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畜牧场规划.

第七章 畜牧场规划.


3200 320
成活率(%) 95 选留率(%) 95 期末数量 (只)
238692 222222 200000 3200
(5)饲养方式
牛: A.放牧饲养 适合于牧草好的草原地区,一般
须设置简易牛棚、饮水槽和补饲槽。
B.全舍饲 在固定的畜舍和运动场内配有饲槽、 水槽及草架。 C.半舍饲 介于二者之间,既可充分利用牧草 资源,又能在归牧后进入畜舍补饲干草、青贮饲料
(2)草地农牧生态系统工程
草、粮、林、牧有机组合。
(3)工业化畜牧生态系统工程
废弃物在农田或牧场生态系统内再循环。
2.提高生态畜牧业效率的手段 (1)培育优良畜禽品种
提高畜禽饲料转化率 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稳定性 能流 植物 家畜
(2)建立合理的畜群结构
(3)提高家畜的能量转化效率
(4)配合全价饲料、扩大饲料资源
第二节 畜牧场工艺设计
一、畜牧场生产工艺设计
是根据场区所在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畜 牧场的性质和规模、畜群组成、生产工艺流程、饲养 管理方式、水电和饲料消耗定额、劳动定额、生产设
备的选型配套等加以确定,进而提出恰当的生产指标、 耗料标准等工艺参数。
1、生产工艺设计的原则
见p115
(1)必须是现代化的、科学的畜牧生产企业。
(2)通过环境调控措施,消除不同季节气候差异,实
现全年均衡生产;采用工程技术手段,保证做到环境
自净,确保安全生产。 (3)建立专业场、专业车间、实行专业化生产。 (4)畜舍设置符合生产工艺流程和饲养规模。 (5)全场或小区或整舍采用全进全出的运转方式。
(6)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定额,与畜舍分栋配
则是专门从事商品代畜产品的生产。
(2)畜牧场的规模
①存栏头(只)数计,
②肉畜牧场按年出栏量计,
③种畜(禽)可按种畜(禽)数计。 畜牧场的性质和规模应与国家和地区的需求 和计划相适应,建场时应慎重考虑技术水平、投 资能力和各方面条件。
(3)畜牧场生产工艺流程 见p116~119

设计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
2、品种专门化
3、产品上市均衡化
4、生产过程机械化。
二、现代畜牧场环境要求
1、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场区具有良好的小气候条件,有利于舍内空气
环境的控制。
3、便于严格执行各项卫生防疫制度和措施。
4、便于组织生产,生产流程通畅、劳动效率高。
三、畜牧场规划的意义
在大规模、高密度、高水平的生产过程中, 只有采用现代环境管理技术,从幼畜开始即对其 温度、湿度、光照、有害气体、噪声、病原微生
选型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a.畜禽的生物学特点和行为需要。 b.生产工艺确定的饲养、喂料、饮水、清粪等饲 养管理方式。 c.畜舍通风、加热、降温、照明等环境调控方式。 d.设备的有关参数以及性能价格比 e.设备选型与配套。
5、畜舍环境控制技术 环境控制技术是利用工程技术来满足生产工 艺所提出的环境参数需要,包括: (1)通风方式和通风量的确定; (2)保温与隔热材料的选择; (3)光照方式与光照量的计算等。
A. 符合畜牧生产技术要求; B. 有利于畜牧场防疫卫生要求; C. 达到减少粪污排放量及无害化处理的技术要求; D. 节水、节能; E. 能够提高生产率。
猪场生产工艺流程
四阶段饲养猪场:
空怀妊娠阶段 分娩哺乳阶段 仔猪培育阶段 生长肥育阶段
妊 妊娠母猪 娠 养11.5周 区 产前 1周 哺乳猪 养6周 断奶 仔猪 生长肥 育猪 上
和精料。
鸡:分笼养、地面平养、网上平养、局部网上饲养。 猪:分单栏饲养、小群饲养。
(6)畜牧场主要工艺参数
见附表1、2、3
a.猪场主要工艺参数见附表1 b.鸡场主要工艺参数见附表2 c. 牛场主要工艺参数见附表3 (7)各种环境参数
见附表11
a.室外气象参数见附表4
b.畜舍小气候参数见附表11
二、畜牧场工程工艺设计
物、异常行为出现等实行控制,才能生产出优质
合格产品,获取高额经济效益。而现代畜牧场的
科学规划设计,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也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保证。
四、 畜牧场规划的内容
包括(养殖项目的确定)场址选择、 工艺设 计、 总平面布置、 基础设施工程规划四个方面。
五、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是指: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对后代人满足其 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成为全球范围 内的发展行动计划。
废弃物、保证无污染,零排放为目标的生产环境
管理国际标准。
生态农业:
1984年在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宣布,“环境保护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同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国 务院关于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指出“各级环境保护部 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广生态农业,防止农业环境的污 染和破坏”。农业部颁布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
技术规范》中将其定义为:
“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并与传统农业精 华结合,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 织农业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发 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 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
1.类型 (1)农区农牧生态系统工程
种养结合,相互促进。
淘 汰 鸡
孵化厂
种蛋
育雏 0~6 周龄
育成 7~20 周龄
蛋鸡场 21~76 周龄 淘汰鸡
商品蛋
市 场
肉鸡雏
肉鸡场 0~8 周龄
屠宰 加工
牛场生产工艺流程
奶牛:牛的一生划分为犊牛期(0~6月龄)、青年期
(7~15月龄)、后备期(16月龄至第1胎产犊前)及
成年期(第一胎至淘汰)。
初生犊牛 2~6月龄断奶 1.5岁左右性成熟
配 待配母猪 种 养5周 区
断奶 母猪
哺乳 仔猪 养5周
断奶 仔猪
保育期 养5周 体重 20kg
肥育期 15~16周

