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


2011/10/9,水利部长江水利委 员会防汛抗旱办公室副巡视员王井 泉接受采访时坦承,三峡工程设计 时确实没有充分考虑大坝建成后对 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承认三 峡工程对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蓄 水也有影响。这是中国水利系统官 员首次公开承认三峡工程的设计有 失误。

三峡前期设计忘了抗旱、生态修复—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防汛抗旱办公室 副巡视员王井泉表示:三峡工程原来设计 是三大功能:防洪、发电、航运,对生态 修复、抗旱考虑得较少。但长江中下游今 年大旱并非三峡之过,三峡利大于弊,将 通过优化水库调度减轻三峡造成的不利影 响。
流域的综合开发
• 旅游:
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水库的修建 带 动 流域环境改善 建立公园、野生 动物管理区、风 景区、宿营地和 俱乐部以及教育 中心
旅游业
促 进
带动游船制造业和经营业的发展
提高环境质量、促进旅游发展
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值线图,据图回答7~8题。 7.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 地的主要作用是( ) A.养殖 B.改善气候 C.分洪与蓄洪 D.立体开发利用 8.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加强流域内植树造林 B.在甲河上游修建水库 C.下游退耕还湖 D.修建和加固河堤
流域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水质污染——沿河工农业废水、生活 污水
(二)土地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下降、 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 (三)跨流域调水带来的影响 (四)建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探究:
根据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一般 方法与过程,探讨我国长江流域 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流域综合治理方法的应用-长江流域
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
人均收入从1933年全美国平均 水平的45%增加到全美国平均水平 的80%,流域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全 国平均速度的1.8倍。 田纳西河流域的发展,成为美国 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的一个成功范例。
• 二、现在的状况:
• 1、工农业发达、环境优美 •:
2、人均收入不断提高
人均收入由1933年的168美元增加到 1980年左右的7500美元左右。
20世纪30年代初 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 的地区之一。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原因
长期高强度种 植棉花
问题
土地退化
后果
老棉花带 衰落
水土流失 土地贫瘠、 田园荒芜 农业 生产 条件 恶劣 进而 引起 贫穷 落后
扩大耕地和砍伐 森林
经常性暴雨
植被破坏
洪涝频发
治理之前的田纳西河流域
田纳西流域由于长期缺乏治理,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经常暴 雨成灾,洪水为患,是美国最贫穷 落后的地区之一,年人均收入仅 100多美元,约为全国平均值的45%。
上游地区:
1.开发任务:
水能资源开发
长江流域主要水电站分布
丹江口
﹡ ﹡
二滩
﹡ ﹡ 三 ﹡ ﹡ 峡 ﹡
龚嘴
葛洲坝

