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上海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

2020年上海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


长江以北地区却发生了 11 次之多】这表明
A. 南方重视疫病的防治
B.
北方战乱不断灾害频仍
C. 疫情与人口密度相关
D.
南方政治秩序相对稳定
3.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缥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
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陆续传到中国。这反映出“丝绸之路”
A. 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征,但从本质上已不同于二者,在新的时代氛围下,其价值趋向是近代的。下表是苏州几名上层绅 商的产业及收入分布情况:
姓名
田产及收入
商业资本及收入
近代企业投资
尤先甲
祖传田产 6、7 千亩, 同仁和绸缎庄资本 2 万 投资苏经苏纶丝、纱两厂,新老股各 年收租约 5 万元。 元,年销售额约 6 万元。 占 20 股以上,最低资、纱布和食油。这一政策的实施
A. 提供了工业发展的基本需求
B.
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提高
C. 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D.
是对战时共产主义的模仿
8. 史家陈旭麓说:“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失去了城市,在退出城市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又
的 得到了农村, 这种得与失, 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自觉选择的结果……它最终又成为一种自觉的
张履谦
祖传田产 4、5 千亩, 保裕典资本 2 万元,年 同上,但在任该两厂经理期间垫款甚 年收租约 3 万元。 营业额 9 万元,年收典 多。
息约 1. 5 万元。
杭祖良
购 置 田 产 约 数 百 杭禄富记纱缎庄,资本
亩。
约 2 万元
苏省铁路股东,苏经、苏纶厂少量股 本。
——摘编自《苏州商会档案》 材料三 20 世纪初年,当清政府亲自着手推行现代化时,主要通过重用绅商等手段,来加强官、
16.[ 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 15 分)
材料 : 在欧洲, 苏联是和美英一起对付德国的盟友。 在亚洲, 却和美英的敌人保持和平与友好
关系。这种关系得到了美英的谅解。就像美国历史学家威廉·哈代·麦克尼尔说的那样:
“俄国竞然
能够在远东享有两个世界中最为有利的地位。同日本签订的条约,至少在纸上保卫了西伯利亚;而
3
“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同为国家行动,是以“和合文化”为特色的外交活动。古代
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传播文明,通过“下嫁”“和亲”等方式与周边政权和平共处,建立友谊。 ——摘编自刘庆柱《关于“海丝”与“陆丝”对比研究》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洋丝绸之路出现的背景及影响。
(9 分 )
展的因素。 (7 分 )
( 2)据材料二,概括绅商阶层带有“过渡特征”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判断绅商阶层的阶级
属性。 (7 分 )
( 3)据材料三,辩证地指出绅商阶层对近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6 分 )
(二)选做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 3 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
A. 特殊的历史条件呼唤了思想觉醒
B.
先进的知识分子引领了时代变革
C. 先进思想并不为当时民众所接受
D.
新文化运动存在过于绝对化倾向
10. 列宁曾说: 我们并不是孤零零地生存在世界上的, 我们是作为世界经济的一员生存在资本主义国
家体系中的。 1952 年,斯大林指出,“两个对立阵营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结果,就是统一的无
19 世紀末电影放映机发明
后,科学开始走进人们生活,报刊杂志用大量篇幅介绍科学知识,许多科学书籍成了热销的抢手
书,科学发现成了知识界和政界的热门话题。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A. 科技的发明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
B.
科学发现引发社会变革
C. 科学知识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D.
科学理论逐渐被庸俗化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52 分)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中国丝绸之路与太平洋丝绸之路的不同特点。
(8 分 ) 14. ( 本题 20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0 年以后,因为官员们开始主办工业企业,许多买办商人都被招聘去当官办企业的 经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官员被任命去帮助管理或监督各种新办的企业。正像商人捐纳官衔那
——据刘文龙《马尼拉帆船贸易——太平洋丝绸之路》等
材料二 “陆上丝绸之路”以张蓦通西域为开端,是西汉王朝官方开辟的一条“政治之路”,
文化交流和商贸活动是它的“副产品”。同时期大规模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人们通
过海洋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地进行“大型”与“官民”兼具的外交与商贸活动交通路线。
1. 隶书把用作偏旁的独体字规定特殊的形态,例如“刀”做右旁时则写成“ U”,使隶书较篆书易
记、易写,从用笔到结字所形成的风格,显得既庄重严整,又变化多姿。这反映了汉字的演变
A. 体现了审美和实用双重取向
B.
