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013年第2期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多样性付美艳【内容提要】批判现实主义是19世纪俄国文学发展的主流,然而,批判性并不是这一时期俄国文学所独有的特性,以“批判”二字概括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是不合理的。
19世纪的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多流派、多类型的特点,心理现实主义、社会现实主义和浪漫现实主义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三个主要流派,认识这些流派,能够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的特点。
从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契诃夫三位极具影响力的作家的创作中,可以窥见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无比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关 键 词】俄国 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性 创作方法【中图分类号】 I3/7.512.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094(2013)02-0073-000619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现实主义开始成为俄国文学发展的主流,至19世纪末,在欧洲现实主义文学运动中,已占据重要地位,起着开路先锋的作用。
在短短的数十年间,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竞相出现,形成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将人类文学提升到崭新的水平。
近年来,俄罗斯文学出现了现实主义回潮的趋势,现实主义文学不断走出狭隘、走向丰富,获得了新的尊严并取得了新的成就。
在现实主义文学再现辉煌的今天,笔者试图对19世纪俄国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提出自己的几点粗浅见解。
一、“批判性”与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许多人将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这一定义来自高尔基,他认为,“这个流派的特征,是它那锋利的唯理主义和批判精神”,他将这称为“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地再现当时存在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解剖性地暴露、撕毁所有一切的假面具。
”①高尔基是从现实的政治斗争需要出发,强调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揭露与批判意义,并借此而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的。
而这一称谓,后来就一直成为中国文学界指称俄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通用概念。
然而,“批判”二字是否能概括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呢?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批判现实主义”这个术语,着重指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主要方面(现实主义的一种),实际上,并不能涵盖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全部。
如同任何时代,任何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文 学【作者简介】付美艳,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① [苏]高尔基 :《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35—336页。
·74·第3卷总第14期俄罗斯学刊作家一样,俄国现实主义的作家们,无论他信奉怎样的创作观念,都以理想主义的情怀去审视并不尽如人意的现实,用自己所喜好的方式,或是现实主义的写实性再现,或是浪漫主义的直接抒发,或是现代主义的抽象变形,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批判以至否定。
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之所以会给人留下较强的揭露社会的批判性印象,这是因为,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都无一例外地与当时俄国人民的解放运动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其实,若论对社会问题揭露的深度、对社会批判的力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均不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是站在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反叛者的立场上,对已成为压制人、扭曲人的异己力量的宗教、道德、理性主义、物质主义乃至整个近代资本主义文明体制进行全面猛烈的批判;后现代主义更是以无情地瓦解一切中心性、整体性、同一性和深度模式对西方传统文明做了更为激进的颠覆式批判和否定。
而诸多19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局限于表层的社会问题,难以追究许多问题的深层根由,他们的批判也往往是有保留的。
如此看来,将俄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冠之以批判现实主义是不恰当的。
去掉“批判性”这一不必要的修饰与限制,用现实主义来指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既能反映该文学思潮的全貌,又能体现其基本特性,也使那一时期符合现实主义基本规定性、而批判性又不强或根本不具批判性的作品都得到客观公正的对待。
二、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多样性(一)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多流派关于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多样性和丰富性的问题,中国的俄国文学研究者汪倜然较早地注意到了这一点。
他在自己1929年的著作《俄国文学ABC》一书中写道:“果戈理的天才中含有一种强烈的非写实的性质——一种浪漫的、辞藻的、怪奇的性质。
果戈理的小说多含有幻想的成分,表现现实和描写现实都和写实派不同。
”①汪倜然较早看到了俄国现实主义作家中存在着一种“非写实性质”的东西,提出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之“不同”,这是中国学者对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多类型或多流派研究的一种先声,其历史意义和价值不可低估。
