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管性痴呆 ppt课件

血管性痴呆 ppt课件


五、VD 的临床症状
(一)有确定的脑血管病及其相应的症状 和体征 1. 脑血管病病史 2. 脑血管病后遗症状 3. 脑影像改变
(二)有确定的痴呆症状
1.认知和非认知障碍,行为改变,和总 体智能受损
2.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ICD-10,DSMⅣ-R)
(三) 痴呆与脑血管病相关
1. 痴呆由脑血管病引起 2. 痴呆发生于脑血管病后一段时间内 3. 痴呆症状持续足够一定的时间长度
• 1894年,Otto Binswanger 报道第一例 Binswanger病例。
• 1896年,在Emil Kraepelin的 精神病学中,第一次将动脉硬 化性脑损害与老年性痴呆和梅 毒性精神错乱导致的麻痹性痴 呆区分开来。
Otto Binswanger
一、历 史 回 顾
• 1962年,Olszewski回顾 Bingswangs原始报道,提 出了“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 病”病名。
基因突变使Notch 信号通路中断
加重脑损伤
探讨基因学发病机制、 提供新策略
血管平滑肌细胞 分化异常
四、V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基础原因 • 高血压 • 动脉粥样硬化 • 糖尿病 • 高脂血症 • 血管炎 • 胶原血管病
直接原因
• 脑梗死
• 脑出血
• 缺血性白质损害如 Bingswangs病
• 遗传性脑血管病如 CADASIL
Leys D,Pasquier L.Epidemiology of vascular dementia a meta-analysis. Haemostasis . 1998;28:134-150.
• 卒中患者发生痴呆的危险是未发生卒中的5.8 倍。
• 卒中后痴呆发生率为26%(66/251)。
• 卒中后痴呆正在引起关注。
Barab Raqual ,Martinez Espinosa.Poststroke dementia :clinical featurers and risk factors. Stroke.2000;31(7):1494-1501.
遗传因素
ApoE
Notch3
影响神经发育 和脂质代谢
Vascular dementia
四、具体的临床症状
1. 记忆力障碍
近记忆力障碍更为明显
2.计算力下降
3.阅读理解能力下降
4. 语言障碍
5. 视空间障碍
时间定向障碍
地点定向障碍
人物定向力障碍
6. 归纳能力下降
7. 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8.失认和失用
9. 精神行为改变
10. 运动症状
五、VD 临床分型
依据不同的病因VaD 分为如下几种
• 多发梗塞性痴呆 • 战略性梗塞性痴呆 • 丘脑性痴呆 • 分水岭区 梗塞性痴呆 •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 出血性痴呆 • 伴皮质下梗塞和白质脑病的脑常染色体显性动脉病
部分VD亚型临床特点
皮 质
❖多发生在前额叶
下 动
❖执行功能和思维受损,计划、组织、分
脉 硬
析能力下降
化 性
❖抑郁、人格改变和情绪波动很常见
• 脑血管内淋巴瘤
• 脑供血动脉慢性狭窄或 闭塞
VD的病理机制
• 缺血性脑血管病直接导致脑组织结构破坏,神经细胞 缺失。
• 各种血管病变引起脑内与认知、记忆相关的神经细胞 的缺血、缺氧。
• 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等病因造成血管变性, 致使血管结构和功能受损。
VD分子病理机制
脑组织缺血缺氧后引发四种级联反应导致神经细胞损伤
全球各地区VD患病率比例
AD
Other
11%
VD
Other VD
28%
AD
61%
Europ
Other 7%
VD 29%
AD 64%
North America
Other 15%
VD 38%
Asia
Other 11%
VD 28%
Africa
AD 47%
AD 61%
ni L,De Ronchi D,Aguero-Torres H.Worldwide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dementia .Drugs Aging.1999;15:367-75.
❖感觉运动改变 ❖认知损害和失语 ❖高级意向如制定目标、主动性、计
划和组织能力等受损 ❖抽象思维受损 ❖病程呈阶梯式
六、VD 检查方法
脑 病
❖起病缓慢呈断续式,有时很隐匿
部分VD亚型临床特点
战略性梗塞性痴呆
❖梗塞的部位发生在海马、左顶 叶皮质、丘脑、尾状核、杏仁核、 乳头体、角回
❖患者可出现严重的记忆功能损 伤、意识错乱或意识水平的波动
❖其它明显的临床症状包括淡漠、 缺乏主动性和忍耐力、发音困难 等
部分VD亚型临床特 点
多发梗死性痴呆
• 1974年,Hachinski提出 “多发性梗塞痴呆”,用以描 述脑血管病后的认知功能损 害.此后一度成为VD代名词。
Olszewski
一、历 史 回 顾
• 影像学的发展,发现脑出血、单个战略部位脑梗 塞可导致痴呆。
• 1992年,ADDTC痴呆标准中,VD作为独立 病名进行分类.
• 1993年,NINDS-AIREN诊断标准中规定VD定 义及诊断内容.
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
Email: jjpneuro@
一、历 史 回 顾
•1594年,Jasode Pratis 所著第一部神经病学教科书, 记载了包括痴呆在内的记忆 损害。 •1692年,Willis 首先认 识到卒中后出现的痴呆。
Willis
一、历 史 回 顾
三、VD 危 险 因 素
VD risk factors
老龄 卒中
白质损害 脑萎缩 高血压 糖尿病 心肌梗死 教育 遗传
老龄
• 年龄是VD 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
• 统计表明70-79岁老人VD 患病率为2.2%,随 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以80-95岁 以上高达48%。
• Ley等认为大于60岁的人群中,年龄每增长5 岁,痴呆的患病率增加1倍。
二、流 行 病 学
▪ 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每年VD的新发病例 约为6~12‰。
▪ 在加拿大老年人与健康的研究中(Canadian Study of Health and Aging, CSHA),65 岁 以 上 的 老 年 人 中 VD 的 年 发 病 率 为 2.5 ~ 3.8‰。
▪ 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在两种性别间无差 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