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答案。

每题2分,共40分)1、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困难的当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突显出来。

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

在遭受巨大洪涝灾害或“非典”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

这表明A、文化是人所创造的B、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力量决定综合国力D、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关于文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①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③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④纯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我国的象形文字告诉我们A、文化是自然产生的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D、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4、“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它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

”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C、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D、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5、20世纪的社会发展现实已经向我们展示:光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而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人的精神境界,只会导致社会发展的失衡,导致精神疾病和道德危机,甚至伴随吸毒、色情、性病泛滥等。

所以说,“文化战略就是人类的生存战略,”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失去文化的建设,人类必然走向灭亡B、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C、文化决定人类的生存和发展D、对人类社会而言,文化与经济同等重要6、近几年,世界各地出现的“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

这个观点肯定了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D、文化教育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7、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这段话对你的启示是:A、科技在增强经济实力中的地位B、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C、文化决定了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D、没有文化,国家和民族就不能生存和发展8、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决策越来越民主化和科学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越来越广泛、多样和直接。

如人大立法向市民征求意见等。

这表明A、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迅速B、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是由文化发展决定的C、我国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D、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对公民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9、上题材料还表明A、在时代的发展中,文化与政治日益融合B、在经济的基础上,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C、文化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D、政治活动就是文化活动10、不同的民族,往往待人的礼节各不相同。

这表明A、特定的文化环境是由特定的经济环境决定的B、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肯定不同C、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各民族的礼节不同,反映的内涵也完全不同11、汉族人在婚嫁时大都是喜笑颜开的,而鄂西土家族的女儿则自小就跟人学唱哭嫁歌,以便自己出嫁时好表现才能,哭得好听又让人尚怀感动。

土家女孩这样做,取决于:A、价值观念不同B、风俗习惯不同C、文化程度不同D、交往方式不同12、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定居了几十年,但到了晚年还是有叶落归根的思想。

这表明A、中国人在海外住不惯B、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受别的思维方式的影响C、一定的思维方式形成后就固定不变了D、一定的思维方式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13、成语“耳濡目染”表达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A、潜移默化的特点B、深远持久的特点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D、差异性的特点14、俗语“乡音难改”表现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A、潜移默化的特点B、深远持久的特点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D、差异性的特点15、人们文化素质的核心和标志是A、学历B、拥有的科学文化知识C、参与文化活动的能力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6、徐本禹怀着回报社会的信念,放弃读公费研究生的机会,坚持在贵州支教,而且不要一分钱工资。

这表明A、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会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决定着人的终身发展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D、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7、美国人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

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

中美两国的差异表明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B、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C、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选择D、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18、之所以要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诚实信用教育,是因为①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影响②先进文化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④文化塑造人生⑤文化影响是消极的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19、《同一首歌》演唱会在全国各城市举行,演唱会内容精彩,吸引广大市民观看。

对此正确的认识有:A、这是实施科教兴国的举措B、表明我国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C、有利于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D、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20、江阴近日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环境优美学校”的评比,对此,许多学校把校训、育人目标等书写在墙壁等醒目位置,让墙壁“说话”,这样做主要是因为: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③可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无形中发挥教育的作用④这种强制性的方式更有成效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不定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8分,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得1分)21、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文件精神,江阴在2006年8月下达了《江阴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的试行意见》,决定从2006年秋季开学起,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提高义务教育的水平,让老百姓享受更多经济发展成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上述做法的依据是:A、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B、国民教育水平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C、教育在提高文化竞争力中具有重要作用D、教育在提高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过程中,居于基础性地位22、一位美国前总统说:我们的政治、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这是一种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

这表明:A、一定的文化与一定的政治经济实不可分割B、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日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C、文化对经济政治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D、先进的文化能够推动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23、对于《红楼梦》,鲁迅早就说过,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到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留言家看见“秘事”。

西方也有这样一句名言:“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这说明:A、面对我们祖先创造的文化产品,人们的认识是有差异的德B、不同的知识素养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D、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2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如果我们不开发,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随着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发展,就会被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

前几年,美国根据花木兰的故事制作的动画片在我国热播就说明了这一点。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B、充分开发我国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C、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防止优秀文化流入外国D、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25、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下列属于文化的表现形式的是:A、科学、文化B、信念、信仰C、道德、教育D、思想、理论26、2005年5月6日,宋楚瑜率领亲民党访问团祭拜黄帝陵,祭文中宋楚瑜庄重的读到:“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

”面对黄帝陵前那些超过前年的古柏,宋楚瑜不由得感慨:“这些千年古柏就是我们五千多年文化的历史印证!找到了‘根’,不忘‘本’,两岸问题就非常容易迎刃而解。

”对以上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有:A、文化对人的影响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凝聚力之中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文化对政治有重大影响三、简答题(9分)27、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结合材料,说明文化的力量。

答:(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分)(2)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先进文化、高尚精神,对于培养高尚的个人情操,对于推动社会、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3分)(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新时期我国倡导的先进文化,它必将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3分)四、辨析题(12分)28、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答: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

(1分)(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因而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3分)(2)但是,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更不能说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并不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条件的好转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而是要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培养。

(5分)(3)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分)五、综合探究题(21分)29、材料:文化是城市的发展之源、前进之本、立市之魂。

文化在城市竞争中处于原动力位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