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XXXX酒店施工图设计任务书(机电部分)设计类别:酒店设计阶段:施工图委托方(甲方):签发(签章):_________承接方(乙方):编制时间:目录1 项目概况2 设计依据3 设计范围4 设计原则5 设计要求6技术成果及深度要求6.1给排水系统6.2消防水系统6.3空调、通风和采暖系统6.4机电施工图的图纸深度1项目概况1.1五星级酒店(土建部分已修建完成)。
1.2 酒店分为主楼两栋,客房四栋;总建筑面积约27270平方米;绿化面积约31000平方米。
主楼面积为13216.76平方米,A栋为功能房,内设酒店大堂、餐厅、茶房大厅及包间等;主楼B栋为客房;地下室一层,为厨房、后勤区及部分设备房;(具体以酒店管理公司出具的正式功能区域划分图为准)。
客房分为ABCD栋,其中C栋正在修建,其他楼栋土建已完工。
流转用地40亩,功能尚未明确。
1.3结构形式采用框剪结构。
2 设计依据2.1 国家与地方现行各种规范、规程及强制性条文,规划主管部门、消防、水、电、煤气、市政等有关部门的意见和要求。
2.2 规划主管部门给定的规划设计条件和已批复的详细规划图纸。
2.3 测绘部门提供的实测地形图和地质水文勘测资料。
2.4 建设区域内的管网综合外线图。
2.5已修建完成的建筑(需设计单位现场考察)。
2.6 经确认的机电初步设计图纸和机电初步设计报告。
2.7 施工图设计任务委托书(本书)。
2.8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青城山培训基地设计深度要求》)2.9酒店管理公司的设计标准。
3 设计范围首先确认精装平面功能定位图→复核原一次机电(消防、空调、给排水)设计内容(匹配性、适用性、经济性、前瞻性)→优化调整系统及相关深化设计;本次设计范围包括所有酒店机电部分(弱电系统除外)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具体内容如下:3.1在酒店精装功能平面定位确定后,负责完成室内外一次机电施工图(含强电、消防、空调、给排水)及相关设计的政府报审工作。
3.2在酒店精装设计确定后,负责完成室内外装修过程中的二次机电施工配合图(含强电、消防、空调、给排水)及相关设计的政府报审工作。
3.3后期配合酒店机电设计及精装修设计提出的对于建筑及结构部分的设计要求,进行的相应的配合及调整。
3.4 根据声学顾问对建筑声学的要求(隔声、隔振等),配合完成建筑、结构与声学相关施工图设计。
3.5 上述各项设计图纸包含:强电、给排水、空调、消防及相关的设备图纸等。
4 设计原则本项目为康疗型培训基地的五星级酒店,设计应首要考虑酒店运营的经济合理性和豪华酒店的舒适便利、康疗休闲及会议培训的酒店特性。
“以人为本”,提倡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和节能建筑的理念,突出智能、人性、个性、自由,追求优化经济设计,增强建筑的市场竞争力。
结合整体概念规划设计方案、市政配套条件、地质勘察报告等有关资料考虑,项目的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应重点考虑如下方面原则。
. 规范性原则:符合国家、省、市的现行建筑、消防等节能规定和规范,设计内容及深度必须符合甲方向政府各部门进行申报各种技术论证、手续所需的深度。
. 协调性原则:设计师应该全面掌握业主、酒店管理公司及其他业主委托的专业顾问设计要求,充分及合理体现设计的细节。
. 价值实现原则:设计应采用灵活的手法,包括高效利用空间,协调当地环境,节能等,以增强建筑的吸引力。
. 建筑开发的经济性原则:相关材料应具属于通用型产品以保证项目开发的经济性要求;设计应充分考虑现有施工技术,包括选择易于施工的材料。
