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B)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B)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B)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要素都相同的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B.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C.游泳运动员只受到水向前的力,他对水不施力D.“蜘蛛人”攀爬高层建筑时,使他上升的力是他对自己的拉力。

【分析】A、三要素都相同的力,说明它们的方向都相同,这就不可能是平衡力。

C、这一说法违背了力的相互性。

D、决定物体运动不是自身对外的施力,而是受力。

“蜘蛛人”能攀爬高层建筑,是他对高层建筑施力后,高层建筑反作用力使他上升,而不是他对自己的拉力。

【答案】B2.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在地球对它的吸引力突然消失的瞬间(不计其他阻力)它将()A.继续做圆周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C.竖直向下运动D.静止在空中【分析】卫星受到的地球吸引力突然消失的瞬间,可把卫星看成是一个不受力的物体,其运动规律遵循牛顿第一定律,由题意可知,卫星原来在运动,外力消失的瞬间它将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B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力的作用使物体发生明显形变的是( )【分析】A选项中人用力使弓变弯,说明了力使物体发生形变;B选项中磁铁的排斥力使磁体由静止变为运动,C选项中带电体将小纸屑吸起,D选项中运动员用头将足球顶入球门,这三个事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A4.放在水平桌上的书,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子的重力B.书的重力与桌面给书的支持力C.书的重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分析】解本题的依据是二力平衡条件,即两个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而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主要在于相互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对照选项判断,A、C项既不是一对平衡力,又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项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选项是一对平衡力,是本题的答案.【答案】B5.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定律通过小车斜面的实验直接得到B. 该定律不能用实验证明,只是一种猜想C. 该定律可以用实验来证明,因为它是力学的一个基本定律D. 该定律是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概括出来的,虽然不能用实验来证明,但能接受实践的检验【分析】伽利略的理想化实验为我们创立了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即在大量事实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通过推理概括出现象的本质。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的结论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该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来证明,但是,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是一条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

【答案】D6.很多体育赛事都与摩擦有关,有时要增大摩擦力,有时又要设法减小摩擦力。

下列四个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力的是()A.在跑鞋的底部有许多花纹和鞋钉B.滑冰运动员所穿的滑冰鞋底部有冰刀C.足球比赛中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D.举重比赛时,运动员先在手上涂抹“白粉”【分析】跑鞋的底部有许多花纹和鞋钉、足球比赛中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举重运动员在手上涂抹“白粉”都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而滑冰运动员所穿的滑冰鞋底部有冰刀,在滑冰时,冰面在冰刀的压力下稍有熔化,这层水跟润滑油的作用一样,是使两个相互接触面彼此分开来减小摩擦力的,故正确选项是B。

【答案】B7.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如图所示,则关于人的受力分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以及水平向右的摩擦力B.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以及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D.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电梯对人斜向上与速度方向一致的推力【分析】人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此时处于平衡状态,人受平衡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支持力,在水平方向上不受摩擦力,否则人就会处于非平衡状态,因此正确选项是C。

【答案】C8.如图所示,用100N的水平力将9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上,物体和墙壁的接触面积为100cm2,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强为()A.900PaB.1.0×104PaC.9.8×105Pa D.1.09×104Pa【分析】压力是指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此题中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为100N,和物体的重力无关,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因此,物体对墙壁的压强应该是P=F/S=100N/100×10-4m2=1.0×104Pa。

【答案】B9.如图所示,一端封闭、长为L(约1米)、横截面积为S的轻质玻璃管,管壁厚度可忽略不计。

将它注满水银后,倒立于足够深的水银槽中,现将玻璃管竖直向上缓慢匀速提起,设环境为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述正确的是()A.当玻璃管浸没在水银槽中时,所需拉力大小F=ρ水银LSgB.当玻璃管口与槽内水银面相平时,所需拉力大小F=ρ水银LSgC.当玻璃管顶端露出槽内水银面后,顶端即出现真空D.当玻璃管顶端到槽内水银面的高度大于76cm后,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分析】当玻璃管浸没在水银槽中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玻璃管水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因此拉起玻璃管所需的拉力是0,故选项A错误;当玻璃管口与槽内水银面相平时,管内的水银是大气压支持着,因此拉起玻璃管所需的拉力是0,故选项B错误;当玻璃管顶端露出水面超过76cm时,玻璃管的上方才会出现真空,当小于76cm时,玻璃管的上方会受到管内水银向上的压强,故C选项错误;当玻璃管顶端到槽内水银面的高度大于76cm后,因为管外大气压不变,所以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保持不变,故正确选项是D。

