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课件
2、珍藏美好的回忆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培养针对过去的积极经验,在一个周 末,你不妨打开你的影集,翻开你童年的照片,试着闭目回 忆美好的童年,金色的阳光下,你第一次骑自行车,或第一 次见到大海时候的经验,你也可以找到与同学的合影,回忆 中小学同学之间发生的趣事。平时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多多 回忆积极的经验,遇到失意时,我们对消极经验的联想的抵 抗能力就会增强
3、环境影响幸福
好的消息会令人更加愉快和幸福,而坏消息则令人不高 兴。
金钱与幸福…… 婚姻与幸福…… 社交与幸福…… 年龄与幸福…… 受教育程度、气候、种族和性别与幸福……
综上所述,如果你希望自己更加幸福,你不妨创造或选 择如下环境: 1、 生活富有一些 2、拥有美满的婚姻 3、丰富你的社交生活, 多与朋友在一起 4、具有宗教信仰
(一)什么是积极
• 我们所说的积极是人的一种出色的心理素质和生活态度。 • 真正的积极有时包括一种无为,一种面对现实的客观。 • 积极状态应当总是与结果无必然联系的,积极是一个动态 的过程。
(二)对现代变态心理学的反思
• 近代心理咨询和变态心理学产生以来,一直有一种对病态 和患者的过分偏好。人们总是对病态的人、罪犯和心理变 态者具有浓厚兴趣,一些变态的案例和超乎寻常的犯罪引 起人们神经的兴奋。而献身、奉献和慷慨等人类优秀的品 质则不易引起人们的关注。 •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到了二十一世纪,人们发现,这种 以治疗和矫正为目的的心理学并不能根本解决人的幸福问 题。心理疾病越治疗越多,这种以病态心理为己任的心理 学正受到人们怀疑。它对于下一代的成长、心理疾病的预 防和人的幸福有什么直接的帮助吗?它是不是像马后炮一 样只是对已经发生的心理变态进行了有限度的解释?这种 滞后的有限度的解释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如此复杂的心理疾 病吗?
4、乐观,成功的第三要素
新的成功公式 成功=能力+动机+乐观 • 悲观与身心的健康
•
•
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悲观比学会乐观更加容易
乐观与职业成功
学会悲观比学会乐观更加容易
• 失败是否是永久性的想法决定了乐观与悲 观 • 失败具有普遍性的想法决定悲观与乐观 • 是否将失败归咎于内在责任的想法决定悲 观与乐观
乐观与职业成功
3、学会宽容(事例)
对敌人的宽容经常被认为是软弱的表现和象征,但是, 如果不宽容别人,我们很难真正忘记那些痛苦的回忆,尤其 是令我们痛苦的人。 有时别人对你的伤害已经发生,仇恨已经无法挽回,时 光不能倒流,当时,伤害你的那个人可能的确不讲理,以强 凌弱,不公正地对待你,但是,事情已经结束,新生活不会 因为这个伤痛而停滞,你最好忘记它,原谅这些过错,仇恨、 复仇和报复就是无休止的循环,何时才有最终的了断?而且 这些不宽容的行为必然与愤怒、挫折、自卑、残忍等消极情 绪密切相关。宽容是一个积极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战胜消 极心理的强大力量。
有些经验毫无益处,其唯一的意义就是用来被遗忘 • 如何遗忘 A、不必在痛苦后急于控制消极的回忆,我们不能期望自己 一下子就能完全控制自己不去想这些经历; B、将主要精力放在做好眼前的事情上,避免经常回忆过去 的消极经验; C、多做一些正确的事情; D、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到了这个时间专门回忆一件消极 的事情。
• 无条件的接纳自我表现
情绪平衡表
消极的事件和消极的情绪 令你高兴的事情和你的长处
注:如果你对消极情绪和消极事件不能改变什么,你不妨将它们加括号 搁置起来,冷冻起来,不再想它,而把目光盯在积极的事情和积极的方 面,欣赏自己的长处,想一想好的事情和好的未来,反正你打算接受消 极的结果了,你就不必再想它了,现在你要做的是发挥自己的热爱生活 的方面,从积极的立场想问题。除了献出你的热情和爱,别无选择
一、从消极的心理学走向积极的心理学 (一)什么是积极 (二)对现代变态心理学的反思 (三)积极的人生、积极的心理学 二、积极的心理,幸福的人生 (一)指向自我的积极:自我接纳 (二)指向过去的积极:遗忘、宽容与感恩 (三)指向未来的积极:乐观 (四)指向现实的积极:接受与坦然
一、从消极的心理学走向积极的心理学 (一)什么是积极 (二)对现代变态心理学的反思 (三)积极的人生、积极的心理学 二、积极的心理,幸福的人生 (一)指向自我的积极:自我接纳 (二)指向过去的积极:遗忘、宽容与感恩 (三)指向未来的积极:乐观 (四)指向现实的积极:接受与坦然
获得好心情的一个稳妥的方法是把自己将下来,相信自 己是一个凡人,是一个脆弱的人,一个容易遭受挫折的人, 并超越自我中心式的思维方式,既然大家都会遇到挫折和失 败,我为什么不能呢?大家都在挫折中生存和挣扎,都能挺 过去,自己也是有这个能力的
(四)指向现实的积极
接受不完满与坦然 一颗树不会因为长了一个疙瘩而自我埋怨,它不会对 自己说“真难看,我怎么这样倒霉,这个疙瘩长在谁身上不 好,偏偏长在我的身上”。但是,要求一个人做到这一点却 非常不易……
