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1、于连的性格特征
+ 反抗——妥协——反抗的心路变化:
初出茅庐:平民意识、自尊心 市长家做家庭教师:与市长夫人关系 贝尚松神学院:野心虚伪路上的第一步 侯爵府秘书: 阴谋伪善的中心,仍保持一定清醒 监狱:反省、决裂
+ 双重人格: 反抗 & 妥协
自尊 & 自卑 雄心不已 & 野心勃勃 虚伪 & 正直
巴尔扎克的矛盾性
1、对金钱的既爱又恨:一生渴慕金钱、荣誉和地位 对金钱有着比别人更为深刻的理解
2、对贵夫人的追逐: “他那鬃鬣似的头发上厚厚的油泥,朽缺的牙齿,说话一快就唾星四射,
与他那总不刮的脸和总系不牢的鞋带,也都让人感到恶心。” “留神物色一下,是否能给我找到一个有财产的孀妇。并且替我吹嘘一
2)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A、追求艺术的真实,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艺术家不应该在作品中露面, 就像上帝在世界上一样,到处存在又到处不见。(福楼拜)
B、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C、具有内倾性与外倾性两种倾向:
内部心灵世界(司汤达、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外部社会形态(巴尔扎克、狄更斯、果戈理等)
第十六讲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一、 现实主义文学
1)定 义 19C30S初形成,在整个中后期占欧美文坛统治地位 继承和发展文学反映现实,揭露社会矛盾的传统
不满足于浪漫主义文学追求主观幻想和抽象抗议
立足于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描写
关注社会人生,对社会的丑恶进行不遗余力的批判
——“批判现实主义”
巴尔扎克——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法国社会风俗史 注重从经济角度反映社会生活
《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 梅 里 美——善于描写异国风情,表现反现代道德的主题
善于塑造淳朴真诚、剽悍粗犷的人物
《卡门》《高龙巴》
(2)后期( 19C50S——19世纪末):客观现实主义
福楼拜——法国后期现实主义领袖
D、以叙事文学为主,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二、 19c.中后期欧美社会基本特点
1)政治态势:资本主义确立、发展晚期 确立:1830,法国七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
1832,英国议会改革
发展:1848,欧洲革命进入资本主义发展,反对神圣同盟
19C60S,美国南北战争 1861,俄国废除农奴制
2)精神文化:崇尚物质与科学精神的时期
《红与黑》( Le Rouge et le Noir ,1830)
欧洲文坛上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副标题《1830年纪事》
——在现代,严肃的现实主义只能表现出人处于一种总体的、 其政治、经济和社会都在不断演变的现实范围中。 司汤达是开先河者。
故事简介: —— 于连:家庭教师,热衷仕途 德瑞那夫人:市长夫人,于连的情人 玛蒂尔德:侯爵小姐,于连的妻子
☆ 激情与感伤 ——冷静观察 & 科学思考
工业革命 实证主义哲学 自然科学发展
三、19世纪中后期法国文学
1)特点:实证色彩鲜明;主要成就现实主义小说
2)文学发展概况: 第一阶段(19C70S前):现实主义是文坛主潮; 第二阶段(70-90S):对现实主义的继承,象征主义兴起
a、现实主义文学在法国的产生:
2、细致的心理描写开创了现实主义内倾性的方向:
多样化的心理描写显示出惊人的客观性
对“心理现实主义” 的产生和现代心理小说影响颇大
巴尔扎克
(1799-18பைடு நூலகம்0)
19世纪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欧 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巴尔扎克的一生: 对母亲的怨恨 爱情婚姻的曲折 从“文字垃圾”到“文坛国王”
番--一个超群的青年, 22岁,仪表不错,一双精神充沛的眼睛, 充满了炽热的光辉。”
3、世界观充满矛盾: 出身中小资产阶级家庭 有浓厚的贵族意识和封建道德观念,并力图挤进贵族的行列
4、矛盾背后的深刻性: a、人的物化: 真正的“英雄”是把灵魂交给了金钱的人 被金钱煽起的情欲是小说的真正主人公
b、对“恶”的崇拜与恐惧:社会是个人私欲的竞技场 人类的恶欲展现出巨大的驱动力
+ 结 论:法国复辟时期具有反抗精神的个人奋斗的典型
德瑞那夫人:
俄狄浦斯情结 出身贵族,无贵族的坏习气; 具有极大的同情心; 恪守道德,不轻浮;深深忏悔
——道德高尚、容貌美丽、性格动人、爱情坚贞的完美女性
玛蒂尔德:
性格折射出奇异的光彩
性格的核心是个人主义,自我中心
由此造成她的爱情走向极端 ——集自私、冷漠、骄傲、施虐与被虐的深层 心理于一身
2、《红与黑》的思想意义
等级制度—— 复辟王朝时期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 贵族等级制对平民青年的压迫和摧残
政治斗争—— 王政复辟时期贵族、教会的黑暗统治和你争我斗
a、汝拉山区的小城维里埃尔——外省写照 b、贝尚松神学院——当时社会的缩影,充满虚伪和倾轧 c、巴黎的德·拉莫尔侯爵府——上层社会的写照
客观而无动于衷
《包法利夫人》 莫泊桑——法国后期现实主义重要作家,法国短篇小说之王
客观精美,篇幅小,容量大
深刻揭示人物内心神秘的短篇小说
短篇《羊脂球》,长篇小说《俊友》 小仲马——《茶花女》 都 德——描写生动自然
充满对小人物的同情
《最后一课》《小东西》
司汤达
原名:亨利·贝尔(1783-1842) 19世纪法国杰出的小说家、批判现 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 他是社会与人心的观察者, 又是军人、官员、学者和外交家
1823,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 1842,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前言》
——体现了早期现实主义理论主张
1857,小说家尚弗勒里论文集《现实主义》
——正式提出现实主义旗号
b、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分期:
(1)前期(19C50S以前):理想现实主义
司 汤 达——注重从政治角度反映社会生活 《红与黑》《巴马修道院》
复辟王权—— 贵族政权企图依靠外国势力干预政局 揭示复辟王朝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
3、《红与黑》的艺术风格
1、开启了典型环境典型性格刻画的先河:
(1)于连的典型性格:
19C拿破仑时代到复辟王朝时期法国个人奋斗的典型
1830年法国复辟时期争取自由平等的平民个人奋斗者 (2)于连的三个典型环境:
维立耶尔城 贝尚松神学院 巴黎侯爵府
“在自然主义者巴尔扎克眼里,情欲和利己主义是世界的动力。” ——丹纳
巴尔扎克创作的三个阶段
1、20年代:主要写作商业小说,1825弃文从商,出版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