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C109A/B检修施工方案1.总则1.1 设备运行评价A1-C109A/B是化工六厂的SA级设备,它为100#加氢反应器和400#环己烷反应器输送氢气,确保反应器的安全稳定生产。
在运行过程中,除刮油环刮油效果不好外,设备性能良好,可以满足装置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1.2 设备特点及工作原理WM-37.2/(5.7-75)型产品气压缩机为固定水冷,四列三级无油润滑往复式活塞式压缩机。
用于石油化工工艺流程中对氢气及烷类气体进行增压用,压缩机主要介质为氢气及烷类气体。
压缩机由高压同步电动机通过刚性联轴节驱动,电机转子直接带动压缩机的曲轴旋转,然后又连杆和十字头将曲轴的旋转运动变成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
本机气缸为双作用,即盖侧和轴侧都有相应的工作腔。
以盖侧为例,挡活塞有盖侧始点位置向轴侧开始运动时,盖侧盖侧容积变大,腔内残留气体膨胀,压力下降,与进气腔内压力产生压力差,当压力差大于吸气阀弹簧力时,吸气阀打开。
随着活塞继续向轴侧运动,将气体吸入缸内,活塞到达内止点是稀奇完毕。
随后活塞又从轴侧位置向盖侧方向返回移动,此时稀奇阀关闭,随着活塞的继续移动,缸内容积不断变小,已吸入的气体受到压缩,压力逐步升高。
当缸内压力高于排气腔内压力且压力差大于排气阀弹簧力时,排气阀打开,缸内已被压缩的气体开始排出。
当活塞返回到外止点(盖侧始点位置)时,排气完毕。
至此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
轴侧工作腔的工作原理与此相同。
但有180°的相位差(即当气缸轴侧吸气时盖侧排气;轴侧排气时盖侧吸气)。
由于活塞不断地作往复运动,使气缸内交替发生气体的膨胀吸入和压缩排出过程,从而获得连续脉动的压缩气源。
1.3系统简介本机采用双层布置,主机部分布置在楼面上,稀油站布置在底层。
从压缩机的非驱动端(轴头泵端)看,轴头泵端左,右二列堵为一级气缸,电机端左列为二级气缸,右列为三级气缸。
稀油站布置在机身前下方。
本机的气缸采用上进下排结构,气缸上方设置进气缓冲器,气缸下方设置排气缓冲器。
1.4设备技术特性压缩介质:氢气气缸数量:四列压缩级数:三级入口压力:0.64 Mp出口压力:6.2Mp活塞行程:280mm气缸直径:一级Ø390mm/二级Ø370mm/mmØ250曲轴转速:375rpm轴功率:1385KW循环水冷却量:152m³/H电机额定功率:1800KW防爆等级:ExeTIT31.5编制依据:原厂家WM-37.2/(5.7-75)型氢气压缩机使用说明书。
2.检修项目和内用2.1检查校验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
2.2检查一二三级导向环、活塞环、填料的磨损情况。
2.3检查一二三级刮油环,分析刮油效果差的原因。
2.4检查主轴承、连杆大小头、十字头与滑道间隙,测量其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调整2.5测量气缸的椭圆度和圆柱度。
2.6活塞杆直线度校验和活塞杆工作过程中的径向跳动。
2.7解体检查清洗进排气阀,必要时更换2.8检查各运行零部件及缸体连接螺栓的松动情况2.9检查清洗油箱、粗滤器等润滑系统,检查主油泵,更换润滑油3.检修准备3.1人员准备技术人员:1人检修钳工:8人起重工:2人工艺操作:1人电气人员:1人仪表人员:1人3.2技术准备设备图纸:一套检修方案:1份3.3主要工机具及测量工具准备重型套筒扳手:2套敲击扳手:2套手动葫芦:1T/2T各一个轻型套筒扳手:2套游标卡尺:0-150mm,0-350mm,0-500mm各一个内径千分尺:200-400mm 百分表:3块框式水平仪:0.02mm/m3.4主要备件及消耗材料备件:一级导向环4件二级导向环2件三级导向环2件一级主填料2套二级主填料1套三级主填料1套各列缸头铜垫1个各列中体填料1套各列刮油环1套1.5压缩机的主要部件介绍1.51机身部件(曲轴箱)机身采用卧式箱形结构,机身材料为HT300。