主要集中于长江的上中下游 的哪段?
上游
流域综合治理方法的应用-长江流域
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方法-长江流域
1、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
与开发
2、兴建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 用。加大对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 疏浚河道,提高流域的通航能力
流域开发的分析方法
1.基础:了解该流域的地理条件 2.原则: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整体性、综合开发且注重环保,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核心 3. 流域可供开发的资源 4.流域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5.流域开发模式
流域开发治理的一般方法
自然地理条件
分析流域发展 的地理条件 人文地理条件
发展方向
有利条件 制约因素
活动:田纳西河流域梯级开发工程为何
对防洪有重要意义?
田纳西河通过梯级 开发在径流量大、落差 较大的河段集中建设多 个大坝,修建多个水库, 在汛期通过大坝多次拦 蓄洪水,降低洪峰,延 缓洪峰对下游的冲击, 从而起到防洪的作用。
修建水坝—发电
修建水坝——航运:航运畅通、促进经
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
综合治理对策
流域可供开发的资源
(1)水 水能资源
与水量、落差有关。带动钢铁、机械制造、建材工业的 发展,带动高耗电工业的发展
内河航运
与流量、流量变化、冰封情况、含沙量和经济发达程度 有关。加强流域内外的联系、促进流域经济的发展
供水、水利、水产
水质和水量,生活、工农业用水
(2)其他自然资源——矿产、旅游资源等
梯级开发——发电(1949年修建火电厂)—
—高耗能工业(有色金属冶炼)
美国电力能源基地
流域的综合开发
• 发电:
(1)类型——水电、火电、核电
(2)影响——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促进流域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从而在两岸形成“工业走廊”
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 发展农林牧渔业。
林 业 的 覆盖率 >85% , 不仅具有生态效 益 -- 平衡生态、 美化环境、保持 水土、改善气候, 而且具有经济效 益 -- 解决劳动就 业、稳定农业生 产。
田纳西河水电工程
建设中的水坝— —瓦茨沙洲水坝。
谈谈 田纳西河 在全国航 运体系中 的地位
活动:田纳西河流域工业建设
田纳西河流域发展的工业有何特点?确 定此类工业的依据是什么?该流域的工业发 展有什么特点? 高耗能工业(有色金属冶炼) 依据是当地有充足、廉价的水电和丰富 的煤炭形成的火电及发展的核电。 先发展大量高耗能工业,形成基础工业体 系,然后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煤、铁、磷和铅锌矿等丰富 矿产资源: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 18世纪下半叶
为什么田纳西河流 域适合棉花生产?
人类经济活动: 有较发达的农业, 盛产棉花、马铃薯、蔬菜
对自然环境影响: 人口较少,影响不大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 19世纪后期
人类经济活动:人口激增,掠夺式开发
对自然环境影响: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人 掠夺式开发 文 人口激增 经济贫困落后。 条 件 水土流失、洪水泛滥
总结:田纳西河的问题在于严重的洪 涝灾害造成的长期的经济落后。
3、流域的综合开发
• 流域开发的核心: 河流的治理与开发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区域问题和优势 最突出问题和优势 针对区域问题和优势进行治理和开发
1933年,美国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 局,简称TVA(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 ),负责领导、组织和管理田纳 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1.黄河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CD

A.凌汛
B. 地上河决口 C 水土流失 D. 干旱
C )
C.关于黄土高原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
B. 黄土高原水旱灾害、气象灾害、水土流失、土壤浸 蚀等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和严重,但地震灾害较少。 C. 黄土高原的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相当困难。
航运价值高的河流:
• 河流径流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流经地区地 形平坦,河流落差小,河道深而宽阔,河流通 航里程长。 • 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河流汛期长,河流通航 时间长。 • 流域面积广大,流域内工农业发达,人口城市 密集,河流与陆路交通联系方便,辐射范围广, 江海联运,河流运输量大。
长江流域的开发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 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 化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 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 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 年4月降水 较多 2.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 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 ) A.9~10月 B.11~12月 C.1~2月 D. 4 ~ 5 月
3、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工业。
4、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水污染治理)
5、发展特色旅游业
•防洪 •航运
•旅游 •提高水质 •土地利用
•发电
防洪—— 梯级开发 :减少了洪水带来 的经济损失
田纳西河梯级开发的条件: ——地势起伏大,相对高度(落差)大
田纳西河干流共修建了几座大坝?对航运的作用 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1)共修建 9 座。 (2)抬高水位; 改善通航条件 (3)防洪发电; 蓄水灌溉、防 治水土流失
美国东南部 距墨西哥湾不远
中 低 纬 度
田纳西河流域自然环境—气候
气候: 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丰沛。 冬春多雨,夏秋少雨。
40°N
30°N
田纳西河流域自然概况—地形
地形:上游起伏大、中下游地势低平。 陆路交通不便。丘陵田纳 Nhomakorabea河流域示意图
1、田纳西河流域
田纳西河的落差给流域地区 带来什么影响?
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但航运条件差
D.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会很快把环境 恢复到原始状态。 3.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C )
A. 地势低平 B. 地势坦荡
C. 沟谷发育
D.波状起伏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启示
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
生态环境改善与资源利用合理
田纳西启示录
流域的开发应从宏观把握整个流域的自然条 件,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为基础,不仅要发展经 济,还要把改善生态环境始终作为重点工作,只 有生态环境改善了,资源利用合理了,经济才能 持续稳定地增长,最终摆脱贫困。 总而言之,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注重环 保应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有色金属、铁矿等)、旅游资源
人文地理条件: 历史文化悠久,既是中华民族的重
要发祥地,也是我国总体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 地区。
不利因素:
水土流失、洪涝频发、水污染、
(1)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因素 分析河流航运价值时,既要考虑自然因素,也要考 虑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主要看河流的水量和水量的变化 两个方面,而经济因素主要看流域内经济发达的程度。 分析思路如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