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骆驼祥子的悲剧命运
摘要
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近代城市社会为代表的北平市民的生活境况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且注重描述了一心想从农村到城市打拼的正直向上、自食其力的“人力车夫”祥子曲折坎坷的生活经历,他买车卖车的“三起三落”揭露他的光景、一无所成。
那最初的美好理想和企盼也都成了空想:理想跌入谷底、美好婚姻遭到破灭,加之传统的旧知让他完全摒弃与外界的“交流”和融合,甚至连本我都失去,仅剩一副掏去灵魂的皮囊,在这旧中国黑暗乱世中堕落苟活,最终走向深渊。
远看世态炎凉,近酌世俗人情的惆怅是祥子悲剧的结局印证,也奠就了祥子多重性的性格悲剧。
关键字:《骆驼祥子》;悲剧命运。
一、绪论
《骆驼祥子》作为老舍职业作品的第一炮。
同时也是现代当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作品以北平为时代背景,描写了人力车夫由人堕落成“兽”的悲惨遭遇。
初到城市的祥子,老舍在作品里是这样描写的,“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凡是卖力气能吃饭的时而几乎全都做过了”。
他幻想着有了车就如同在乡间有了地一样,能凭着自己的勤劳换取安稳的生活。
他是如此的单纯,他身上带着农民的淳朴。
然而他的人生旅途每经过一站,他都更沉沦一次,也越来越接近最黑暗的地狱层。
经历过努力、挣扎之后,他最终向命运屈服,他变懒惰、贪婪、麻木、缺德、走向了堕落的深渊。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了解作者老舍写作的特点,进而探知到他用幽默的手法表现百姓生活,借对著名现代文化批判小说家老舍先生的作品进行探知,加深对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掌握;老舍先生对《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多重悲剧的研究。
三、论祥子的悲剧命运
(一)一波三折的理想
老舍先生以旧中国阶级社会剥削为写作背景,描述了一个怀抱志向的乡下年轻小伙祥子进城打拼的曲折坎坷的生活经历。
通过对他个人理想受挫、婚姻陷阱、心灵深渊的一些故事的叙述,将主人翁祥子的苦难的戏剧人生呈现出来,真
实的反映了帝国主义和阶级军阀的罪恶统治给北平贫民带来的深重灾难,透过这些外部因素的铺盖,更加映衬出祥子内心的性格特征,也自然而然披露出祥子多重性的悲剧性格。
祥子是一个被生活逼迫却有积极奋斗志向的从农村步入城市的年轻小伙。
自小失去双亲和家里仅有的几亩薄田,十八岁的青春年华踏入一片能填饱肚子的生活宝地;他也不怕吃苦,带着憧憬带着青年人的蓬勃朝气带着乡间小伙的诚实,一心想做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几乎将所有干力气的伙儿做了个遍。
最终他心仪了拉车这个行业,“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栓车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
他认为自己拥有比一般车夫更加健硕的身体,自己能顶一辆漂亮的车,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这是一定能达到的目的,不是一个虚无的梦想!
买车于是成了祥子最大的理想,下来决心实现它,这个信念,让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的祥子拼命的赚钱,把他农民子弟吃苦耐劳、淳朴善良、忠厚老实的品质一股脑的放在他的事业上,就像是一个旋转的小陀螺。
终于,祥子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洋车,用他那些“一滴汗”“两滴汗”“算不出的万滴汗”不知疲累辛勤的付出,这可算名副其实的“血汗钱”,在挣扎和困苦面前的完胜让祥子也是悲喜交加,他没有辜负这次机会。
整整三年,他凑够了一百块钱,“他不能再等了”,万一最心仪的一种没能买着,又把钱弄丢一部分可不好,节俭的祥子“手哆嗦的脸发红的用96块”的心眼劲,“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了”,于是祥子得到他人生中的第一辆车。
在自己的世界可以大胆放肆的驰骋,还想着更多更美好的未来,可现实总是来得那么多结,希望遇上现实总是骨感和空落,什么都不列外。
新车买了仅半年光景,他连人带车被匪兵抢去。
他趁黑潜逃,在途中却意外捡到三匹骆驼,他感觉自己和骆驼一样,就算负重一样,却未觉得轻过,凭借对骆驼习性和对地形的熟悉,为了生存变卖了骆驼,成功回到北平城内,于是他又有了一次重生,便有了“骆驼祥子”这样的称呼。
匪兵抢了他的车就等于要了他的命,可这次遭遇并未打消他的前进心,重新装饰好自信,他还是决定买车,即使说不上那天忽然之间丢了,他一直认为最可靠最不失业最多挣钱的依旧是拉车这个行业,先拉包月,再拉散客。
一而再而的买车全凭他一直怀揣着美好的信念与坚持,只一心想过自食其力的自在生活。
不
用为看别人的脸色,一种动力就这样驱使他不顾一切拼了命的去实现。
但不幸的事总被他撞见,接踵而来,正当祥子第二次打算买车时,孙侦洗劫了他的钱财,他再次失去他的车,他的挣更多钱的生活。
如此跌跌撞撞的理想让祥子在无数夜里辗转反侧,在纠结、挣扎。
尽管如此他的意志依然没有被磨灭,仍然在追寻他所计划好的憧憬的理想。
(二)凌乱破碎的婚姻
在乱世中,被人瞧不起,被人耻笑,被无情挤压,是比生存更可怕更绝情的打击。
但在逆境困苦时,来了一位三十多岁的老女人给予他一丝怜悯,借机用自私狭隘的同情关心去套住正在陷在困境的祥子,她就是虎妞,车行老板刘四爷的独生女。
可是祥子并不喜欢虎妞,也不图她家车,但是他却抵不过一段婚姻,一个温暖家的臆想里,于是就一步步走进虎妞的陷阱内,知道真相的他即使无比懊悔,却已无法后退,只好埋头接受,开始一段没有感情基础的基础,就我说恰似一座牢笼,看得见外面的风景,却总是感叹奢侈。
婚姻是两个人的,虎妞的深爱,赔上青春,追求爱情,一心一意。
但对于一心想自由行车的祥子却成为无比羞愧的压力。
日子还得继续过,虎妞一个大小姐养尊处优、好吃懒做的坏习惯根本不能算过日子,祥子身上却已没有任何能劳动的工具“车”,向妻子拿钱去买车又觉得失风度,不妥,但是生活不理睬你的内质,只看见你的结果。
他终是妥协,买了车生活。
好景不长,虎妞怀孕难产突然离世,这让祥子更加心灰意冷,于是只好又一次卖了车位妻子好生安葬。
再后来面对自己心仪的姑娘小福子又是进退两难,善良的小福子被迫去从事有失节操的不当事,祥子也是真心和小福子相爱,在决定带上小福子逃离时,小福子始终有心结,于是上吊完结了她年轻的生命。
此时的祥子更是再次遭受大创伤,使他的命运开始踏入膏肓的步尘。
四、结论
在祥子的这个内容的品读里,主要了解到当时旧社会混乱时的场景,将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人生用文字描绘出来,揭露了旧阶级社会的腐败黑暗,也表达了老舍先生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关爱之心。
此部小说就我感受,不能将一切关于祥子的悲剧归咎于“社会的黑暗”,我们要看到祥子的点点滴滴,他不仅是外部环境对他带来的打击所造成的悲剧,也要从他自身内部因素找原因。
一个人不会学着与世道交流,他终会成为社会病胎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参考文献
[1]董克林.谈《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的多重性[J].董克林.名作欣赏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