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上语文一课一练13 林海 _北京课改版

六年级上语文一课一练13 林海 _北京课改版

2019年北京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3 林海同步试题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俏.丽(xiào qiào) 酿.成(niàng liáng)
伐.木(fá gě) 综.合(zóng zōng)
2.规范书写词语。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单独的一座山峰高高地耸立着。

( )
2.形容骄傲蛮横,气势逼人。

( )
3.眼睛能看到的地方。

( )
4.许许多多的山峰都是碧绿的颜色。

( )
5.国家兴盛安定。

( )
4.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

( )
2.看,那海边上不是还有些白的浪花吗? ( )
3.花丛里还隐藏着像珊瑚珠似的小红豆。

( )
5.按要求写句子。

1.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

(用加点字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桌椅、椽柱,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欢乐岛。

(一)课内阅读。

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河岸上有多少野花呀。

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我却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儿来。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做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在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的身上。

花丛里还隐藏着像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兴安岭中酒厂所造的红豆酒就是用这些小野果酿成的,味道很好。

1.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来写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景色。

2.文中画横线处运用了_________ 和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衫”指_________,“裙”指_________,“绣花鞋”指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守林人
守林人带着猎枪和他的猎狗,日夜巡视着森林。

他一步一步地走着,走一步,就要听一听那突然的灾害,是不是意外地来了……
他负责发出风灾和火警的信号!他还负责不让一切可疑的阴谋从这里通过,在森林里躲藏。

守林人在森林里生活久了,年老了还是跟青年人一样。

他脸上的皱纹,是那树木的皱纹,经历过万年的风霜,不断地增加,却又不断地成长。

他那坚强的双腿,是那坚强的树干。

他那不知疲倦的双脚,是那伸遍山中的树根。

有树根的地方,就有他的脚印……
晚风起了,森林在沙沙地说话,守林人就停下来听,他能听懂它们的话。

下雪了,厚厚的雪铺遍了森林,压在所有的树枝上,也压在守林人的身上。

于是,他知道积雪的重量,把那些幼小的树枝压断了。

寒冷的夜晚,整个森林都冰冻了,也冰冻了守林人。

他从自己的眉毛和胡须上的冰霜,知道了树木的寒冷……
1 / 3
守林的老人,你的岁数有多大?你就是森林,森林就是你。

你的过去就是那一片高大的树木,你的未来就是那一片幼小的树林。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巡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守林人与森林已经融为一体了,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用横线在文中画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晚风起了,森林在沙沙地说话。

”森林会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没有具体介绍守林人的事迹,而是通过守林人细微的情感变化,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颂了守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照样子,先把诗句中带引号的字改正确,再用互换的两个字写出一个成语。

例:不识庐山真“头”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面 )(改头换面)
1.远上寒山“水”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 )
2.孤帆“近”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 )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黑”鹭上青天。

( )( )
4.春风又绿江南岸,“暗”月何时照我还? ( )( )
参考答案
1.qiào niàng fá zōng
【解析】
2.盛气凌人综合高不可攀安邦
【解析】
3.1.孤峰突起 2.盛气凌人 3.目之所及 4.千山一碧
5.兴国安邦
【解析】
4.1.拟人 2.反问 3.比喻
【解析】
5.1.那茫茫的大海,既看不到船,也看不到海岸。

2.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桌椅、椽柱,许多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都有关系。

【解析】
6.(一)1.岭林花
2.比喻拟人青松白桦小花
(二)1.巡行视察。

指意料之外。

2.他脸上的皱纹,是那树木的皱纹……他那坚强的双腿,是那坚强的树干。

他那不知疲倦的双脚,是那伸遍山中的树根。

3.提示:说对守林人的感激、赞美等。

4.守林人对森林作出的贡献甘愿牺牲、默默奉献的精神
【解析】
7.1.石水落石出 2.远舍近求远 3.白黑白分明
4.明弃暗投明
【解析】
1 /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