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四4 长江中下游旅游区
1.园林荟萃
2.文化旅游资源独特
3.旅游城市众多
4.士特产品资源丰富
(一)上海市:上海古时为海边渔村。春秋为吴国地,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封邑,宋设镇,始称上海,1927年设市。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全一最大的港口和最大的综合性城市,也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和外贸基地,是中国第一大城市。
上海市主要旅游景点
小金山、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楼等。
II.个园:这里的竹叶形状很像汉字“个”,这座曾以广植翠竹而闻名的园林便有了这个特殊的名字。
四.镇江市主要景点
I.金山:金山原为长江江心岛屿,后因水陆变迁,成为镇江市区西北的小山。山上寺庙规模巨大,塔殿相连,素称“金山寺裹山”。有法海洞等与《白蛇传》神话有关的景点
II.中泠泉
五.无锡市主要景点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该区域的概况。
2.理解该旅游区的基本特点。
3.掌握该旅游区的主要旅游目的地。
能力目标
在充分了解长江中下游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能在导游讲解中熟练运用各省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知识,并能科学设计旅游线路。
素质目标
深入了解该旅游区历史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
掌握该旅游区的主要旅游目的地。
II.古琴台
二.宜昌市
三.荆州
四.襄樊
五.其他景点
武陵源: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当地共有6座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峰,人称“华中屋脊”。当地山高林密,野生动物种类十分丰富,白蛇、白熊、白猴等野生动物白化现象极为神秘。
【归纳小结】
通过学习,了解长江中下游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及主要旅游目的地。
【学习评价】一暑期教师旅游团,想去苏州园林、中山陵、总统府、上海东方电视塔、无锡三国城、西湖去旅游,请为老师们设计一条旅游线路。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系(部)
外事旅游系
授课专业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班级层次
141班(高职)
授课教师
张晋娇
授课学期
2014学年—2015学年第1学期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授课教师
张晋娇
授课时间
2014.12.2
学时
2
授课班级
旅游管理141
任务
名称
任务4长江中下游山水名胜园林购物旅游区
(二)江苏省
一.南京市二.苏州市三.扬州市四.镇江市五.无锡市
一.南京市主要旅游景点
南京市与武汉、重庆市并称为三大火炉。南京市从三国到民国,先后有东吴、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等十个政权定都于此。被称为“十朝都会”,古称金陵,明朝后期称南京。
I.夫子庙:位于秦淮河北岸,又称孔庙,除古代建筑外,更以周围地区丰富多彩的风味食品、工艺美术品闻名。到夫子庙品尝小吃,已成为各地游客南京之行的必备节目。
泉”,是泡茶的极佳之水。育人音乐家阿柄的名曲《二泉映月》就出自于此。
III.蠡园:因蠡湖而得名,相传为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与美女西施功成退隐之处,以千步长廊最为著名,长廊的89处花窗形态各异,窗内观景如诗如画。
IV.灵山大佛
V.东林书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明末中国正直知识分子的代表东林党人的宣言。位于无锡东门苏家弄的东林书院,当时中国民间的政治中心之一,书院内知识分子的活动,体现了刚直不阿的“士气”。
I.外滩:是上海作为远东金融中心的象征。分布于此的50多幢楼宇风
格各异,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
II.豫园·城隍庙:豫园是上海最大的古典园林,具有鲜明的明清建筑风格,大假山是豫园的精华。位于豫园南侧的城隍庙已城隍庙辟为独具上海特色的综合性商业中心——豫园商场,百余家大小商店都建成仿古街区与楼阁,多经营上海工艺品和种类繁多的小商品。商场内的各地名小吃更是丰富多彩,游人至此可大饱口福。
三.扬州市
古人曾用“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诗句来形容扬州的繁华富丽、风光旖旎。作为漕运和盐运的中心,曾极度繁荣。“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全年均宜到此旅游,而以春季最佳。每年4、5月份万紫千红、令人留连,恰是古诗“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季节。
扬州市的主要景点
I.瘦西湖:又名长春湖,因湖身狭长,清瘦秀丽而得名。与西湖相比各具环肥燕瘦之风韵。以桥、岛、亭、堤巧为划分。主要景点有二十四桥、
湖北省
概述:位于洞庭湖北,故名湖北。汉属荆州,九洲之一。
中国古代九州(大禹治水时划定的九州)分别是:青州、徐州、扬州、冀州、豫州、荆州、雍州(陕西、甘肃东部)、兖州、梁州(陕西西南及四川一带)。
湖北省的主要旅游目的地
一.武汉市
I.黄鹤楼:耸立于蛇山之巅,因传说有仙人乘黄鹤经过此地而得名,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腾王阁齐名,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II.秦淮河:秦淮河自古是妩媚多情的江南秀水,历代文人雅士吟咏不已。其月色波光、桨声灯影陶醉了天下无数的游客。秦淮两岸楼影相叠、歌声相闻,已成为南京市最有特色的商业、旅游、民俗文化区。
III.中山陵:坐落于市区东部的紫金山南麓,陵区占地约8万平方米,居高临下,气势恢宏。建筑整体布局呈钟形,以象征孙中山先生唤起民众,振兴中华的伟大精神。孙中山先生的灵榇安卧于苍茫的林海之中。陵区门额镌刻有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大字。
【布置作业】
1、长江中下游旅游区旅游资源特征是什么?
