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议论文写作入门 (1)

议论文写作入门 (1)

• 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话:看历史要看大势,看形势 要看主流,看人物要看大节。这自然没错。但小事、 细节也以其生动、直观、真实的特点而显得更鲜活, 更有魅力,为人所喜闻乐见,津津乐道,而且也可由 小见大,见微知著。 细节可定胜负。中日甲午海战前,日本间谍 化装到中国军舰上侦察。当时,中国的军舰在吨位、 数量、火力上都胜于日本,举国上下一片陶醉,以为 中日海战,中方必胜无疑。可是中国军舰的炮塔上居 然横七竖八晾着短裤、袜子,日本间谍就把这个细节 写在情报中,并分析道:这是一支纪律松弛,管理混 乱的军队,不会有强大战斗力。果然,海战一开,中 方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先进的军舰也都成了日军的 战利品。
事物的发展须从小处开始,当量的积累达到 一定的程度时,就须抓住瞬间即逝的机遇,促 成质变,实现成功。
翻开中国近代史,到处充斥着硝烟与战火。 黄海一战,清军败了。是战略败了,还是武器 上败了?都不是!一切都因当时某些肉食者未
抓住机遇!当北洋舰队送兵朝鲜时,卑鄙的日 军偷袭了。凭借着勇猛的将士和先进的武器, 打得日军溃败而逃。本应乘胜追击,击沉日舰, 可李鸿章却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海港,开始保 存实力。可是受到重创的日舰却乘机养精蓄锐, 卷土重来,绕道包围了威海卫军港,结果可想 而知。机遇一但错过,怎可扭转乾坤。
作文题
“你可能委屈,你可能不服,但是你被 淘汰了。”这是央视“挑战主持人”马东送 给挑战者下台时的一句话。面对失败,有人 说我还会再来,有人说我能走上这个舞台就 是成功。
面对生活,人们有不同的心态。请根据 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发表你的看法,写一 篇议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 (4)新颖——选用平常生活中能打动人并且
一般人不太熟知的事例做论据,不要总是选 用大家熟悉的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新颖与 陈旧是相对而言的,要使所摆的论据新鲜一 点,可以从三方面考虑:①用别人不常用的。 这就要加强学习,博览群书,从古今中外人 们的言论中搜集理论论据。②用发生在不久 前的。这就要关心世事,时时处处做生活的 有心人,从生活的万事万物中,找事实论据。 ③用自己经历过的事。这些事是别人不知道 的,读来也会有新鲜感。
论证的要求:
(1)严密性——论证过程中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 一。
• (2)条理性——论证过程中思路明晰,层次清 楚。正文部分最好能用排比段来写,即每段的 开头或结尾能用同样的句式来表述,每段写作 时,最好把每段的中心句放在段首,这样就做 到纲目清楚。
• (3)逻辑性——论证过程中,论说透彻,说理 性强,一般议论文要求至少能写出两层,实在 不行,也能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说。
尚不肯舍,况肯舍生命乎?”于是心安理得地活了下来。最后,
只有方孝孺壮烈而死,周是修被杀,王艮服毒自尽,而胡广等 四位,老老实实做了“贰臣”。

细节可见操守。鲁迅先生在参加被国民党
特务暗杀的杨杏佛追悼会前,曾接到装着子弹的
恫吓信,大家都劝先生不要与会了,但先生义无
反顾,执意要去。先生临行前并无什么“风萧萧

细节可知兴衰。抗日战争期间,华侨领袖陈嘉庚率
团到国内访问,他先到国统区,国民党用一顿800大洋的盛宴 来款待;他后到延安,毛泽东则用几元钱的家常便饭为他接风。
一奢一简,使他看清了国民党“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不可挽
回的腐败堕落,看清了共产党同仇敌忾、艰苦抗战的勃勃生机。
从此,他认定中国的前途就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于是,就
议论文的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引论)——( 本论 ) —— (结论)
并列式
递进式
常结合运用
整体的结构布局:总——分——总
抓住机遇
“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诚然,如 若事先未做好准备,又哪能有机遇的光临? 即便机遇光临了,他仍然会将机遇视如粪土, 不值一钱,待事过之后,才跌足长叹。[总】
(2)鲜明——有明确的褒贬立场。 (3)新颖——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4)唯一——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论
点,但可以有几个分论点。
2.论据
议论文的论点确立以后,用来
证明论点的根据叫论据,只有举出
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才能证明论 点的正确性。论点往往是在大量材料的 基础上产生的,那么,是不是要把这大 量的材料全部用来作为论据呢?这里就 有个怎么选择论据的问题。总的来说, 要根据论点从众多的论据中选择那些针 对性最强,最有说服力的论据,以增强 议论的逻辑性,使每个论据真正起到有 力地证明论点的作用。
秦国著名的宰相李斯,年轻时只不过是众 多说客中的一员,在郡里做一个小吏,这哪 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所能屈任的?于是他跟 着荀卿学习帝王之道。勤学苦练使他高人一 筹,而昏庸的楚王却不正眼相看,将送上门 的高人拒之门外,失去了争霸天下大业的
人才。贫困潦倒的他到了秦国。识才辨用的秦 王凭借博才的李斯终于完成了吞并六国、统一 天下的伟业。李斯也因此而名震天下,若李斯 没有治国之才,若没有识才辨用的秦王,哪里 来李丞相,哪里来统一天下的大业。可见要想 取得成功,无论何人,必须抓住机遇。
坚定不移地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朋友和中 国革命胜利的见证者。

