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麻醉科医疗质量检查表

麻醉科医疗质量检查表

麻醉科医疗质量检查表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公利医院医院麻醉科医疗质量检查表检查时间:201 年第季度
有定期对麻醉医师进行专业理论和技
能培训的制度;
科室年度培训计划;
每月一次业务学习培训记录;
业务学习培训考核记录;
心肺复苏高级教程培训记录;
心肺复苏高级教程培训考核记录;
定期继续教育知识更新记录;
继续教育达标率超过90%。

麻醉科人员配置是否合理符合规定
有无年度人员招聘计划
麻醉科主任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
格;
护士长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实行主治医师负责制,非主治以上人员不能独立实施麻醉。

有明确的岗位职责,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的履职要求。

有麻醉前访视和评估制度;
有麻醉前讨论制度;
有高风险择期手术、新开展手术麻醉前讨论制度。

麻醉前访视和评估制度执行情况。

执行麻醉前访视,记录完整;
由具有资质的麻醉医师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麻醉方案;
高风险择期、疑难危重和死亡患者讨论记录;
取消或延期手术有记录和登记;
麻醉科对麻醉前访视、评估和讨论自
有麻醉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
有及时报告的流程;
处理过程应该得到上级医师的指导;处理过程记录于病历/麻醉单中;
各项麻醉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落实到位。

变更麻醉方法有明确的适应症,获得上级医师同意;
变更麻醉方法获得家属知情同意,内容充分理解;
变更麻醉方法有记录并签名;
有无麻醉意外和并发症的检查记录。

麻醉医师参加手术安全核查并签字达100%;
按照规定内容书写麻醉记录单;
麻醉全过程在病历麻醉记录单上得到充分体现。

科室对麻醉记录单有定期自查、分析和反馈。

麻醉记录单书写规范,完整、准确;有麻醉效果评定记录和麻醉小结;正确执行术后随访制度。

有麻醉效果评价的规范与流程;
麻醉效果评价的规范与流程有效落实;
有麻醉效果评定记录和小结;
科室定期对麻醉效果资料有分析、评价、总结,有改进措施。

麻醉效果优良率高。

麻醉后复苏室床位与手术台比不低于
1:3;
复苏室每床配备吸氧设备、无创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监测设备,配备呼吸机、抢救车等设备;
定期维护设施设备,有维护记录。

麻醉复苏室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具有专业技术的医护人员;
有主治医师以上的麻醉医师负责
对麻醉复苏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
定期考核培训有记录;
科室对复苏室麻醉后患者管理工作有自查、分析、整改。

有麻醉复苏室患者转入、转出标准与管理流程。


患者在复苏室内的监护结果和处理具有记录;
转出的患者有评价标准(Steward评分或Aldrete评分等);
评价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复苏室有低体温记录。

有患者进入、转出麻醉术后复苏室的记录;
科室对麻醉复苏患者入、出室标准执行有自查、分析、整改。

有术后疼痛患者的镇痛治疗规范;
有参与疼痛治疗的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与考核;
培训与考核有记录。

麻醉医师掌握操作规范与流程,并能在镇痛治疗中认真执行,正确评价镇痛治疗效果,有记录;
相关器材与药品使用合理;
科室对镇痛管理有定期自查、分析、
有手术中用血的相关制度与流程;有术前用血评估和用血疗效评价制度;
手术用血有严格的指征并有监管记录;
有术前用血前评估和用血疗效评估。

有麻醉科与输血科沟通的流程;
麻醉科与手术科室和输血科等人员能有效沟通,保障术中输血及时、合理、安全;
相关人员知晓术中用血的制度与流程。

积极开展自体输血;
科室定期对术中用血进行总结、分析、整改;
术中合理用血率超过≥95%。

有麻醉质量监测指标并采集相关数据;
建立麻醉质量数据库;
按时上报麻醉工作量统计报表;
主动报告麻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按全国麻醉质控17项指标登记;
科室每季度开展质量评价分析并记录。

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