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盐城自古因盐设城,因盐得名,两千余年海盐文化是盐城地域文化的精髓。
其中,盐雕艺术品晶莹圆润,蕴含东方美学的优雅意境,作为城市名片,为“盐城八珍”工艺品之首,凝练了海盐文化之魂。
这说明A.作为精神力量的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B •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具有相应的物质载体C.自然环境的不同决定着文化的差异 D •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积极影响2、山东籍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扎根在农村,生长在农村,农村是他写作的主战场。
其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用狂欢式的语言诠释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类心灵的嬗变。
这启示我们A .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B.丰富的情感是文学创作的根本动力C.民间文化元素是文学创作的源泉D.文化是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3、著名作家龙应台在谈及有关“文化是什么”的话题时,说道:“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
……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上述观点说明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塑造着人②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的③文化是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④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A .①②B .①③C.②④ D .②③4、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
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
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
该考古发现佐证了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A .①②B.①③ C .②④D.③④5、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精髓。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在城市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表现在①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能转化为物质力量②精神力量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强大动力③精神力量可以增强北京在世界城市中的国际竞争力④北京精神体现了首都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6、从“蒜你狠” “豆你玩”到“姜你军”,再从“糖高宗”到“油你涨”、“苹什么”接力不断,新词也层岀不穷,再到“辣翻天”、“棉花掌”、“药你苦”,涨你没商量……在对物价的戏说中,透露着网民的无奈。
这说明:A.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 .文化是经济的反映C.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D .外来文化严重冲击中国传统文化7、2012年一些商家根据“航母style”、“江南style”等网络热词衍生出的文化衫、玩具等产品,赚了盆满钵满。
这说明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B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8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
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
这体现了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 •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 .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9、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
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
”这启示我们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J • K •罗琳的经典儿童小说《哈利•波特》中的故事被引入到了表演中。
从1997年《哈利•波特》首部作品诞生,到2011年8月终结版电影全球上映,其在全球的图书、电影、主题公园等,各种开发价值已超过2000亿美元。
这启示我们A •夯实经济基础,壮大文化产业B •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C .增强文化实力,提升综合国力D •借鉴外国文化,推动文化创新11、 2013年1月电影演员徐峥导演的《泰囧》已创造了超过 1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并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这体 现了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①②B.②④C.①③ D. ③④12、 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东方美人”是台湾苗粟岀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 龙茶叶。
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然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
这表明A.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B.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C.文化能够增强人得精神力量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13、 国家强调要加强公益性文化场馆、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建设,开展生动的青少年红色旅游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革命传 统和爱国主义情景教育中健康成长。
材料主要表明:A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B .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C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D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14、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
”这告诉我们 A •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 .文化活动使人高雅D .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5、 “合作共赢”的主张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贵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和为贵”的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 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深刻影响。
这主要说明A.文化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 B .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C.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D.文化决定人们的世界观16、手机已经从简单的通话工具演变为个人信息智能终端设备。
至2012年底,我国手机用户突破11亿。
如今,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
这体现了①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②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③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④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C .②③D .③④这是京东等网上商城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岀的广告语。
不仅如此,更多的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8、 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
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
这是因为A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C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19、 M 中学T 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
她因此慢 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
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20、在明亮的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青苔的生命照常在萌动。
青苔的花特别小,但一点也不自惭形秽,一点也不自暴自弃, 而是象牡丹一样自豪地绽放。
这段优美的话语A.开启人的智慧,揭示世界本质,发人深思B.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世界,使人奋进C.如理性的明灯,指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D.似春雨般润物,催生人们对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A .①②B .①④17、“亲,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下手吧! 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
这说明①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生活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②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卷答题卡二、材料分析题21、海洋文化具有海纳百川、重商崇利、敢于冒险和善于创新的积极特性。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通过实施市民文明素质工程、海洋文化研究工程等,打造海洋文化名城,创造自己的海洋文化品牌和海洋文化发展模式,努力把海洋文化产业打造成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海洋文化对推动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意义。
22、“高雅艺术进校园”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走进高雅艺术,学生对欣赏高雅艺术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校园文化氛围得到改善,对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陶冶艺术情操、传承先进文化,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道理。
《文化与生活》单元试题参考答案21、(1)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
海洋文化的积极特性能促进舟山群岛新区经济增长,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
(3分)(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海洋文化的积极特性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发挥文化生产力的作用。
(3分)(3)海洋文化的积极特性能够丰富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推动舟山群岛新区发展。
(4分)22.(1)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高雅艺术进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体现这一道理。
4分(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对于国家来讲,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就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有益尝试和探索。
4分(3)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雅艺术进校园”“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走近高雅艺术”“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陶冶艺术情操、传承先进文化”体现了这一点。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