取决于统治者的文化政策
C. 根源于封建经济的不断发展
D.
跟随于官方文书的使用率
2. 西汉时期,江南地区发生疫病的次数明显低于长江以北地区,其中江南地区无明确疫情记载,但
A. 地方政治派系林立
B.
满洲贵族势力逐步被削弱
C. 中体西用思想盛行
D.
沿海与内陆开放程度有差异
6. 1937 年初,著名军事家蒋百里的军事论著集《国防论》出版,有学者将其对日战略归纳为:中
国对日不惧鲸吞,乃怕蚕食,故对日不应步步后退、而要主动地实施全面抗战;以空间换时间,
通过时间消耗拖垮日本。据此可知
的第一题计分。
15.[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 15 分)
材料 : 十月革命前, 俄国货币发行的总趋势是金本位制的不断破产并最终遭到失败:
1921 年《关
于经济政策的提纲》中指出:“恢复我国的货币流通现在成为经济问题的中心,在币值急剧下降的
情况下谈不上合理经营和使经济赢利,谈不上正常的预算”。
样,官员和士绅也纷纷从商,从而扩大了商人队伍。到了
1900 年,有那么多人亦官亦商,致使经商
活动已经变成仕途以外另一个受人尊敬的选择了。 商”社会阶层。
这些发展的结果产生了商人大阶级之内的新的 “绅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二 尽管绅商阶层同传统的绅士和旧式商人阶层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带有明显的过渡特
A. 日本进攻核心区以瓦解中国的战争意志
B. 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更具威胁性
C. 全民族抗战可使日军陷入长期战争泥潭
D. 伟大的军事家可以预见战争结局
7. 1953 年 10 月起,我国实行“统购统销”制度,即国家把农民生产
大部分粮食收购(统购) ,
城市居民所需要的粮食全由国家统一供应(统销) ,严格禁止粮食自由买卖。后来,统购统销的
2020 年上海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
注意事项:
( 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
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
选择。”这种选择
A. 坚持攻打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B.
是从城市向农村的自觉退却
C. 以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代表
D.
无视国情对革命的制约影响
9. 有观点认为, 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能够酿成大气, 并不只是几个新思潮的“弄潮儿”一呼百应的结
果。胡适就曾以“逼上梁山”来表达他投身“文学革命”之初的切身感受。这说明
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商之间的联络。事实上,由绅商出面来调谐官商关系,尚存在有负面意义的一面,绅商在经商
营工,攫取利润的同时,骨子里仍潜藏着儒家文化意识。这不能不损害他们创办企业的成就, 阻碍资本主义企业精神在中国的抽萌、成长。
4
——摘编自马敏著《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
完成下列要求: (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绅商阶层产生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近代绅商阶层发
B.
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
C. 促使中国成 世界经贸中心
D.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4. 元代修史,朱熹及其门人弟子被列入《道学传》 ,而陆九渊等人则被列入《儒林传》 。明代,道学
之名逐渐被理学取代。到清代,陆九渊被列入《理学传》而不入《儒林传》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
要因素是
A. 明代理学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本部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1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第 13~14 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15~
(一)必考题:共 37 分。
13. ( 本题 17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65 年,西班牙人乌尔达内塔,开辟马尼拉帆船航线,从美洲到亚洲实现直航。自菲
(8 分 )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取得有利
外交地位的原因及影响。 (7 分 )
17.[ 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 15 分)
材料 : 梁思成 (1901 — 1972) ,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中国建筑
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1928 年,梁思成学成归国,在东北大学创立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