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科疾病常见症状护理

血液科疾病常见症状护理

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2020/11/14
36
出血倾向的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 活动 饮食 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输血或用药的护理 心理护理
2020/11/14
37
发热
发热是继发感染最常见的症状
原因:
正常粒细胞缺乏或功能缺陷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贫血、营养不良
部位:
呼吸道、泌尿道、口腔黏膜 肛周皮肤
20病史
询问
患病及治疗经过
病因、诱因或促成因素 主要症状与体征
既往史、家族史和个人史
目前状况
心理与社会支持
2020/11/14
51
(一)贫血的护理评估
身体评估
皮肤黏膜的改变 各系统缺血、缺氧的改变 不同类型贫血的特殊体征
实验室及其它检查:
血液科疾病常见症状 护理
2020/11/14
2
教学目标
【熟悉】
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主要病因及 其发生机制
【掌握】
出血与发热的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问题、 护理措施与依据
2020/11/14
3
一、概述
造血器官的组成 血细胞的生成过程 血细胞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 血液病的分类
2020/11/14
2020/11/14
25
(二)出血的主要护理诊断
有损伤的危险:出血 与血小板减少、 血管的脆 性增加、血管壁异常有关。
恐惧:与出血量大或反复出血有关。
2020/11/14
26
(三)出血的护理目标
病人不发生出血或出血被及时发现,并得到 及时而有效的处理。
恐惧程度减轻或消除。
2020/11/14
2020/11/14
32
(四)出血的护理措施及依据:
口腔、牙龈出血的防护:
• 指导患者软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 • 鼓励病人进食清淡、少渣饮食,避免食用油炸、
坚硬的食品,以防牙龈口腔黏膜损伤。
• 牙龈渗血时,可用冷开水漱口或局部涂止血粉或
0.1%肾上腺素棉球、明胶海绵片牙龈帖敷或局部 压迫止血。
• 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前后要漱口(N.S、口灵)
➢ HSC起源于:胚胎期第三周初的卵黄囊中的血岛 ➢ 出生后:红骨髓
2020/11/14
8
2020/11/14
9
血细胞的生成过程
淋巴系统
➢ 中枢淋巴器官: 胸腺 T 细胞免疫 骨髓 B 体液免疫
➢ 周围淋巴器官:淋巴结、脾、扁桃体及 沿消化道和呼吸道分布的淋巴组织
2020/11/14
10
血细胞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
2020/11/14
33
(四)出血的护理措施及依据
关节腔出血或深部组织血肿的防护:
防止外伤
避免打架斗殴,不做剧烈的接触性和过度负重 劳动,如:拳击、穿硬底鞋。
使用锐器等工具要外小心,应戴手套。
尽量避免手术
注意口腔卫生,预防龋齿,避免拔牙。
观察全身症状,一旦出现出血,立即处理:
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
血常规:RBC和HGB下降的程度 尿常规:注意观察尿质、量、色 肝肾功能检查 骨髓检查:骨髓的增生情况
2020/11/14
52
(二)贫血的主要护理诊断:
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导致机体组织缺氧有 关。
41
(四)发热的护理措施
1、饮食
•指导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胃肠道反应。 •鼓励病人多进食,加强营养,提高机体的
抵抗力。
•发热时鼓励病人多饮水。
•重症贫血、并发慢性心衰的病人,需限制液体
摄入量并严格控制补液速度。
2020/11/14
42
(四)发热的护理措施:
1、饮食
2、环境 预防感染
保持病室的整洁、卫生,注意开窗通风。
44
(四)发热的护理措施:
1、饮食 2、环境 3、病情观察 4、皮肤护理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高热病人及时擦洗和随时更换汗湿的衣物等; 预防压疮; 女性会阴部的清洁; 睡前、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次15min以 上,发现肛周脓肿或感染及时通知医生并处理。
2020/11/14
45
(四)发热的护理措施:
2020/11/14
35
(四)出血的护理措施及依据
5、输血或成分输血的护理
输血前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血小板取回,应立即输 新鲜血浆于采集后6小时内输入 冷沉淀融化后立即输入 凝血酶原复合物用5%GS50—100ml稀释,半小时
输完,避免震荡
抗血友病球蛋白浓缩剂用生理盐水稀释,勿冲击或 震荡,以免形成泡沫影响注射
单核细胞——清除死亡或不健康的细胞,是机体的第二道防线
嗜酸性粒细胞——抗过敏和抗寄生虫作用
嗜碱性粒细胞——可释放组胺和肝素
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排异,抗肿瘤