2、本旅游区四省一市旅游业发展各有什么优势
3、你认为本旅游区最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是哪几个?为什么?
4、谈谈你对三国专项旅游开发的看法?
【板书设计】
模块四任务4长江中下游山水名胜园林购物旅游区
一、长江中下游四省一市概况。
二、长江中下游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特点。
II.留园:始建于明代中叶,因园主姓刘故名留园。全园分四个景区:中部是全园精华所在,以山水为主;东部以庭院建筑为为,高大豪华;西部以自然山林;北部为田园风光。
III.虎丘:塔身已倾斜2.35米,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现已成为苏州的城市标志。
IV.寒山寺:又称枫桥寺,相传唐代高僧寒山和拾得二人曾居住于此,故名寒山寺。据说唐代诗人张继赴考落地,归途中于枫桥夜泊,难以成眠,闻寺钟声,有感而成《枫桥夜泊》。传说所咏的古钟已散失,明铸的“寒山寺钟”也早年流入日本清光绪年间重建寒山寺时,日本人募铸一对仿唐代青铜奶头姐妹钟,钟上铭文备述其事。姐妹钟一口挂在日本馆山寺,一口送归寒山寺。每逢除夕,大批的中外游客云集于此,聆听108下钟声。
【讲授新课】
任务4长江中下游山水名胜园林购物旅游区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自然旅游资源
I.自然地理环境
1.河湖密布
2.平原、丘陵相间分布
3.环境湿热、季风典型
II.自然旅游资源
1.名山众多
2.水景秀丽
二.人文地理环境与人文旅游资
I.人文地理环境
1.交通便捷
2.经济发达
3.吴越文化特色鲜明
II.人文旅游资源
下球体直径为50米,其中一层为海拔98米的观光廊,其余各层安装了先进的娱乐设施。上球体直径为45米,其观光层所在高度为263米,是鸟瞰全市的最佳场所。上球体另设有高度为267米的旋转餐厅(每小时转一圈,可同时容纳1600人)和设在271米高度的20间卡拉OK包房。高耸入云的太空舱设在350米高处,内有高级观光层和豪华会议厅。天线桅杆长达118米。东方明珠巧妙地融合了宇宙空间、飞船火箭和原子结构的形象,实现了现代科技与东方文化的完美统一。
V.周庄:是中国著名的水乡小镇,位于苏州东南,紧临上海经著名景点大观园。小镇居民和商店多临水而建,水网纵横,石桥众多,明清古镇风貌犹存。周庄最有代表性的景点是两座交错跨立的石拱桥——双桥,其独特的形式极具形式美。俗称“张厅”的玉燕堂建于水上,“轿从前门进,船从家中过”。富商沈氏的沈厅则以富贵逼人而闻名。沈氏精于美食,可惜经营者太多,已有鱼龙混杂之憾。
IV.上海大剧院:上海大剧院是全上海,甚至全中国最为瑰丽的现代建筑,白天犹如一座巨型玻璃工艺品,其展翅欲飞的优美身姿诠释着艺术的真谛;一到夜晚,灯火璀璨的艺术圣殿又仿佛童话中的水晶宫。其名为“蓝色多瑙河”的水晶吊灯,重达5吨。上海大剧院已成为上海新兴的标志性建筑。
V.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形如巨鼎,象征天圆地方,以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闻名。分设11个专题博物馆,总计12万件珍贵文物。
III.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位于黄浦江畔、陆家嘴嘴尖上,建成于1994年10月l日。塔高468米,列世界第三位、亚洲第一位。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位于黄浦江畔、陆家嘴嘴尖上,建成于1994年10月l日。塔高468米,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设计者富于幻想地将11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球体从蔚蓝的天空中串联至如茵的草地上,两颗宝石般夺目的巨大球体被高高托起,整个建筑构思巧妙,既有气势又富美感,为上海增姿添彩,成为上海的骄傲。东方明珠塔由三根直径为9米的立柱和塔座、下球体、上球体、太空舱等组成。塔座主要由3000多平方米的大厅和一个近2万平方米的商场组成。
三、该区主要旅游目的地。
二.苏州市
历史悠久,距今已2500多年,春秋时吴国都城,越国都城;著名的江南水乡城市,被誉为“东方威尼斯”之称;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乡”,是中国四大名秀、三在名锦之一;著名的“园林之城”,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
苏州市主要景点
I.拙政园:建于明代,是我国四大古典园林之一。全园以水不中心,江南风格鲜明。主要建筑均临水而建,亭台楼阁在月影波光间疏朗有致、幽逸明洁,其远香堂、见山楼等建筑极为精美。被称为中国古典园林尽善尽美的代表之作
I.鼋头渚:“到无锡必游太湖,游太湖必至鼋头”。这里石渚形如鼋头,伸入湖中,是观赏太湖风光的最佳处。湖中有三个小岛,即三山公园:三山以孤见奇,以小取胜,置身岛上似有漂摇海上之感。近年来三山引进大批猴子,使这里成了猴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