莫斯科大学教授库列绍夫在《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史》(1997年)中提出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三个流派:屠格涅夫、冈察洛夫及“自然派”作家的生活本身形式 ;果戈理和谢德林的讽刺夸张形式;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的哲学宗教、道德心理流派。
布尔索夫等著的《现实主义问题讨论集》(1958年)有这样的观点:作为现实主义文学派别之一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内部,至少可以确认三种在人物描写原则上彼此不同的流派:心理现实主义流派、社会现实主义流派和浪漫现实主义流派②。
心理描写是心理现实主义流派作家用以揭露社会的形式。
这一流派的代表作家有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
这些作家创作的中心首先是他们的主人公的整个内心世界。
莱蒙托夫认为:人类灵魂的历史,哪怕是最渺小的灵魂的历史,也不见得不比整个人民的历史更有趣味和更有益处;果戈理把作家看作是“人类灵魂的观察者”;托尔斯泰认为:艺术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表现、说出关于人的灵魂的真理,是为了说出那些用简单的词句无法说出的秘密。
从这里就产生了艺术。
艺术是显微镜,它使艺术家看到自己灵魂的秘密,并且将这些为大家所共有的秘密表现给人们看。
谢德林在指出屠格涅夫、冈察洛夫、皮谢姆斯基的长篇小说具有“不容争辩的价值”的时候这样说道:“……在他们的小说中,心理问题被提到了首要的地位。
”③深刻的心理描写使这一流派在洞察人的内心世界方面达到了异常的深度,但是这一流派的作家描写心理的同时,并没有将描绘限制在人的内心世界,而是通过人的内心世界,深刻地洞察了当时社会关系的实质。
别林斯基写道:“现在长篇和中篇小说描写的不是恶行和美德,而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们,因而描写人们也就是描写社会。
”④人的内心世界只是现实生活的一个断面,通过这个断面,普希金① 汪倜然 :《俄国文学ABC》,世界书局1929年版,第22页。
② [俄]布尔索夫等:《现实主义问题讨论集》,岷英译,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第76页。
③ 萨尔蒂科夫—谢德林,对马克西莫夫“森林深处”一书的评论,《全集》第8卷(俄文版),莫斯科 :知识出版社1937年版,第464页。
转引自[俄]布尔索夫等:《现实主义问题讨论集》,第61页。
④ БелинскийВ. Г. Полноесобраниесочнений,т. 9,М. : Изд. АкадемиинаукСССР,1955,С. 351.·75·2013年第2期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多样性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果戈理在《死魂灵》中天才地揭示了贵族阶级必然灭亡的道理。
这种文学的社会性的内容是毋庸置疑的。
社会现实主义流派是由解放运动第二阶段促成的。
这个流派以革命民主主义的作家、革命民粹主义的作家为代表。
革命民主主义者在文学创作中感兴趣的基本问题是人民的问题,他们认为人民不仅仅是民族生活中的基本力量,而且还是革命改造的主要力量。
为了引导人民参加改变现存社会制度的革命斗争,他们将自己的注意力置于暴露生活中非人道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之中,以便促使人们认识到这些现象是无法容忍的。
这一流派的作家首先将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所描写的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上。
车尔尼雪夫斯基写过:“文学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不致辜负自己的使命,即‘文学能说明每一事件发生的原因,说明什么东西支持着这一事实,如果这一事实有益的话,应当唤起什么现象去加强它,或者如果这一事实有害的话,又应当唤起什么现象去削弱它’。
”①社会现实主义这一流派特别成功地塑造了各种社会典型。
其主人公有农民、地主、资产者、平民知识分子等等。
这一流派的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没有将任何一个主人公作为中心。
在《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一个城市的历史》、《怎么办?》以及此派作家的其他著作中,通常都包含着一整系列属于同一阶层的各具特点的人物,这些人物合在一起就使读者从其全部社会特征中看出一个完整的典型来。
各种类型的形象,各种冲突都是建立在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建立在农民同地主、农民同市侩等诸如此类的人的对比上。
社会现实主义这一流派所具有的典型的特点,是首先从具体生活实践出发来描写人物性格,因此此流派的批判性得以大大深化。
浪漫现实主义流派是在解放运动第三阶段的开端形成的。
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是迦尔洵、柯罗连科和早期的高尔基。
这些作家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揭示和描写正在形成的新事物上。
如果说心理现实主义的最主要特点是描写有教养的社会阶层中的个人,社会现实主义作家的注意中心是各社会阶层,那么浪漫现实主义流派的动人力量来自揭示和描绘人群中间的个人。
我们从迦尔洵那里已经可以看到社会中渺小人物痛苦意识的觉醒。
这在柯罗连科和高尔基的作品中也鲜明地表现出来。
柯罗连科的《玛卡尔的梦》、《盲音乐家》、《嬉闹的河》等,都描绘了生活极端困苦的最下层人民中间个人的觉醒及其参与社会变革的积极性。
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短篇小说的意义也在于此。
浪漫现实主义流派中加强了进步的浪漫主义因素。
迦尔洵幻想着“英雄的功勋”;柯罗连科主张表现英勇气概,要求文学不单是“忠实于现实”,而且还要描写“可能有的真实”,要“综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在高尔基这一时期的作品中,除了现实主义的短篇小说外,也有若干浪漫主义的作品。
(二) 19 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方法的多样性著名文艺理论家卢卡契关于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来把握和反映现实。
”他提出“伟大现实主义”的概念,把现实主义的形式和手段绝对化,把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等创作的形式和手段视为现实主义创作的唯一样板。
在卢卡契这种错误观点的影响下,长期以来那些假定性或虚拟性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被拒于现实主义门外,被视为“现实主义之敌”。
有许多人不同意这种观点。
苏联作家法捷耶夫于1950年在《新与旧》一文中指出:现实主义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任何一种教条都无法将它包罗无遗。
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明天,可以用类似古典主义小说的形式来描写,即以日常生活为基础;也可以用类似《浮士德》和《恶魔》的形式,即浪漫主义或神话的形式或假定的形式来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