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稻栽培学PPT课件

水稻栽培学PPT课件


2019年6月19日
第6页
2.在引种方面的应用
纬度海拔相近,东西方向相互引种:因日长和温度 条件相近,易于成功。
北种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短,温度提高,品 种的生育期缩短,通常减产。
南种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长,温度降低,品 种的生育期延长,只要种植制度允许,且能安全齐 穗的话,通常可增产。
2019年6月19日
第10页
(一)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2
营养生长:稻株扩展自身营养器官的生长。稻谷萌发 和根、茎、叶、蘖的生长都是属于营养生长。其开始 的标志是稻谷萌发,包括幼苗期、分蘖期、拔节期等。
幼苗期:稻谷萌动到3叶期
分蘖期:从第4叶抽出,分蘖发生,直至拔节期。移 栽稻由于秧田期密度较大,一般不发生分蘖,而从移 栽至大田分蘖才旺盛发生。
2019年6月19日
第3页
1. 感温性
品种感温性的鉴定,一般在不同温度下栽培,以 高温出穗促进率表示。高温出穗促进率大者为感温 性强,促进率低者为感温性弱。
高温出穗促进率(%) = (低温下播种倒出穗的天数 - 高温下播种倒出穗的天数)/低温下播种倒出穗的 天数×100 早、中、晚稻的感温性都较强,但在短日条件下, 以晚稻为最强,早稻次之,中稻又次之。
①早稻的感光性一般属弱。其中籼稻为1-3级, 粳稻为1~5级。②中稻感光性一般属弱到中等。其 中籼稻为1~5级,粳稻为2~7级。③晚稻的感光性 最强。其中粳稻为7-8级,籼稻为7-9级。
2019年6月19日
第5页
(三)水稻发育特性理论的应用
1. 在栽培方面的应用 施
确定种植制度、品种搭配、栽培措
早稻因其感光性弱、短日高温生育期短,秧龄不能长,以防 早穗减产,但可短秧龄翻秋栽培。
(一)品种生育期的变化特点
1. 生育期 不同水稻品种的生育期,短的不足100天,长 的超过180天,差异很大。
据观测,绝大多数品种生殖生长期一般为 60~70天,其余为营养生长期。所以,品种 生育期长短主要由营养生长期决定。
2019年6月19日
第1页
2. 水稻生育期随环境变化的规律
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发现:
结实期:从抽穗开花到籽粒成熟。
2019年6月19日
第12页
SUCCESS
THANK YOU
2019/6/19
(一)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3
2019年6月19日
第14页
(二)水稻器官建成
1. 种子发芽与幼月19日
第15页
2019年6月19日
第16页
2019年6月19日
返青期:移栽稻移栽至大田后,由于根系受伤,地上 部生长暂时停滞,约需5-7天才能恢复生长,这段时 间叫返青期。
2019年6月19日
第11页
(一)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3
生殖生长:是稻株繁殖下一代的生长。长穗、 开花、灌浆、结实都是属于生殖生长。其开 始的标志是分化幼穗。包括长穗期、结实期。
长穗期:从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需天 左右。生产上也称拔节长穗期,因为此阶段 往往与拔节同时进行,所以这一阶段实际上 是营养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
2019年6月19日
第4页
2. 感光性
品种感光性的鉴定,一般在温度相同或相近条件 下,进行不同日照长度处理,以短日照出穗促进率 表示品种的感光性,促进率大者感光性强,促进率 小者感光性弱。
短日照出穗促进率(%) = (长日照下播种到出穗的 天数 – 短日照下播种到出穗的天数)/ 长日照下播 种到出穗的天数 ×100
北半球,随纬度增高,生育期延长; 纬度相近,随海拔增高,生育期延长; 在同一地点,随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 不同条件下品种生育期的这种差异也主要是营养生
长期的差异; 不同生育期的品种异地播种,一般生育期长的品种
生育期的变化比生育期短的变化大。
2019年6月19日
第2页
(二) 决定品种生育期的“三性”
第17页
(2)种子萌发能力及影响因子
休眠:品种间差异很大。有些品种没有休眠期,有 些品种的休眠期可长达7个月以上。
成熟度:随着成熟度的提高多发芽率也提高。一般 栽培水稻在开花后的第7天,谷粒就开始具有一定的 发芽能力;开花后的14天发芽率明显提高,至蜡熟 期就具有完全的发芽能力。
中籼稻感光性弱或中等,短日高温生育期中等,在播期变化 后,营养生长期较稳定,产量形成的变化也小,所以适播期 的幅度较宽。
晚稻感光性强,故秧龄弹性大,但不可迟播,因夏季7、8月 份日长较长,完成光周期诱所需时间长,如播种过迟,则原 已较迟的出穗期还将进一步延迟,影响安全齐穗;但如播种 过早,因完成光周期诱导要求较短的日长,早播并不能明显 提早抽穗,这样营养生长期过长,徒然消耗地力,也会增加 管理成本。
2019年6月19日
第8页
第二节 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稻的起源与分类 二、水稻的发育特性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三、水稻的生育过程与器官建成 四、课后练习
2019年6月19日
第9页
(一)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1
水稻的生育期:从种子萌动到新种子成熟。 包括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两个阶段。
移栽水稻从移栽到大田开始至成熟这段时间 称为大田生育期,而移栽前秧田阶段称为秧 田期
水稻原产于低纬度热带,具有要求短日、高温的遗传 特性。通常短日照、高温都可使水稻生育期缩短,不 同品种其反应程度也不一样。
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感 光性。
品种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 感温性。
在极端的短日、高温条件下,水稻品种仍需经一个最 短的营养生长期,才能转入生殖生长,这个最短的营 养生长期,称为品种的短日高温生育期,也称为基本 营养生长期。
高海拔引至低海拔:生育期缩短,与北种南引相似。 低海拔引至高海拔:生育期延长,与南种北引相似。
2019年6月19日
第7页
3. 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发育特性是很制订育种目标的重要依据。例 如,国际水稻研究所确定感光性较弱、短日 高温生育期中等为育种目标,使育出品种适 宜种植的范围大。
人工短日处理(7叶期左右)促进早出穗。 (1)解决杂交花期不遇的问题。(2)使世 代周期缩短,提高育种工作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