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患关系
班级:药分12303 姓名:李尚辉学号:120551
一、当今我国医患关系的现状
对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的基本是:广大群众对医疗部门的工作总体上是满意的。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的医患关系依然面临严峻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医疗事故纠纷
所谓医疗事故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自身疾病或是医疗工作者在治疗过程中疏忽,造成一些无法补救的事件,比如死亡,残疾以及不可修复性的损伤等,导致患者及家属无法接受而与医护人员或医疗单位产生纠纷,这是导致医患关系矛盾恶化最直接的原因。
在这之间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医方。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由于一些政策问题或技术问题,导致了某某医院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失,其家属在医院门口大闹。
但有的时候并不是完全医院的错,是由于患者对自己的病情的不了解,加之医护人员事先没有做好解释说明,事发后无法接受。
有的是由于对自己痊愈的期望值过高,当治疗效果达不到预期值时,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
据统计每年每个医院要发生5至7起纠纷案件,每起赔款在十万到百万不等。
(二)医疗经济利益矛盾
目前反映得比较强烈的包括看病贵、药价虚高、检验费用昂贵。
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或危重症患者,医疗费用难以承受,尤其是对于一些经济困难人员,因为有病看不起、治不起,而放弃治疗。
二是由于经济收入与医务人员的收入挂钩,部分医务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的目的,用贵药,开大处方,或进行不必要的大检查,更有甚者乱开收费项目,严重损害患者的利益。
三是少部分医务人员涉及收受红包、收受药品回扣等情况。
(三)服务态度与工作作风的矛盾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医患双方的言行举止都对医患关系能否建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涉及医疗服务态度、工作作风的问题,影响着就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医疗服务质量;对于患者来说,他们的行为取向也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地达到防病治病、预防保健的目的。
可是在日常医疗工作中,针对以上的标准,确实还存在很多问题!个别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语言生硬,对患者表现不耐烦,让患者对他产生了距离,严重的会产生抵触情绪。
在另一方面,患者现在消费者意识增加了,其中的一部分可能会错误地认为,医疗活动中自己就应该是上帝,总希望事事都按自己的想法做,不愿意听从医务人员的安排,使得医疗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二、化解医患关系矛盾的策略
(一)加强对医疗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训
被西方尊称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的誓言中这样说过: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尤不作诱奸之事。
这句话很好的阐述了一名医生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
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扎实掌握医学技能是作为医生的基本要求。
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各种医学知识和技能层出不穷,同时患者对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让自己更加完善。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除了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之外,对于医生应该掌握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二)平衡医疗过程中的利益关系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也会造成许多道德上的困惑和矛盾,这个是当今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当然医疗过程中也有。
在此我不想说什么要两袖清风,鞠躬尽瘁,这些都只是口号,试想你连衣食住行都成问题的时候你还会有心情为社会奉献,为人民服务吗?在物质需要的高压力下,难免会有部分医务人员会通过不正常的渠道谋求利益。
在我们国家医生这一职业没有得到他应得的待遇,在西方国家,医生在社会中有很好的地位,同时收入也是很客观的。
因此国家应当对医生这一职业予以重视,增加其福利待遇,虽不能说能百分百消除不良的现象,但是我相信能很好的控制这一现象。
(三)加强医疗保险机构及制度的建设
一个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体现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在发达国家中,除美国外都实行了全民保险,这为公民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让大家能看病,看得起病。
截止2012年6月底,我国的医保覆盖率虽然达到了90%,但是剩余的10%正好是那些需要医保的人。
由于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完善,有的制度只能报销到大医院的费用,而在门诊的费用就不予以理睬[3]。
但并非在门诊就是小病,花得费用就少,例如糖尿病、高血压,这些的门诊费据了解每年大概在5000到10000之间,这对于某些家庭是难以承担的。
基于以上的现象,看病贵这一社会问题还是不能得到解决!因此政府应该发挥宏观调控,直接对医疗保险机构进行干预,进行政策上的改革。
(四)对患者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医患关系既包括医者,也包括患者,他们之间的矛盾不单单只是医者的责任,有的时候问题是来源于患者。
社区医院应该发挥自身特点,在社区中对公民进行医学常识和政策上的一些宣传;政府部门应该对此开展一些公益活动或广告。
让患者对医护人员有信心,服从安排,配合治疗,消除那种在治疗过程中“上帝”的优越感等。
总之,医患之间的关系是众多社会关系中的一种,有其错综复杂性,也必然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矛盾。
我们强调共建良好医患关系,目的是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尽量杜绝医疗事故差错、避免恶性医疗纠纷,化解医患之间的矛盾。
建设良性医患关系,医务工作人员必须首先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爱岗敬业,奉公守法。
同时,也要求患者及社会大众共同参与,尊重医务人员的工作,只有这样,良好的医患关系和医疗秩序才能够建立。
政府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社会大众媒体也应当发挥积极的管理、引导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共同推动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改善我国医患关系现状的方法
医护人员的态度和沟通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至关重要。
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326 所医院进行的关于医疗纠纷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在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原因中选择“由于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引发纠纷”的有49.5%时间压力影响医患沟通,导致医生无法做到心气平和、沟通充分,而时间压力是在工作负荷及绩效考核制度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可能的医方因素包括医患沟通情况、工作压力及自觉职业风险情况。
由此可见, 改善医患关系需要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1 强化政府职责 完善和谐医疗关系的制度设计。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建立覆盖城乡的居民基本卫生保障制度,建立有效的医疗风险防范化解机制。
2 加强医院管理 完善和谐医患关系的规章制度。
医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以人格平等为基础的,因此医院必须高度重视, 采取多项措施, 多听取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 实实在在与群众沟通, 包括信息的公开, 尽快满足群众的需要, 处处体现以人为本提升主体自觉。
3 患者要积极与医生沟通医生要认真聆听患者,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 争取患者,扩大医疗市场, 减少医疗纠纷, 取得病人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