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产生抗体
2020/11/14
13
(三)血液病的分类
(1)红细胞疾病 如贫血、溶血等 (2)粒细胞疾病 如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等 (3)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疾病 如单核细胞增多症、组织细
下(如出血或溶血),又重新恢复部分造血功能,称为髓外造血
2020/11/14
6
造血器官的组成
骨髓 位于骨髓腔内占体重的4.5% 红骨髓:造血组织
婴幼儿所有骨髓均为红骨髓 成人除四肢长骨的骨骺端及躯干骨,其余骨髓 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被黄骨髓取代
黄骨髓:脂肪组织
2020/11/14
7
血细胞的生成过程
造血干细胞是各种血细胞的起始细胞,具有不断 自我更新,多向分化与增殖的能力,又称多能或全 能干细胞。
• 有感染的危险:与正常的白细胞减少、
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 体温过高:与感染、肿瘤细胞的高度
分化与增生有关。
• 知识的缺乏:缺乏预防感染的有关知识。
2020/11/14
40
(三)发热的护理目标
体温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病人能描述引起感染的危险因
素,并能有效预防或感染被及 时发现和处理。
2020/11/14
27
(四)出血的护理措施及依据:
1、病情观察:
出血的观察 有无诱发或加重出血的各种危险因素存在 病人的自觉症状 实验室检查结果(PLA<20x109/L,自发性出血)
2020/11/14
28
(四)出血的护理措施及依据:
2、活动: • 出现仅限于皮肤黏膜且较为轻微者,原则上无需限制; • PLT<50X109/L,应减少活动,增加卧床休息时间; • PTL<20X109/L,必须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
2020/11/14
15
(五)护理评估
1、病史:(患病及治疗经过、既往史、家族史及个人史)
2、身体评估
一般状态 皮肤黏膜 浅表淋巴结
五官检查 胸部检查 腹部检查 其他检查
2020/11/14
16
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及体征:
出血或出血倾向 发热(继发感染) 贫血 骨、关节疼痛
2020/11/14
21
2020/11/14
22
2020/11/14
23
2020/11/14
24
(一)出血的护理评估
病史
身体 评估
实验室 检查
出血的时间、部位 范围;出血量; 原因或诱因; 有无内脏出血;
临床表现及伴随症 状(有无颅内出血)
家族史
皮肤黏膜出血 伤口渗血
关节有无肿胀 颅内出血的征象
血小板 出凝血时间 束臂试验阳性 凝血因子缺乏
1、饮食 2、环境 3、病情观察 4、皮肤护理 5、口腔护理
清洁、舒适
2020/11/14
46
(四)发热的护理措施:
1、饮食 2、环境 3、病情观察 4、皮肤护理 5、口腔护理 6、用药的护理 遵医嘱使用一些升白细胞的药物,如:
吉粒芬、惠尔血、瑞白等;静脉点滴抗生素。
2020/11/14
47
(四)发热的护理措施:
2020/11/14
31
(四)出血的护理措施及依据
鼻出血的防护: ★★
保持环境湿度
指导病人勿用力擤鼻和用手抠鼻孔.
鼻腔干燥者滴入液体石蜡或涂抗生素 软膏,每日3-4次,以增加鼻黏膜的韧性,以 防干裂出血.
少量鼻出血,用1:1000的肾上腺素棉 球填塞,并局部冷敷.出血严重时,油纱条 后鼻道填塞.
加强口腔护理(病人常张口呼吸)
以防受凉。
物理降温:血小板低者禁用酒精或温水擦浴
2020/11/14
49
贫血
• 贫血是血液系统最常见的症状 • 常见的原因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出血。 • 轻度多无症状 • 中度以上贫血常出现头晕、耳鸣、疲乏、活动后有心悸、 • 气短。 • 贫血若为逐渐发生,贫血虽重,但自觉症状相 较轻,生活仍然 • 可以自理。 • 贫血若发展迅速,病人表现极度乏力,生活自理困难。
血浆(55%)——为淡黄色的透明液体
血 液
血细胞
红细胞——表面积大,利于气体交换。有可塑 变形性、渗 透脆性、悬浮稳定性等生理特性。
血小板——参与机体的止血与凝血过程。
(45%)
白细胞——有变形、趋化、游走与吞噬等生理 特性。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白 细胞减少时易诱发感染!
中性粒细胞——吞噬异物,尤其是细菌,是机体是第一道防线
协助做好各种生活护理。
2020/11/14
29
(四)出血的护理措施:
3、饮食:
• 易消化软食或半流质,禁食过硬、过于粗糙
的食物
• 防止便秘(腹内压增高)
2020/11/14
30
(四)出血的护理措施及依据
4、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皮肤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 重点在于避免人为的外伤 • 保持床单元平整,衣服被褥轻软 •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抓痒 • 静脉穿刺时止血带不宜扎得太紧或拍打皮肤 • 各种穿刺完毕局部 ,局部要按压至不出血为止 • 发生出血时,注意观察出血点的生长与消退情况 • 高热病人禁用酒精或温水擦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