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骆驼祥子的悲剧命运
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命运摘要为了买车,他从生活中扣出每一点钱,吃苦耐劳,不惜用全部力量去达到这一目的。
他认为:有他的身体和力气,多拉快跑,省吃俭用,过不了几年一定能达到目的,过上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
关键词:《骆驼祥子》祥子悲剧命运Analysis of \ Abstract In order to buy a car, he deducted from each life some money, hard, even with all the power to achieve this purpose. In his view: his body and strength, Dora Run, live frugally, had not a few years will certainly be able to achieve their goals, to lead an independent life. Key words: \ 1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
作品以旧中
国北平为背景,描写了人力车夫祥子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挣扎在社会最低层劳动者苦难命运的关怀和同情,歌颂了祥子勤劳、朴实、善良、向上的优良品质,深刻揭示了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
一、祥子的悲剧性格命运㈠、祥子的纯朴、善良、为人正直生活使他当上了人力车夫,他既年轻又有力气,一味地想着买辆属于自己的车。
为了买车,他从生活中扣出每一点钱,吃苦耐劳,不惜用全部力量去达到这一目的。
他认为:有他的身体和力气,多拉快跑,省吃俭用,过不了几年一定能达到目的,过上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
这时期的祥子是充满希望,充满生气的,是有理想的。
他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场主刘四爷的六十辆车,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因为他认为“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
他不喝酒,不吸烟,没有沾染上一点点的恶习。
强烈的求生
欲望,顽强的奋斗精神,构成了祥子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他是一个农村人,有着农村人特有的本色,有着淳朴善良,忠厚要强的劳动人民的美德。
有一次拉曹先生,不小心翻了车,车损人伤,祥子的内心十分自责,并提出了以自己的工钱赔偿损失,他认为曹先生是好人,所以,当曹先生因特务追捕避居在外时,他承受着自己被劫夺的痛苦,而一心想着怎样不辜负人家的嘱托看好曹宅。
并且作品写了祥子极富同情心的一面,当他看到比自己更加困难的老马、小马两人在寒夜饿得发昏时,便毫不犹豫地给他们买来羊肉包子;对倍受生活折磨的不幸的小福子,他也尽量地给予同情和帮助。
这些,都体现了祥子作为一个劳动者的美好心灵。
㈡、祥子的堕落及其毁灭从第一次被抢,他的性格变的消极了,他开始羡慕烟酒。
为了买车,他变得比先前更自私了。
他拼命和别人抢生意,连老弱病残的都抢,“像只饿疯了的野兽,”只是希望尽早买
车,但事情总不能如愿。
第二次被抢,祥子还一度的“立起来,脑筋跳起的多高,攥紧拳头”,只是当听到孙侦探告诉他外面还有一帮人的时候,祥子显然感到众寡不敌,无力抵抗,希望和抗议都没有了,只剩下委屈和叹息,至多只是用一种哭音问了一句:“我招惹谁了?”然而祥子并没有失去“穷死不渝”的诚实品质。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回到了人和车厂,把自己交给刘四父女,从此死了心认了命,变成一个“仿佛能干活的死人”。
2 祥子和老姑娘虎妞的婚姻对祥子来说更是一场难以忍受的灾难。
虎妞来自一个剥削阶级,习惯了剥削压榨别人,正是这场婚姻,才渐渐的摧毁了祥子的生活意志和奋斗精神。
虎妞的死更是对他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变化。
从此走上了自暴自弃的道路。
他不仅吸烟,喝酒。
而且更重要的是失掉了劳动者赖以生存的本钱。
小福子的死,使祥子彻底的走向绝望,后至人性的毁灭。
虎妞死去,车再一次失去,
祥子有过“就那么淡而无厌的一天天的混”的时候,他发现还有最后的一丝希望,他要回去找小福子,去找回幸福。
当祥子知道小福子死了的时候“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糊糊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
”祥子从一个坚持奋斗的人变成一个活死人,不对别人负责,也不对自己负责,骗一切可以骗的人,出卖一切可以出卖的人,成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二、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根源㈠、个人因素——不幸的婚姻于经济地位不同,使他们的婚姻生活产生了种种矛盾,虎妞一心想买上几辆车,当上车主,祥子可以不再出车,可以整天陪着她。
但是对于祥子来说,他习惯于这种清闲享乐的生活,他只想拉车,他爱拉车。
而虎妞仗着她经济上的实力,总想让祥子听她的摆布,这对于腐蚀他的生活意志,打破他的生活愿望,从奋发有为到怀疑自己进而自甘堕落起了比前两次打击更重
要的作用。
在这里表现为直入人心的摧残和折磨,祥子不仅不能获得自己所追求的,甚至无法拒绝自己所厌恶的,这些都充分刻画出生活的复杂内容和祥子的卑微处境。
㈡、社会因素——黑暗的社会人在社会中生活,受着社会的制约,他的悲剧主要是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产物。
他有自己的理想,但却无法实现。
三年血汗买的第一辆车被大兵抢去,与他贪钱冒险或许有关,但根源却是军阀混战,因为“险”是军阀混乱造成的;即使他不去冒险,危险也会降临,只是时间和方式的问题而已了。
第二次买车的钱又被侦探敲诈去,看上去是受曹先生连累,“碰巧了”,然而真是这样的“偶然碰巧”显示了祥子悲剧命运的必然性:“谁都有办法,哪里都有缝子,只有祥子跑不了,因为他是个拉车的。
一个拉车的吞的是粗粮,冒出来的是血;他要卖最大的力气,得最低的报酬;要立在人家的最低处,等着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苦的击打。
”没有公道的世
界”剥夺了祥子生活的权利,祥子的悲剧扎根于黑暗的现实社会,不管祥子怎样挣扎,其悲剧都难以避免。
三、祥子悲剧命运的思想意义和现实意义3 作者通过对祥子灵魂的挖掘,成功塑造了城市下层劳动者的形象,旧社会不仅夺去了他的车,抢走了他用汗水积蓄起来的钱,更可怕的是夺走了祥子纯洁的灵魂和劳动人民的美德,毁灭了他的灵魂。
作者正是通过祥子的形象,强烈的控诉了这个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作品通过祥子这一形象,为人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和迫切的社会问题,那就是下层人民的命运和出路问题,作者通过描述祥子进行多次顽强的抗争企图获得一个独立人权的失败过程,引人深思,启示人们去思考他们如何摆脱不幸的命运和寻找一条崭新的道路,这就是祥子通过个人奋斗道路的失败给人们的一种强大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