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和设计,保证产品及材料长期运营经济,并要在其使用寿命内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 灵活性原则:充分考虑楼宇定制化的市场趋势,保留建筑未来改造的弹性空间。
. 长期运营的经济性原则:综合考虑结构、材料、设备等因素,以最少的能耗和运行费用来提供一个舒适的内部环境,运行费用包括管理费用。
. 适应性原则:设计应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当地有关市政条件和相关法规和设计惯例,并符合当地的环境要求。
. 符合初步设计的设计原理和设计原则及初步设计中给出的系统类型和基本结构。
. 符合业主提供的酒店设计要求,主要内容是酒店的基本要求和参数指标。
5 设计要求5.1 整体要求5.1.1 各专业设计应遵照本任务书的要求。
5.1.2 对以上各文件中若有不明之处,应及时与业主联系。
5.1.3 未加说明部分均执行《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及国家有关规范、规定。
5.1.4 机电系统各专业设计图纸. 图纸至少应包括下列方面的图纸:设计说明、系统图、平面图、设备机房详图、各机电管井详图、主要设备的安装布置图、BIM图、二次控制和原理图、管线穿线技术要求和接线原理等。
. 配合土建所需要的所有预留预埋图。
. 提供包括各专业系统设备选型、主要技术规格和数量的设备和材料清单。
. 机电系统应是与建筑和结构以及机电系统各专业之间已经进行了充分相互协调的,不应出现遗漏和偏差。
. 给出各专业之间的界面划分和接口条件等。
. 图纸应符合国家有关设计要求,并满足业主及酒店管理公司的设计要求。
并满足通过施工图审核的规定要求。
5.1.5 管线综合图. 在部分主要专业机房所在的楼层应给出综合管线平面图用以排布各专业排布各自的专业管线,关键的位置应配置适当的剖面图。
. 在所有的精装修区域,机电管线综合后的机电空间的要求应该满足业主对于建筑空间的净空要求。
5.1.6 各专业系统计算书提供各专业负荷计算书,用以对初步设计的各项设计参数进行复核和优化。
包括并不限于以下的计算书:. 空调专业:空调冷热负荷计算书、各个功能区域的冷热负荷计算书、所有空气处理设备的选型计算书(风量、风压、制冷制热量)、所有通风设备的选型计算书(风量、风压)、所有消防设备的选型计算书(风量、风压)、各个水系统的循环水泵的选型计算书(循环水量、水压)、各个水系统的定压补水设备的选型计算书。
. 给排水专业:所有水泵的选型计算书(循环水量、水压)。
. 消防水专业:所有水泵(喷淋泵及其稳压泵、消火栓泵及其稳压泵)的选型计算书(循环水量、水压)。
5.1.7 市政管线综合图. 各管线的平面布置,注明各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和管线间距。
. 场外管线接入点的位置。
. 管线密集的地段宜适当增加断面图,表明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绿化之间及管线之间的距离,并注明主要交叉点上下管线的标高或间距(由委托方提供总平施工图CAD电子版本)。
6 技术成果及深度要求6.1给水排水系统优化6.1.1总体. 施工图的设计原则上应依照《青城山培训基地设计深度要求》,有不同意见之处,应在与业主充分协商的后确定是否修改。
. 应通过分析确定是否应该和在何处需要采取水处理措施以尽可能满足酒店各功能区域用水需求同时考虑减少设备维护需要。
. 冷却塔补水可不进行软化处理。
. 热水供应设集中热交换站,以满足酒店各功能区域的热水需要。
. 卫生间污废水分流排放;厨房含油污水需经隔油池隔油后再排放到市政系统。
. 雨水直接排至排洪沟及环山渠中。
. 在酒店竖向管井布置时应预留一定的上下水条件,以便于后期经营中加设卫生间的需要。
