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历 史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0分)1.殷墟文化遗址与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共同点是A .都出土了文字资料B .直接印证夏朝历史C .商朝历史成为信史D .都在今河南省境内2.程朱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体现在吸取其A .唯物思想B .性善理论C .伦理道德D .仁政思想3.历史学家认为,“元承宋制”,表现为A .中书省与枢密院B .中书省与行省制C .枢密院与宣政院D .行省制与御史台4.“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
”这说明军机处A .职官干练提高了行政效率 B .组织严密有利于政令执行C .权力巨大凌驾于六部之上D .为君权附庸无行政决策权5.下列启蒙著作中,强调“政府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拥有对政府的永远的革命权”的应是《政府论》 《哲学通信》 《社会契约论》《论法的精神》6.拿破仑统治对欧洲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 .扩大了工业革命成果 B .强化了君主集权的意识 C .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D .削弱了英国在大陆势力7.19 世纪中后期改写欧洲版图,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事件A .工业革命B .德国统一C .彼得一世改革D .第二次工业革命8.观察下列各图,他们对各自国家做出的贡献虽然不同,但却具有相同的历史意义亚历山大二世 亚伯拉罕·林肯明治天皇A .实现了国家统一B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C .消除了外国势力D .废除了封建专制制度9.下列关键词中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的是A .重商主义奴隶贸易手工工场B .商品输出殖民扩张现代工厂C .资本输出全球扩张垄断企业D .自由放任国家垄断跨国公司10.著名学者辜鸿铭曾说:“咸同年间(1851-187,粤匪扰乱。
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
”此材料中的“粤匪扰乱”是指A .太平天国运动B .洋务运动C .戊戌维新D .义和团运动11.列强势力最早深入到长江中游地区是在签订了哪个条约之后?《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12.杜亚泉、陈独秀、章士钊以及梁启超等人物同台竞技最有可能反映的事件是 A .戊戌维新 B .辛亥革命 C .中西论战 D .中共成立13.下列能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形势的图示是英 俄 北 华德 约 约 美国 中日 法 奥 柏林 罗马 东京 俄轴心 意A. B . C . D .14.一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曾表示:“英国宁愿耗尽它最后一个金币,也要保持对美国或其他任何国家的海军优势。
”在华盛顿会议上,这种愿望化为泡影,是因为签订了以下哪个条约?A .《四国条约》B .《九国公约》C .《凡尔赛和约》D .《五国海军协定》15.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这里的“新应用”是指A .实行国家干预经济B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 .实施了法西斯专制D .继续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16.英法两国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会议是A .巴黎和会B .华盛顿会议C .慕尼黑会议D .雅尔塔会议17.“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首《黄河大合唱》创作的时代背景是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北伐战争D .抗日战争18.“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这部宪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B .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D .明确我国社会主义性质19.“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
与该材料描述历史进程相符合的国家是 A .苏联B .美国C .法国D .德国20.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为目标的机构是A.B .C .D .二、综合题(共60分)(一)文化交流互鉴之路(16分)纵观历史,中国古代对外交流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是 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
21.将下列中国历史事件与其历史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位置(8分)历史时期(1)汉代:(2)唐代: (3)宋代: (4)明代:22.唐宋的中外文化交流活跃,将下列选项填入表中相应空格。
(8分) A .长安B .天文、历算和佛教C .丝绸、纸张和瓷器D .泉州E .市舶司F .丝织品、茶叶和瓷器G .北庭都护府H .香料、珍宝和药材(二)众说马歇尔计划(17分)材料一:下图1949年发表于美国某报纸,题为“他终于上道了”。
材料二:下图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
材料三:“挽救之道在于打破险恶的周期循环,恢复欧洲人民对他们国家和整个欧洲的经济前途的信心。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到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他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
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
我们相信任何政府成立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
……美国的任务是以友好态度协助草拟欧洲计划,而在这个计划实施后,就吾人能力所及,予以全力支持。
”——摘自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哈佛大学演说(1947年6月5日)问题:23.以上材料有助于了解马歇尔计划的间接证据有哪些?(2分)24.概述以上两幅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
(6分)2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马歇尔计划的看法。
(9分)(三)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27分)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
阅读下表:问题:26.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第一类:第二类: 第三类: 第四类:27.概述以上四类人物学习西方的主张。
(8分)28.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的看法。
(15分)崇明区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三高考模拟考试试卷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形式:闭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二、综合题(共60分)(一)文化交流互鉴之路(16分)21.(1)B(2)C(3) D (4) A (8分)22.(1) A (2)G (3)C(4)B(5) D (6)E(7) F (8)H (8分)(二)众说马歇尔计划(17分)23.材料一、材料二(2分)24.材料一:创作者借助漫画认为欧洲在美国财政支援下终于走向正道,认为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恢复欧洲经济。
(3分)材料二:漫画中欧洲人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追逐美国的财政贷款,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欧洲的工具。
(3分)25.囿于自身的立场和局限,人们对同一史实往往得出不同的结论。
冷战格局下两极对峙,自然形成了立场和结论上的不同。
(2分)材料中可见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帮助战后欧洲经济恢复,稳定欧洲的政治,(2分)这种表象背后其实有更深刻的目的,就是采用隐蔽的经济援助手段,扶植和西欧国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的冷战轨道,其实质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3分)但客观上马歇尔计划对促进战后欧洲的经济复兴和政治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加强了欧洲各国内部的经济联系,推动了欧洲的联合。
(2分)(三)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27分)26.第一类: A G 第二类:B E第三类:C H 第四类:D F (4分)27.第一类人物(AG):资产阶级维新派,组织学会,发行报刊,创办学堂,进行戊戌变法。
积极倡导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宣扬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
(2分)第二类人物(BE):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制度,宣传革命思想,主张共和革命,进行辛亥革命,创立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分)第三类人物(CH):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极大地推动了思想解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分)第四类人物(DF):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引进西方科技,创办近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开设各种洋务学堂,派遣留学生出洋学习,使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2分)28.本小题采用分项评分法。
评分要素包括:观点与论证、材料与史实、叙事与逻辑。
评分项一:观点与论证。
(8分)水平1:回答与问题无关;无观点、无论证。
(0分)水平2:观点不甚清晰;论证不尽一致、合理。
(1-4分)水平3:观点鲜明;论证一致、合理。
(5-8分)评分项二:材料与史实。
(5分)水平1:没有使用材料信息或所学知识。
(0分)水平2:能提取材料信息或使用所学知识。
(1-3分)水平3:能在所学知识与材料信息间建立联系,史实充分。
(4-5分)评分项三:叙事与逻辑。
(2分)水平1:仅罗列史实。
(0分)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
(1分)水平3:叙述结构完善。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