(三)积极的人生,积极的心理学
积极的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 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 从主观体验上看,它关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 福感、满意感、快乐感觉,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 对个人成长而言,积极的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 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 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等。 关心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 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健康的家 庭成员。
4、学会感恩
当一个人总想着别人曾经给予自己的东西,总 考虑别人的好处时,他自己也是快乐的,也是积极 的源泉。如果一个人总想着父母的养育之恩,总是 以一种感恩的心情活着,总是在想应当如何报答别 人,他的生活一定是有意义的。他将动员自身的力 量去帮助别人,会看到人性中的善良一面,他的善 良将和别人的善良产生相互感应。一个整天想着如 何报答别人的人是不会有烦恼的,因为烦恼总是与 自我名利有关。 感谢生活、感谢出生、感谢父母,感谢一切帮 助过我的人……我想,内心中存有感激之情的人,一 定是最开心的和最积极的人!
心理不健康的原由
• • 对自我的苛求 对他人的苛求
•
对环境的苛求
对自我的苛求
• • • • • 明知做不到,偏要求做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明明不可控制,却苛求可控制 明明不那么优秀,却要求自己必须比周围的人都优秀 明明欲望得不到满足,却偏偏苛求欲望必须得到满足 明明得不到最完美的,却偏要求得到最完美
(二)指向过去的积极:遗忘、宽容、感恩
1、学会遗忘 2、珍藏美好的回忆 3、学会宽容 4、学会感恩
1、学会遗忘
• 记恨是多么容易的事情 • 选择遗忘多遵循的两个标准 A、这么想或者这样思考,有利于自己的主观幸福 吗?还是相反,令自己主观上痛苦? B、如果你这样想问题,虽然令你痛苦,但是有利 于你解决困扰和问题,使你效率提高,你便可以 选择去想这个痛苦的问题或事情。
积极地对自己说话
多使用正性词语 正如成功没有那么神秘一样,失败也没有什么 神秘的,其实,很有可能失败不是什么成功的妈妈, 而是失败之母。挫折与失败正是人生的组成部分, 是生命中的家常便饭。有时失败了,只是运气不佳, 只是别人更走运,而与自己表现和责任无关。没有 什么好反省的。生活还要继续,所以,不必纠缠于 对挫折和失败,而是学会忘记。在逆境中,最为重 要的不是反省自己的不足,而是能关起来,以微笑 应对挫折。“一笑泯恩仇”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三)指向未来的积极:乐观
• • • • 1、幸福的公式 2、影响幸福感的先天遗传因素 3、环境影响幸福 4、乐观,成功的第三要素
1、幸福的公式
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 +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
其英文的表达:H=S+C+V
2、影响幸福感的先天遗传因素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遗传因素往往影响着一个人的 总体幸福感。 对双生子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心情可能受到父母的遗 传影响,一些人具有抑郁倾向,整日闷闷不乐,其实没有什 么坏事情来烦他们,可他们就是不快乐。这种人对生活中消 极性和阴暗面十分敏感,易被不好事情所感染。甚至遇到好 事情也不能使他们快乐。
对他人的苛求
• • • 苛求他人听自己的话 苛求他人永远对自己好 苛求他人不自私,在道德上是一个完美的人
对环境的苛求
•
• •
苛求命运之神总偏向自己
苛求社会风气符合自己的准则 苛求环境必须满足自己的需要
• 坦然、从容、安宁、淡泊、不迫,宁静致远,都是积极的 心理品质,也是人的最为重要的情绪 • 承认现实的不完满,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带着这种不完美 去生活,自然地生活,就是最大的积极 • 学习不是人生的目的,而解决问题才是人生的目的
(一)指向自我的积极
• 现代人似乎通过夸大自己的弱点和不足来达成进取,出于 焦虑而行动。 • 由于大人对自己的人性缺乏信任,在竞争的社会中缺少安 全感,所以对儿童身上的积极性也缺乏信任。他们总觉得 积极性不是进步的动力,而犯罪感和焦虑恐惧才是进步的 动力,通过恫吓儿童,灌输忧心忡忡来使儿童形成自我控 制。 • 良好的教育在于既及时地批评人的不良行为,同时又能鼓 励和挖掘人的积极的潜能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