由机身,轴承盖,轴瓦,前后端盖,上盖,撑挡等组成一体,具有良好的刚性。
机身两侧与滑到接筒连接,上盖装有呼吸阀。
在机身的前端装有轴头泵。
润滑油的进出油口也设置在前端。
主轴承采用滑动轴承。
上下轴瓦装在轴承盖与机身轴承座用螺栓连接固定。
轴承盖上设有测量轴承温度的热电阻。
轴瓦钢背与轴承座接触面积应大于70%;轴瓦装上后要求轴瓦被瓦座和瓦盖紧紧箍住,步得有任何松动。
然后再测量轴瓦内劲,要求在Ø260.05~Ø260.107mm范围内。
在安装和检修工作中不必刮或在特别需要的时候少量修刮,同时在对开的瓦口上部防止垫片,轴瓦的径向间隙时步可调的,时靠零件的尺寸精度保证的,当轴瓦磨损到一定程度,应予更换。
1.52曲轴曲轴为双拐整体式,坯料用45钢锻制。
轴的外伸端(驱动端)装有电动盘车齿轮机构,通过刚性联轴节与低昂及直接联。
曲轴上钻油通油孔,能是压力润滑油能通达各个摩擦部位。
曲轴与机身轴承的轴向间隙由装在驱动端轴承上的止推圈保证。
为防止机身内润滑油飞溅外漏,曲轴靠驱动端的一端装有抛油圈,曲轴另一端装有联轴器,与轴头泵相联。
曲轴主轴外径为Φ259.76mm~Φ259.83mm,曲轴销外径为Φ259.86mm~Φ259.9。
1.53连杆连杆部件由连杆本体、连杆大头盖、连杆螺栓、连杆大头瓦、连杆小头瓦等组成。
连杆本体及连杆大头盖均用45锻钢制成。
连杆本体内钻有贯穿连杆本体的油孔。
从曲轴送来的压力润滑油用于润滑连杆的大小头瓦。
小头瓦为薄壁式,装配方法要求与主轴承基本相同,连杆螺栓拧紧后,大头瓦内孔为Φ260.109mm~Φ2范围内60.202mm。
连杆螺栓采用液压拉伸连接,连杆螺栓的预紧力为465~490KN,液压螺母紧固时液压打至56~59Mpa,具体操作说明如下:(1)把高压泵的出油口与拉伸器的进油口用本机随配的高压油管相互连接起来。
(2)松开拉伸器上的放气螺栓,关闭手压泵的回油阀手柄,揿动手压杆打压,直到放气螺栓处有油溢出来,排尽系统内的空气,拧紧放空气螺栓。
(3)用手压泵打压从0升到10Mpa左右,然后松开手压泵的回油阀手柄,使压力表指示回零,这一步是消除装配过程中的间隙。
(4)关闭手压泵的回油阀手柄,揿动手压杆打压,打压至56~59Mpa,保压5~8分钟,然后用两根撬杆拧紧活塞螺母,松开手压泵的回油阀手柄,压力表指针回零,撤除手压泵和高压油管。
(5)一定要按以上4个步骤操作顺序进行,加压时应保证在56~59Mpa之间,决不允许超压操作,否则连杆螺栓将有被破坏的危险,切记。
(轴向伸长量应在0.39~0.42mm之间左右)(6)装配前一定要把拉伸器的内孔和连杆螺栓末端涂上红油,配柠,并防止垃圾使拉伸器和螺栓相互咬死。
1.54 十字头十字头部件为分体式结构,由十字体、滑道、十字头销、放松齿块等组成。
十字头用铸钢制造,滑道外圆铸有巴氏合金层。
在十字头销、十字头摩擦表面上均设有油孔和油槽,以通油润滑滑道工作面。
十字头两侧的圆孔内压有铜衬,铜衬与十字头为过盈配合。
十字头体与滑道用螺栓连接,中间装有补偿垫片,用以调整十字头与滑道的间隙。
其间隙应保证在0.23mm~0.4mm之间。
安装时应调整十字头的位置。
下滑道受力十字头(左列气缸列)应将中心调到高于滑道中心0.03mm的位置,上滑道受力十字头(右列气缸列)应将中心调到低于滑道中心0.03mm的位置。
关于十字头被液压紧固拉伸器的操作说明:(1)把高压泵的出油口与拉伸器的进油口用本机随配的高压油管相互连接起来。
