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笔记整理
社会生存社会属性社会心理需要
管理的出发点
“行为举止要符合所承担的角色”
第二节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假设
人性观念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年代
人性
观念
管理
理论
代表
人物
管理措施
管理重点
管理职能
奖惩措施
领导体制
20世纪
20年代之前
经纪人
X理论
泰勒等
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或任务为中心
传统管理职能
外部,胡萝卜加大棒式
专制集权式
20世纪30年代
2、管理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对员工进行管理教育,与素质教育,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形象建设、社会心理气氛建设,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并推动政治文明与生态环境文明的建设与发展。(树立参管意识)。
封建制度的长期影响是中国人的服从意识根深蒂固,缺乏创新意识和参管意识
第四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验法目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
4、不讲人情;赏罚分明。
5、支薪用人;
6、书面案卷;档案资料收集。
7、资源控制;合理使用资源。
(四)厄威克和古利克的管理原则
三、工业心理学的诞生
1、人与机器的关系;考虑人使用机器的特点,人及匹配工程心理学,研究人及匹配
2、人与事的关系;让合适的人从事合适的工作认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
3、人与人的关系;管理心理学
(一)什么是“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也叫“唯利人”和“实利人”。
1、麦格雷戈在《企业中的人性方面》一书中将这种人性假设及其指导下的管理理论概括为X理论。其要点如下:
⑴人类多数趋于天生懒惰,不愿多做工作。
⑵人类多数缺乏雄心,希望依赖他人,而不喜欢担任责任。
⑶人们多数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组织目标。
⑷多数人安于现状,习惯于抵抗变革。
如:
由主试者宣步问题,要求每人
设计方案,最终小组要拿出一个
完整的方案来,看谁有能力说服
别人,说服力最强。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及其理论思想的发展简史
第一节外国管理科学及管理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早期文明与工业化前后的管理
工业革命标志着社会文明新纪元的来临。工业革命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环境和一批与以前不同的管理问题。这时的工厂企业有了新特点:①作业场所集中与劳动分工,组织本身也在发生较大的变换。②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组织有创新、发展、竞争意识;③机械化和作业专业化使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胡戈*敏斯特伯格是工业心理学主要创始人,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1912年他出版了《心理学与经济生活》一书,此书在1913年被译成《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改善包括三大部分内容:①最合适的人(合适的员工);②最合适的工作;③最理想的效果;
要实现高效率就应该实现让合适的人从事合适的工作
他指出心理学在工业中的作用应该是:
三、经验总结与个案分析方法(对特殊事件进行分析)
四、模拟法(通过测试的人工作的胜任度高)
1、公文包测验用于基层管理,模拟办公环境中的常见事件,检查应聘者得处理顺序以及是否存在越权行为。
2、角色扮演用于中级管理者,主试者扮演下级,向应聘者提出管理问题
3、小组相互作用用于高级管理者,是对应聘高级管理着的人的领导能力测试。
②任务管理:㈠高标准的规定一天的任务定额。㈡标准化的条件,原材料、工具、机器标准化。㈢实行奖励工资制。㈣失败了要承担损失。
泰勒理论的局限性:①其理论基础是经纪人的人性假设;②机械的管理模式。实质上忽视了人的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③劳资关系协调缺乏社会基础与规律,其实质是为资本家剥削工人效劳;④其工人观是错误的,他认为工人不能也不必参与管理。
4、通过“工人参与管理”“倾听员工的意见”“沟通人际关系”“改善工人对公司的态度”等来提高管理的效果。
梅奥等人提出的人际关系理论闻名于世后,成为行为科学研究的先导。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正式用“管理心理学”这个名称来取代原来沿用的工业心理学名称。管理心理学便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五、现代“管理科学”学派
4、协调。使企业的活动和工作和谐一致以取得好的效益。
5、控制。使所有事情都按已定的计划和指挥来完成。
(三)韦伯的组织理论——官僚模型(科层结构模型)
构成韦伯的“理想组织机构模式”(官僚模型)的主要管理理念有:
1、明确分工;岗位职责,承担责任,享有权利,利益回报。
2、职位阶层;组织结构中分层。
3、法规条例;强调规章制度,照章办事。
管理心理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
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对象
1、管理心理学的对象
一、管理心理学的定义: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个体与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通过协调人际关系,满足员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的科学。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企业的内部结构系统。