【答案】D10.某科技小组合作发明了如图所示的冷热水混合器,P点水管横截面积小于Q点的横截面积,让自来水流过该装置,当水流稳定后()A.P点流速等于Q点流速B.P点流速小于Q点流速C.P点压强大于Q点压强D.P点压强小于Q点压强【分析】自来水的流量是一定的,水管横截面积大的地方流速小,压强大,因此P点的流速大于Q点的流速,根据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可得出P点压强小于Q点压强,故正确选项是D。

【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乒乓球台前,教练正给小明演示讲解打乒乓球的一些要领,手握球拍要稳,击球要准,要使球有较大的进攻速度,击球要;要使球的落点“刁”,则要掌握好击球的,就要掌握好拍子触球的。

请你从力的三要素的角度,把上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分析】使球有较大的速度,则用力要大,球的落点与击球的方向有关,要使球旋转,就要掌握击球的位置。

【答案】用力方向位置(或作用点)12.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 N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 m/s 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分析】用钢丝绳拉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时,都是平衡状态,此时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答案】500 500 50013.如图所示的水桶中,存水10N,水深8cm,水桶的底面积是100cm2,则桶底所受水的压强为Pa,桶底所受水的压力为N。

(g取10N/kg)【分析】水桶底受到的压力并不等于桶中的水重,应该先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算出压强后再计算压力。

桶底所受水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08m=800 Pa,桶底所受水的压力F=pS=800 Pa×100×10-4m2=8N。

【答案】800 814.登山运动员在向高峰攀登时会出现“高原反应”,这除了高原缺氧、寒冷之外,还因为那里的大气压强比平原地区________得多(选填“大”或“小”).在高原上用普通锅难以煮熟食物,是因为普通锅的密封性能较差,锅内气压受外界大气压影响,使得水的沸点_________100℃(选填“高于”或“低于”)。

【分析】液体的沸点受液面上压强的影响,压强越低,沸点越低。

高山上的空气稀薄,气压较低,因此水的沸点低于100℃。

【答案】小低于三、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8分)15.有一物块用绳子吊在天花板上,请用力的示意图作出重力和拉力。

答案:如下图。

16.在图中,平板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随平板车一起运动的木箱A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答案:如下图。

三、实验探究题(第17题4分,第18题15分,第19题8分,共27分)17.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____ _ 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 ___。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19所示。

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 ___。

【答案】(1)压痕的深浅程度(泡沫形变的大小)(2)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3)甲、丙(4)没有控制压力不变18.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同学们设计了两组实验:第一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同学们将一个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在桌子相对的两侧分别固定两个定滑轮,实验时,将两个细绳分别系在木块两侧正中间的两个小钩上,使绳子绕过滑轮,按住木块,使其静止不动,然后分别在两根绳子下端挂上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再松开手,观察木块的运动状态,实验情况记录在表一中。

第二组实验装置与第一组不同的是,将木块换作了一个轻质正方形硬纸片,如图28乙所示,分别在纸片的四个角上钻出小孔A、B、C、D,纸片未与桌面接触,其余与第一组实验相同,实验情况记录在表二中。

表一左侧右侧木块状态1 1 1 静止2 1 2 向右侧运动3 2 2 静止4 2 0 向左运动5 2 1 向右运动表二左侧右侧连接点纸片状态1 1 1 AC 静止2 1 1 AB 转动3 2 1 AC 向左运动4 2 2 AC 静止5 0 2 AC 向右运动6 1 2 AC 向右运动①通过实验可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要大小_____,方向_____,并且要作用在_____直线上。

②在第一组实验中,桌面和木块的底面越光滑越好,因为这样可以不考虑_____力的作用。

③在第一组实验中,木块除了受到两细线的拉力外还受到_____力和_____力的作用,这两个力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