后备母猪 15周龄
出生至出售共25~26周,体重90~110kg
五阶段饲养猪场:
空怀妊娠阶段 分娩哺乳阶段 仔猪培育阶段 生长肥育阶段 繁殖母猪舍
妊 妊娠母猪 娠 养12周 区
分娩哺乳舍
畜牧场工程工艺设计涵盖了资金、能源、技 术三个方面。需根据生产工艺提出的饲养规模、 饲养方式、饲养管理定额、环境参数等,对相关
的工程设施和设备加以仔细推敲,以确保工程技
术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一)畜牧场工程工艺设计要点
1、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 2、节约能源 3、动物需求 4、人-机工程
5、清洁生产
提高饲料能量转化率
(5)改善和控制畜舍环境,加强饲养管理
各种环境因素影响饲料转化率。
3.农牧业生态工程设计
(1)结构设计
首先确定边界,然后全面系统合理布局 在一定区域内各物种所占比例与分布 单位面积上各物种立面组合分布情况 各物种的时间序列。 可改变原来的食物链,填补空白生态
①平面结构设计 ②立体结构设计 ③时间结构设计
(二)可持续农业
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延伸至农业发展领域而生成
的。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可持续农业的概
念,即“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调整技术和 机制变化的方向,以便确保获得并持续地满足目 前和今后世世代代人们的需要。因此是一种能够 保护和维护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
境退化;同时在技术上适当可行、经济上有活力、
2~3岁体成熟(18~24月龄第一次配种或采精) 妊娠(10个月) 发情、第二次配种 第二次分娩 、泌乳 第一次分娩、泌乳 分娩前2个月干奶 …淘汰。 分娩后2个月

肉牛场生产工艺流程
成年母牛 淘汰母牛
配 种 冻 配 或 自 交
妊娠母牛
哺乳母牛
犊牛
育肥牛
销售
后备母牛
青年牛
屠宰、加 工
肉牛场工艺流程图
肉牛生产工艺: 一般按初生牛犊(2~6月龄断奶) 幼牛 生长牛(架子牛) 育肥牛 上市划分。
(4)畜群结构和畜群周转
不同规模猪场猪群结构 猪群 类别
公猪(含后备) 100 5 200 10 300 15
P120 表7-6
400 20 500 25 600 30
基础生产母猪头数
后备母猪
空怀母猪 妊娠母猪 分娩母猪 哺乳仔猪 断奶仔猪 育成育肥猪
产前 1周 哺乳猪 5~6周
断奶仔猪舍
断 奶 仔 猪 6 周
生长肥育猪舍
育 成 猪 肥 育 猪 7~8 周
配 公猪、待配 种 母猪养5周 区
断奶 母猪
哺乳 仔猪 养5周
断奶 仔猪
8 周
后备母猪群 4周 上市
鸡场生产工艺流程
原种鸡 种蛋 育雏 0~6 周龄 育成 7~18 周龄 种鸡
种鸡场 19~70 周龄
合计存栏
全年产商品猪
1026
1612
2124
3432
3191
5148
4263
6916
5322
8632
6380
10348
20万只综合蛋鸡场的鸡群组成
项目 商品代 雏鸡 育成鸡 成年鸡 父母代 雏鸡和育成鸡 成年鸡 母鸡 入舍数量 (只) 264479 238692 222222 3950 98 95 90 90 90 公鸡 395 90 90 320 3112 312 母鸡 公鸡
6、工程防疫
(二)畜牧场工程工艺设计内容 1、畜舍的种类和数量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中,畜群组成、占栏天数、 饲养方式、饲养密度和劳动定额的计算,并综合 考虑场地、设备规格等情况而确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