2、认为管理的主要职能是计划、组织、经营、指导、控制、监督。
3、领导方式是专制型的,认为管理工作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员工无关。
4、在奖惩制度方面主要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
(一)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运筹学
利用时间节点合理的配置资源。
(二)现代“管理科学”的特点——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就是从整体出发去研究事物,是复杂的管理问题条理化、简单化,以帮助我们理解问题、实现计划、方案、设计、办法的最优选择法。
任何一个环节的处理都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技术系统
相互配合任何一个技术系统改革和创新都会影响到社会心理系统的配合
(二)法约尔的管理理论(管理职能化)
1916年出版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第一次重大转折所有者与管理者二者分离
法约尔认为企业经营中管理活动是最重要的。所有的行政管理活动职能都是由五种要素组成的:
1、计划。研究现有条件、预测将来发展,拟订行动计划。
2、组织。包括建立一个从事活动的人的机构和物的机构。
3、指挥。维持组织中人员的活动。
4、关系资本(市场资本)作用的发挥,必须以人力资本为核心与结构资本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内部人际关系、市场与公共关系、团队心理气氛、组织形象、文化建设。
2、管理心理学的内容范围
(一)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基本理论,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
(二)关于个体心理研究(核心)
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的核心是激励及核心创造力问题,即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问题。他涉及个体的需要、动机、态度等;同时还涉及人的认识差异、能力差异、个性差异等问题。
(五)关于领导行为研究
领导行为是影响组织、团体、个体行为,进而影响生产效率与熊阿姨的一个关键因素。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领导的所做作为影响到组织的工作效率;什么样的领导方式、管理模式才是最有效的
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任务
1、管理心理学的首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创造更大的财富。
二、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分阶段)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是“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时期。
泰勒等人的“科学管理”理论。
他建议用新制度来取代当时的工资制:①通过工时研究,进行观察和分析以确定工资率(即工资标准)。②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③把钱奖给员工而不是职位。
理论体系:
①时间和动作研究。把劳动和工作的作业分解为基本动作,然后用秒表测出完成这些基本动作的时间;规定一种作业的标准时间:T=(a+b+c+d)×(1+P)(abcd为各个动作的标准时间,P为疲劳与机器故障造成的额延迟)。
2、在面临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智力资本转化的过程中,智力资本作为企业组织的重要资产,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代企业重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理念,发挥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
3、组织结构资本与人力资本是紧密联系并相互作用的。
强调员工的主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强调其主体地位。依靠员工个人、团体、组织和领导行为来实现企业目标。
1、照明实验
人际关系理论:2、福利实验
3、访谈实验
4、团体实验
霍桑实验的有价值的管理的新结论:
1、工人不是单纯的追求金钱收入,他们还有社会、心理需要。企业管理应该注意从社会心理角度调动人的积极性。
2、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员工的积极性,员工积极性的提高由主要取决于员工的态度,以及企业的人际关系。
3、非正式团体的作用,他有自己的特殊的感情、规模和倾向,并影响其成员的行为。“非正式团体”与管理者的目标一致,会促进生产;不一致,会妨碍生产。
社会心理系统
(三)现代“管理科学”的灵魂——决策论
决策正确与否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有限理性决策理论:完全理性面对问题,提出两种以上的方案,对其进行选择。
选择标准:最佳标准,尽可能多的获得相应的信息材料。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与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假设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生物生存自然属性生理需要
⑸人们已受欺骗,常有盲目举动。
基于这种人性假设提出的X管理理论要点是:
⑴管理者从经济利益出发来使用生产中的人力、物力、财力。
⑵管理者的任务在于指导与激发员工的工作表现,并时常控制与修正员工的行为,以符合组织之需要。
⑶管理者必须管制其下属,并需要利用说明、奖赏、处罚与控制等方法。
雪恩,概括的“经济人”的特征:
社会人
人际关系理论
梅奥等
以人为中心
人及协调职能
集体奖励
新型、民主参与、沟通
20世纪40-50年代
自动人
Y理论
马斯洛
(环境与人)以人为中心
设计环境与采访职能
内部成就激励
民主与参与决策
20世纪60-70年代
复杂人
超Y或权变理论
莫尔斯洛斯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