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研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研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课课题制学习参考选题选题:1、大学生校内网上交友情况调研报告2、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影响力调研思考3、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调研报告4、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调研报告5、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情况抽样调研报告6、对农村外出务工子女现状调研报告7、新校区建设科学发展观调研思考8、校学风状况及建设的调研报告9、关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10、对高校大学生就业需求状况的调研11、浙江实行省管县的情况调研。

12、某地乡镇体制改革调查研究。

13、某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研究。

14、某地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15、某地对外开放遇到的新挑战新对策调研。

16、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现象的调查与思考。

17、某地解决“三农问题”的先进经验。

18、某地如何解决下岗、失业人员问题的调研?19、某地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调研。

20、某地农村贫困问题及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研究。

21、如何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22、农村或城市社区高龄老人生活状况调研。

23、农村选举村委会状况的调查研究。

24、某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查研究。

25、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研。

嘉兴学院社科部制基本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趋多样,各种文化观念、信息传播的网络化对当代大学生影像甚大,特别是宗教已成为影响高校稳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所以做了关于嘉兴学院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在食堂发放调查表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

宗教在中国发展传播的历史和现状,是中国宗教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大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日趋密切,并尊重宪法赋予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各种宗教在中国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尤其在当代青年中传播甚广。

本文通过对本校大学生信仰的实际调查,并进行了数据统计,力图把握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宗教观和价值观的现状及其演变,了解他们的信仰原因及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进而呼吁社会各阶层正视并尊重大学生的信仰。

也为中国大学生宗教信仰发展史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史料。

一、大学生信教的原因近年来,中国的各种宗教都以不同形式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基督教(新教)的信仰人数发展最快。

其中,大学生所占的比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如图所示大学生中明确表示信仰宗教的约占总数的11%,其中信仰基督教的约占信教者的62%。

产生这种宗教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客观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主观的因素。

1.家庭原因。

这些学生一般出生在信仰宗教的家庭里,父母相信或者祖父母相信宗教。

他们的信仰一般是最坚定的,而且对传福音的工作也相当努力。

其中一个信仰基督教的人这样说过:“并不是我选择他,而是他拣选了我。

他是道路、真理、生命,基督信仰才是人生意义的归宿。

人本来就该相信这位神,以及他为我们预备的救恩。

”这类信徒在大学生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但是却是学校团体的主要服侍者。

2.朋友介绍。

这类信徒所占比例比较大,约占一半以上。

他们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通过朋友或室友的介绍,逐渐接受了各种宗教的信仰,基督教尤为多。

一位学化学的女生这样描述到:“朋友介绍我,然后去参加聚会,参加多了,就读了一些圣经方面的书籍,然后观念改变,开始接受主”。

另一位学商务管理的男生说:“通过室友的介绍,发现基督教与其它宗教与众不同,它以爱来接纳世人。

无条件的爱人如己,教导我们认罪悔改。

”在这类信徒中,一部分接受福音后,完全改变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如同“新造的人”。

这种改变是巨大的,他们参与团契生活和传福音工作的热情并不比第一种基督徒大学生低。

也有一部分信徒的信仰徘徊于信与不信之间,至少信心不是很坚定。

但他们确实都承认自己有罪,并愿意接受基督做自己的主。

在行为上他们比不信前有很大的变化,至少在为人处事上存有谦卑和爱心。

3.内心的需要,心灵的追求。

这类信徒的比例介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

他们在内心中有一种追求,需要上帝,而且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神的存在。

但是他们一开始并不知道哪一个才真正是自己所追求的“真神”。

当各种宗教福音降临到他们时,或者当他们在诸多宗教中“发现”这才是他们真正所追求的真理时,他们就全然的归在上帝的面前。

4.好奇、怀疑与接触。

这一类信徒的比例比较大。

因为他们具有较大的广泛性。

有些学生是出于对宗教的好奇心。

比如接触西方的宗教文化、教堂做礼拜的各种仪式、圣经故事等,进而逐渐接触教会更深层次的东西。

有一些是本来没有信仰的,但通过耳濡目染,或者通过某种经历而相信基督。

还有些信徒的信仰根基并不深,甚至是盲目的,把信仰当作一种“时尚”来看待。

另一些信徒不参加聚会,只是心里承认有上帝,而并没有任何团契生活,亦即所谓的文化基督徒。

5.由于心灵空虚或生活(学习)痛苦而寻找慰藉。

这类信徒是我们最为关注的,因为传统观点认为,大学生是因为受到挫折(如学习成绩下降、失恋、找不到工作等)才寻找宗教的慰藉。

而在实际的调查中,这类学生的比例比以往有很大的下降。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信仰宗教的大学生信仰动机并不是传统意识形态所说的消极处世,相反是积极主动地处世。

二、如何正视大学生的信仰大学生信教的人数不断增多,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传统的观点认为,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是因为“受挫折,不得志”才信教。

很多信教大学生受到周围同学的嘲笑、歧视,在工作中也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而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这种现象正在改变。

从信徒角度来看,他们的信仰渠道更加丰富,而且信仰的动机无论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是积极的。