细节可见风节。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解缙与胡广、
吴溥、周是修、王艮、胡靖、方孝孺等七位名士相约要为建文
皇帝守节,以标千古风节。退下来后,解缙便悄悄支使家人
“你去瞧瞧胡广是什么动静”。家人回来说:“没什么动静,
只听见胡大人问‘猪喂了没有?’”解缙听了,心里说“一猪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
(zhuàn),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 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yí)之。
文章结构
一、总论从师的必要性 和择师的标准;
提出中心 论点:古之 学者必有师
二、批判当时士大夫 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三、用具体事实进一步 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
师道之不传也
分 久矣,欲人之 论 无惑也难矣
• (2)真实——列举的事实、数据 等要真实可靠,要经得起考验。 要符合实际,符合生活逻辑。 只有论据确凿可靠,才能充分 有力地证明论点,才能使论点 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 (3)典型——列举的事实、数据等能以一当
十,清楚地证明论点,有说服力。典型就 是指论据要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 代表性、必然性。要做到选材典型,在运 用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时,就最好“慕名 而选”,即选用名人名家的名言和事例。 “我姥姥说”,“我妈妈说”,“同学张 三李四说”或“有人说”,往往“人微言 轻”,缺少分量。
• (5)概括——叙述论据时用较概括的 语言,能把与论点有关的主要事例 说清楚就行,不要对事例作详细叙 述,尤其不能有细节描写,以免写 成记叙文。
3.论证
论证就是用论据论述论点的过程。有
了正确的论点和充分的论据,还须借助于 一定的论证方法才能使论点得以阐明。由 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因而构成了不同的事理,这就要求我们在 论证过程中灵活采用多种方法,以便从多 角度、多侧面去论证论点,使论点的正确 性得到全面、充分和深刻的证明。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 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 及,其可怪也欤(yú)!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tán)子、苌 (cháng)弘、师襄、老聃(dān)。郯子之徒, 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 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学习目标
1、掌握议论文基本特征及要素; 2、了解议论文三种基本结构模式; 3、怎样引出论点
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 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 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 一种文体。通俗说,议论文就是对 某事、某人、某现象有独特的见解 和看法。
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 论据、 论证
公室的灯光……这些英雄伟人做过的大事,说过的
名言,人们可能记不清楚了,可是,他们的一些生
活细节却会让后人永远铭记,他们的伟大精神也就
通过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永驻人心。
细节是华美乐章的一个音符,细节是宏篇巨 制的一个单词,细节是万顷波涛中的一朵浪花,细 节是万仞高山上的一个石子。“一滴水可映出太阳 光辉”,欣赏细节,把玩细节,会发现,小小细节, 魅力无穷。
论证方法:
例证法、引证法、辩证说 理、正反对照、比喻明理
课本范文举例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 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 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 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兮易水寒”之类的豪言壮语,只是顺手把房门银
匙扔了。先生的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就体现在
这个小小的细节上了。而明末的洪承畴,兵败被
俘后,不吃不喝不言不动,好像真地要宁死不屈
一样。旧友范文程去看他回来后对多尔衮说:
“他肯定不是一个死节之臣,我和他闲聊时,房
梁上掉下一点灰絮落在衣服上,他赶忙弹掉了。
一件衣服都舍不得,他肯舍掉性命吗?”果不其
嗟(jiē)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 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 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 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 (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问题提出的 见解和主张。论点分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一般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 点,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从中心论 点分离出来的,从属于中心论点,几 个分论点构成中心论点,论点是一篇 议论文的灵魂和旗帜,没有论点或论 点含糊,论证也就失去方向,结果是 不知所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