. 根据酒店今后管理需要应考虑能源计量如:冷水表、热水表等。
6.1.2设计范围及内容根据建筑功能要求,本项目给/排水系统包括:A.生活给水系统。
B.生活热水系统。
C.污水系统D.废水系统E.雨水系统。
本设计不包括园林、水景系统,但需要根据上述专业顾问提供的给排水接驳点进行系统优化设计。
6.1.3市政水源生活给水和其它一般用水皆由市政供水管供应,市政供水为本工程提供单路DN100进水口(已施工完成至本建筑红线内) ,供本建筑生活用水及室内、外消防用水。
6.1.4给水系统根据本项目特点,给水系统设置变频供水系统。
A.酒店给水系统水质及压力要求当地市政水源水质总硬度(以 CaCO3计)为 mg/L。
酒店生活用给水硬度:100~120(酒店管理公司提出标准)mg/L。
如自来水硬度超过酒店管理公司标准要求,需采用软化、过滤及紫外线消毒处理后送至酒店各用水点。
(需要根据市政自来水水质检测报告确定最终的水处理方案)根据机电方案设计进行说明客房区的各分区供水压力在0.20-0. 45Mpa(酒店管理公司提出标准)之间,龙头出水压力应控制在0.10-0.12 Mpa(酒店管理公司提出标准)之间。
酒店需提供全日制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热水分区同空调系统。
B.热源热交换器采用容积式换热器。
每个区设两个换热器(每个换热器负担 70%的热负荷)。
换热器集中设于换热站内。
生活热水的供回水温度为 60℃ /50℃。
C.热水系统的分区同给水系统,支管循环。
热水系统应保证客房卫生间热水能在3秒内(酒店管理公司提出标准)出流,公共区卫生间、厨房热水能在 3秒内(酒店管理公司提出标准)出流。
客房区热水循环管道采用同程布置,设置循环水泵进行机械循环,热水水源是来自同区冷水给水系统。
6.1.5 冷、热水系统计量厨房、泳池、健身、桑拿 /洗浴、美容美发、精品店、 KTV、冷却塔补水、机房补水均需设水表计量,暂按机械式水表设计(酒店管理公司提出标准)。
6.1.6 排水系统±0.00以上区域外,排水采用污、废分流,重力方式排出。
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
±0.00以下污废水采用分流,用潜水泵提升排出。
设置专用通气立管以达到更好的排水水力条件,在客房卫生间内应设置器具通气管。
燃气锅炉房排水经锅炉房内集水泵坑勾兑冷水降温后再排出室外(锅炉高温排水设扩容器降温,另需设计耐高温水泵)。
±0.00以上厨房的含油废水经污水管网统一收集后排入隔油池处理后再接入市政排水管网。
±0.00以下厨房的含油废水经隔油处理设备处理后再接入市政排水管网。
6.1.7 雨水系统屋顶雨水根据建筑特征尽量将采用重力排水方式,无法满足重力排水的部位排至地下室后再通过提升设备排至室外雨水管网。
雨水重现期取 p=10年;屋面雨水排水 +溢流排水满足降水总设计重现期 50年的要求(需与建筑专业配合设计屋面溢流排水)。
6.1.8 管材给(冷)水管酒店供水管不锈钢管环压或法兰连接,酒店热水供水管:铜管或者不锈管焊接(酒店管理公司提出标准);排水管地面上柔性离心铸铁管不锈钢卡箍连接;污废水管/专用透气管地面上/地下柔性离心铸铁管不锈钢卡箍连接;压力排水管地面上热浸镀锌钢管丝扣连接;雨水管地面上热镀锌钢管沟槽连接;埋地球墨铸铁管承插连接。
6.2消防水系统优化6.2.1 设计范围及内容:由于本工程消防设计已通过消防主管部门审查,原则上尽量采用原设计,但需进行一下几点设计优化:A、将原设计客房内的顶喷更改为侧喷,将原有的4个普通顶喷喷头改为2个快速响应扩展型侧喷,如需调整水泵及管径则作相应调整;B、每层喷淋信号阀及水流指示器应设在水管竖井内、后勤区(避开公共区域)等不易受干扰但易于维修位置,并作相应的排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