对社会的贡献程度甚至要超过没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

从非信教徒角度来看,社会、学校逐渐去掉“有色”眼镜,开始以一个更加包容的心态面对信仰宗教的大学生。

1.信仰宗教的大学生对自己的道德标准道德标准的尺度在每一个大学生心中都是不一样的。

只要是不触犯法律、遵守校规的大学生,你就不能说他道德标准低。

信教徒大学生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的标准尺度不是由社会规范或法规来衡量,而是上帝的诫命、神说的话。

很多同学说到:“道德标准来源于《圣经》”“神的教导”“在小事上忠心,儆醒,谦卑”“坚信靠上帝可以战胜自己的弱点,实现人生的价值。

”“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心里常充满喜乐,对学习和生活有信心,充满了恩典。

”可以看出,这些信教徒大学生比普通学生有着更高的道德准则,它们内心当中以上帝或神的教导为依据,改变了传统学生中的消极、悲观和厌世的态度。

甚至改变了对死亡的恐惧态度(因为他们坚信死后可以上天堂、极乐世界)。

2.信教徒大学生对他人的积极作用各种宗教典籍中的许多教诲使信教徒大学生的道德准则有了质的变化。

因为作为信徒来讲,所有的行为都归结为一个“爱”字,“爱完全了律法”。

可以说,信教徒大学生的待人原则已远远超出世俗法律或者社会公德。

他们的爱和社会上的爱心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说要做到“荣神益人”。

在调查一些非信教徒大学生时,他们对这些信教徒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持肯定态度,认为他们十分有“爱心”,“乐于助人”,“不计较个人得失”。

3.信教徒徒大学生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对于社会,信教徒大学生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他们并不固步自封,而是积极地投入社会,服务社会。

例如:在街道小区当义务教师,在福利院做义工,为学校的居民区打扫卫生,在孤儿院陪小孩子等。

这种服务都是他们自愿而非强迫的,并且不带任何报酬。

同时,他们还积极参与青年会的一些志愿工作。

可见,信教的大学生并不否定现实世界中的正常生活,甚至把现实世界中的成功作为荣耀上帝的一个有效途经,并以此来要求自己在现实世界中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类作出贡献。

三、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信教大学生尽管会在学校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一些问题,对大学生而言,首先应该相信科学,追求真理。

科学是关于事实关系的学问,其本质是以严谨而精确的逻辑形式把各种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系统地联系起来,并使其理论化、现实化、形象化。

宗教与迷信从思想本质看,两者都崇拜超自然力量,都是唯心主义,都反对实践实验,都要人盲目崇拜宗教,本质就是用主观的、虚假的形式来反映客观的、真实的自然规律和社会法则。

从历史上看,科学在每一领域取得的任何重大成就,都意味着在这个领域内自然规律的发现和对超自然力量的否定,意味着把神秘的作用和无知的影响从这个领域中清除出去。

大学生一定要处理好信仰与现实的关系。

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高校应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使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1.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的教育。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贯穿理想信念教育。

3.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断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整体水平。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抵御挫折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查问卷同学: 您好,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情况,对大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文化教育,拟定了以下表格,希望知晓您对宗教的认识和意见,敬请客观的做出判断与回答,耽误您的宝贵时间,表示诚挚的歉意!1、性别:……………………………………………………………………………………………………………….( )A、男B、女2、民族:………………………………………………………………………………………………………………( )A、汉族B、回族C、满族D、其他______________3、专业:………………………………………………………………………………………………………………( )A、文史类B、理工类C、艺术类D、体育类4、您是否有宗教信仰:………………………………………………………………………………………....( )A、有B、没有5、您的宗教信仰是:………………………………………………………………………………….. ………..( )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其他_________________6、您认为宗教信仰是:……………………….…………………………………………………….. ……….( )A、愚昧迷信B、解释世界现象的真理C、精神的寄托D、很模糊,说不清楚7、您对宗教的看法:……………………………………………………………………………………………( )A、好的B、坏的C、有好有坏8、您身边是否有宗教信仰者:………………………………………………………………………………( )A、有B、没有C、不知道,没注意过9、您怎么样看待命运:……………………………………………………………………………................. ( )A、冥冥之中自由安排B、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C、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人力只能改变某一因素10、您有否读过宗教典籍:………………………………………………………………………. .……………( )A、有B、没有C、曾经想过11、您通过什么了解宗教:(多选)………………………………………………………….………………( )A、有关宗教的书籍B、传教士或周围信教的人C、课堂上老师的介绍D、新闻媒体报刊杂志E、不了解12、您接受宗教信仰的原因:…………………………………………………………………………………( )A、受家庭影响B、经济困难C、感情受挫D、好奇E、其他13、您认为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A、完全对立B、宗教促进科学发展C、宗教会阻碍科学发展D、没有关系E、相互促进14、如果您信奉宗教,请问您通过什么途径:(多选)….……………………………………………( )A、家人B、朋友C、传教士D、学校E、自身兴趣F、失意G、好奇H、认同其思想J、其他谢谢您的配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