO 2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可以制备硅酸D.Na 2O 是碱性氧化物,Na 2O 2不是碱性氧化物,是过氧化物 11.纯净物X 、Z 、P 、Q 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某些生成物已略去),物质X 与P 之间的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通常状况下P 为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 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若X 为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则P 既可能为单质也可能为化合物C.化合物Q只可能是碱D.X既可能为金属单质,也可能为非金属单质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酸酐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C.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D.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O、Na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的产物相同C.CO、NO、N2O都是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震荡后溶液呈红色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乙酸钠溶液中通入CO2可制备乙酸B.钠在纯氧中燃烧生成Na2O,在空气中生成Na2O2C.在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可制备Fe(OH)3胶体D.过量的CO2通入CaCl2溶液中可生成可溶性的Ca(HCO3)215、一瓶气体经检验得知其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A肯定是一种单质B一定是化合物C是含单质,化合物的混合物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16.(湖南师大附中11学年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B.溶液中溶质微粒一定不带电,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带有电荷C.溶液中分散质微粒能透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滤纸D.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亮的光带17.(盐城高三联考)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①混合物:石炭酸、福尔马林、水玻璃、水银②化合物:CaCl2、烧碱、聚苯乙烯、HD③电解质:H2SO4、胆矾、冰醋酸、硫酸钡④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 4H8O2⑤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A.①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D.③⑤18. (2010山东卷,9)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AN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2O与182O互为同分异构体B. 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D.标准状况下,1.12L 162O和1.12L182O均含有0.1AN个氧原子19.(2015·北京东城区高三综合练习二·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硅酸、氯化铁均为胶体 B.醋酸、蔗糖均属于电解质C.水玻璃、氯水均为混合物 D.氧化钙、氧化铝均为碱性氧化物20.(2015·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调研二·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FeCl3溶液显酸性,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板B.Na2CO3溶液显碱性,可用于除锅垢中的硫酸钙C.MgO、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坩埚D.Na、K合金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21.(江苏省启东中学20XX届高三10月调研测试 ) 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22.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

A.C3H8、C8H18B. C2H4、C3H6C. C2H2、C6H6D. C8H10、C6H623、美国和墨西哥研究人员将普通纳米银微粒分散到纳米泡沫碳(碳的第五种单质形态)中,得到不同形状的纳米银微粒,该纳米银微粒能有效杀死艾滋病病毒(HIV-1)。

纳米泡沫碳与金刚石的关系是()A.同素异形体 B.同分异构体 C.同系物 D.同位素题型2 物质的变化判断1.下列变化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60B.渗析法净化氢氧化铁胶体C.鸡蛋白遇浓硝酸显黄色 D.用铂丝蘸取NaCl固体进行焰色反应2.(2015·北京西城区二模试卷·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和煤的液化均是物理变化B.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等C.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D.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盐漂白纸浆的原理相同3.(2015·龙岩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能力测试·6)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平行光照射胶体产生丁达尔现象B.紫外线照射下,液态蛋白质凝固C.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D.铁遇到冷的浓硝酸溶液发生钝化4、(11•南京)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用铜制电线 B.用石墨制笔芯 C.用活性碳净化水D.用盐酸除锈5、(11•山西)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铜、铝用于制作导线 D.汽油用于衣服除油题型3分散系概念类试题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的直径<1nm(粒子直径小于10-9m)1nm-100nm(粒子直径在10-9 ~ 10-7m)>100nm(粒子直径大于10-7m)分散质粒子单个小分子或离子许多小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实例溶液酒精、氯化钠淀粉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石灰乳、油水性质外观均一、透明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稳定性稳定较稳定不稳定能否透过滤纸能否透过半透膜鉴别无丁达尔效应有丁达尔效应静置分层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三、胶体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①.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 ~100nm 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②.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题目:1.(山西省实验中学09届高三9月考溶液、胶体和悬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A .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 .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C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D .能否产生丁达尔现象 2.不存在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 ( )A .纯水 B. 蔗糖溶液 C .淀粉溶液 D .蛋白质溶液 题型4胶体的制备、性质、应用类试题 1、胶体的制备 A. 物理方法① 机械法:利用机械磨碎法将固体颗粒直接磨成胶粒的大小② 溶解法: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合适的溶剂中形成胶体,如蛋白质溶于水,淀粉溶于水、聚乙烯熔于某有机溶剂等。

B. 化学方法① 水解促进法:FeCl 3+3H 2O (沸)= 3)(OH Fe (胶体)+3HCl② 复分解反应法:KI+AgNO 3=AgI (胶体)+KNO 3 Na 2SiO 3+2HCl=H 2SiO 3(胶体)+2NaCl思考:若上述两种反应物的量均为大量,则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如何表达对应的两个反应方程式?提示:KI+AgNO 3=AgI↓+KNO 3(黄色↓) Na 2SiO 3+2HCl=H 2SiO 3↓+2NaCl (白色↓)2、胶体的性质:① 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粒子对光散射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物理现象。

② 布朗运动——在胶体中,由于胶粒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产生的无规则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