(2)松开拉伸器上的放气螺栓,关闭手压泵的回油阀手柄,揿动手压杆打压,直到放气螺栓处有油溢出来,排尽系统内的空气,拧紧放空气螺栓。
(3)用手压泵打压从0升到10Mpa左右,然后松开手压泵的回油阀手柄,使压力表指示回零,这一步是消除装配过程中的间隙。
(4)关闭手压泵的回油阀手柄,揿动手压杆打压,打压至110~115Mpa,保压5~8分钟,然后用两根撬杆拧紧活塞螺母,松开手压泵的回油阀手柄,压力表指针回零,撤除手压泵和高压油管。
(5)一定要按以上4个步骤操作顺序进行,加压时应保证在110~115Mpa之间,决不允许超压操作,否则连杆螺栓将有被破坏的危险,切记。
(轴向伸长量应在0.5~0.55mm之间左右)(6)装配前一定要把拉伸器的内孔和连杆螺栓末端涂上红油,配柠,并防止垃圾使拉伸器和螺栓相互咬死。
1.55 气缸本机的气缸双作用,一二级分段式、三级整体式,采用上进下排的结构形式。
轴侧有填料箱。
气阀布置在缸体的径向,轴侧个盖侧各布置相应的吸气阀和排气阀。
汽缸体材料为HT250,每级气缸内镶干式缸套。
缸套采用QT700-2,内表面经氮化处理并经打磨加工。
气缸轴侧与中间接筒配接,缸体的上端接进气缓冲器,下端接排气缓冲器。
气阀为径向布置。
气缸冷却水从气缸下部进入,顶部排出。
1.56活塞本机的活塞采用整体结构式。
活塞的两端装有导向环,中间装有活塞环,导向环与活塞环都是碳纤维填充聚四氟乙烯(CRPTFE)制成,导向环为开口式。
活塞环装配时应注意环与环之间开口须相互错开。
导向环为开口式,要掌握导向环的磨损情况,可测量活塞体前端与气缸底部间隙,如果该间隙已经接近1.0mm 则必须换上新的导向环。
1.57 填料本机的填料由节流套、若干个填料小室及压盖组成。
在高压侧的第一档室节流套,内装节流环。
低压侧为压盖,与气缸的填料腔连接,压紧每一组填料。
填料压盖上有各种接管,装配时应注意其方位,不可接错。
1.58气阀气阀为网状气阀,由阀座、升程限制器、阀片、弹簧、螺栓等连接组合而成。
吸气阀还装有顶开架(吸气阀的气阀压盖上装有顶开阀,用于调节气量)。
安装气阀压盖时应先松开气阀的压紧螺钉,待气阀压盖的连接螺母按前所述预紧力距值均匀地拧紧之后,再把压紧螺钉拧紧到正确紧度。
1.59联轴器联轴器用于连接电机和压缩机。
联轴器包含了飞轮。
联轴器连接螺栓用铰孔方法紧固。
1.7压缩机主要零件的装配间隙及使用极限1.8压缩机保养和检修周期注:上表中“○”标示基准检修周期,若工作正常,可以不进行拆检。
“●”表示应该进行拆检的周期。
1.9压缩机完好标准1设备能够满足正常生产需要,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规定的90%以上;2润滑系统良好,油路畅通,油压油温滑油指标及选用符合规定;3运转平稳无杂音,机体及管系振幅符合设计规定;4远程参数等符合规定,各部轴承,十字头等温度正常;5活塞杆等填料密封无严重泄漏,氢气管路通畅,无堵塞;6机体内部各部件配合间隙符合规程规定,且内件无损;7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联锁系统,定期检验,灵活准确。
8主体位置,基础坚固完整9辅助系统良好10副机完好11技术资料齐全2.0压缩机维护2.0.1日常维护1)巡检压力、温度、电流、润滑、冷却水是否正常;2)根据油过滤器压差情况,及时清洗过滤芯;3)检查缸体、填料、气阀及电机工作情况,是否有异音;4)设备本体、地脚螺栓及润滑系统做好防腐处理;5)检查电机运行是否正常;6)设备卫生良好清洁;7)冬季做好防冻措施8)认真巡检,监护并做好记录;9)备机定期盘车;2.0.2定期检查1)定期检查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等计量安全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