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茶文化与礼仪的关系

中华茶文化与礼仪的关系

中华茶文化与礼仪的关系
敬茶是我国人民待客的传统礼节,和西方社会用咖啡招待客人类似。

有朋自远方来,先要上茶以表示礼貌,而这样的待客方式又因
地而异,有的以“元宝茶”敬之,有的送“七家茶”之礼。

敬客斟
茶通常以斟半杯为礼貌,不可上满;有的地方则流行三道茶仪式。


艺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中国的“功夫茶”,便是
茶道的一种,有严格的操作程序:
嗅茶。

主、客坐定以后,主人取出茶叶,主动介绍该品种的特点、风味,客人则依次传递嗅赏。

温壶。

先将开水冲入空壶,使壶体温热,然后将水倒入“茶船”——一种紫砂茶盘。

装茶。

用茶匙向空壶中装入茶叶,通常装大半壶。

切忌用手抓茶叶,以免手气或杂味混入。

倒水、续水粗看似乎是比较简单的,却
是体现对宾客文明礼貌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因而对倒水、续水有
其具体的要求和操作规范。

茶文化大致也可以分四个层次:物态、制度、行为和心态。

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包括品茶时所使用的茶叶、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和建筑物,这是物
态文化层次。

而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
为规范,如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其管理措施,称之为“茶政”,包括纳贡、税收、专卖、内销、外贸等,这就涉
及到了茶文化制度的一面。

总而言之,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

“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意味着宇宙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并因此产生实现
天人合一之后的和谐之美。

茶在礼仪文化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礼仪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茶文化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茶文化,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礼仪,茶文化与礼仪文化密不可分。

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

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

在边谈边饮时,要及时给客人添水。

客人则
需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而不是作牛饮。

嗅茶。

主客坐定以后,主人取出茶叶,主动介绍该品种的特点、风味,客人则依次传递嗅赏。

温壶。

先将开水冲入空壶,使壶体温热。

然后将水倒入“茶船”一种紫砂茶盘。

装茶。

用茶匙向空壶中装入茶叶,通常装大半壶。

切忌用手抓茶叶,以免手气或杂味混肴。

倒水、续水粗看似乎是比较简单的,但
却是体现对宾客文明礼貌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因而对倒水、续水
有其具体的要求和操作规范。

服务员为宾客倒水、续水时,须先敲门,经同意后才能进入客房、会客室或会议室。

右手拿暖瓶,暖瓶提手归向把手一边,左手带小
毛巾。

往高杯中倒水、续水,应用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夹住高杯盖
上的小圆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从桌上端下茶杯,
腿一前一后,侧身把水倒入杯中。

一、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到,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
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所以一般茶只倒八分满。

二、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

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

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

在接受斟茶时,
要有回敬反应:喝茶是长辈的,用中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
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三、先客后主,司炉最末
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

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四、强宾压主,响杯檫盘
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随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五、喝茶皱眉,表示弃嫌
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的茶不好,不合口味,会让主人尴尬,还显
得不尊重。

六、头冲脚惜(闽南语脚气的意思),二冲茶叶
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

因为早时做茶用脚踩,怕茶叶有脏不宜喝饮,本地有头冲脚惜,二冲茶叶之说,要是让客
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七、新客换茶
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

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
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八、暗下逐客令
主人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
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
主人没趣。

九、无茶色
主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

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
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二是由于上一点引申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

十、茶三酒四惕桃二
潮汕人习惯于在茶盘上放三个杯,是由于俗语茶三酒四惕桃二(两人恋爱游玩)而来,总认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须四人为伍,便于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风景游玩就以二人为宜,二人便于统一意见,满足游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