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讲群决策理论与方法2
第05讲群决策理论与方 法2
2020/11/24
第05讲群决策理论与方法2
群决策概论—群决策概念
v 群体决策指具有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经验、共同责 任、相同或不同目标的群体对管理问题进行求解的 过程。
v 由于参与决策的群体成员在知识、经验、判断能力 等个人特征以及决策目标、优先观念等方面存在差 异,对方案优劣的认识也就不尽相同,如何集结群 中各位成员的意见是群决策研究的关键,解决此问 题的核心在于群决策机制的设计。
L>S>C 0
L>C>S 19
第二种投票结果:谁胜选?
排序 S >C>L S>L>C
得票数
0
23Leabharlann C>S>L 10C>L>S 8
L>S>C 2
L>C>S 17
2020/11/24
第05讲群决策理论与方法2
群决策机制—票决制
v 策略性(操纵性)投票
✓ 谎报偏好而获益:为了保护某个方案A,明知竞争方案B 优于无威胁方案C,但投票时作出C优于B的投票策略。
2020/11/24
第05讲群决策理论与方法2
群决策概论—分类
•组织机构决策
•集
•体 •Team Theory
•决 •策
•一般均衡理论 •社会选择
•群
•委 员 会
•决
•专家判断和群体参与
•策
•一般对策论
•冲 •突 •分
•协商与谈判 •主从对策与激励
•析
•仲裁与调解
•亚对策论
2020/11/24
第05讲群决策理论与方法2
✓ Condorcet计票法(过半数决策规则):如群中认为方案 x优于方案y的人数多于认为方案y优于方案x的人数,则 称x群优于y。若对于任意方案y均有x群优于y,则x获胜。
✓ 投票悖论:若出现x群优于y, y群优于z, z群优于x,则称其 为投票悖论。备选方案越多出现投票悖论的概率越大。
2020/11/24
2020/11/24
第05讲群决策理论与方法2
群决策机制—票决制
(2)同时有两个或多个方案获胜
✓ 一次性非转移式票决:投票人仅选一个方案,得票多的 前两个或多个方案获胜。
✓ 复式票决:要产生几个方案就投几张票,但每个方案只 能得到相同投票人的一张选票。最后按得票多少确定胜 负。(不适合完全对立的政治选举)
值的大小从高到低排序。其中N(x>y)表示支持x优于y的 票数,U为方案集。
2020/11/24
第05讲群决策理论与方法2
群决策机制—社会选择函数
✓ Borda函数:设备选方案数为n,第i个投票人将方案x排 于第ki位,则方案x的得分为:
最后按得分多少从高到低选择。
2020/11/24
第05讲群决策理论与方法2
2020/11/24
第05讲群决策理论与方法2
群决策机制—社会选择函数
v 社会选择函数应具备的性质:
✓ 明确性:能够从投票者们的每一种偏好得出明确而惟一 的排序。
✓ 中性(对偶性):对候选人的公平性,社会选择机制应同样 对待所有候选人。
✓ 匿名性(平等原则):对投票人的公平性,每个投票人权重 相同。
第05讲群决策理论与方法2
群决策机制—票决制
第一种投票结果:谁胜选?
排序 S >C>L S>L>C
得票数
23
0
C>S>L 2
C>L>S 16
L>S>C 0
L>C>S 19
第二种投票结果:谁胜选?
排序 S >C>L S>L>C
得票数
0
23
C>S>L 10
C>L>S 8
L>S>C 2
L>C>S 17
•思考:对于有3个备选方案的排序投票,什么条件下会出现 Condorcet投票悖论?计算出现投票悖论的概率的极限值。设 参与投票的总人数为N。
✓ Pareto性:当每个投票人都认为A不劣于B时,则群应持 同样的态度。
v 可依据这些性质判断社会选择函数的优劣。设计优 良的社会选择函数是群决策研究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2020/11/24
第05讲群决策理论与方法2
群决策机制—社会选择函数
v 常见的社会选择函数
✓ Condorcet函数:若x与所有候选人逐一比较均能按过半 数获胜,则x应当获胜,称x为Condorcet候选人。若不 存在Condorcet候选人,则按
✓ 换票交易:相互支持以牺牲第三者的利益。
✓ 小集团操控:利用个人的组织能力等特殊能力胁迫其他 人放弃其偏好或利益。
✓ 次序效应:设计特殊的表决次序以维护某方面利益。如 a>b, b>c, c>a。那么谁最后参与表决谁获利。Black证 明在相互偏好信息完全未知的条件下,在其他方案表决
次序不变时,待保护的方案投入表决越迟,胜出的机会
•Garman(1968)THE PARADOX OF VOTING PROBABILITY CALCULATIONS •Niemi(1968)A MATHEMATICAL SOLUTION FOR THE PROBABILITY OF THE PARADOX OF VOTING
2020/11/24
第05讲群决策理论与方法2
群决策机制—票决制
v 排序式选举的Borda计票法
✓ Borda计票法:设备选方案数为n,第i个投票人将方案x 排于第ki位,则方案x的得分为i(n-ki)。最后按得分多少 从高到低选择。
第一种投票结果:谁胜选?
排序 S >C>L S>L>C
得票数
23
0
C>S>L 2
C>L>S 16
✓ 单调性(正的响应):若某个投票人将A的位置往前排,而 其他投票人的偏好不变,则A的相对地位不比原来差。
2020/11/24
第05讲群决策理论与方法2
群决策机制—社会选择函数
✓ 一致性(弱Pareto性):即当所有投票人认为A优于B时, A应取胜。
✓ 齐次性:若某投票人a认为A与B无差异,则等价于两个 投票人a1和a2,其中a1认为A优于B,a2认为B优于A, 除此之外,a1,a2的偏好与a的偏好均相同。
2020/11/24
第05讲群决策理论与方法2
群决策票决机制举例 (名单制)
(2)剩余席位采取最大均值法分配
已知第一轮席位分配为A党237席;B党92席;C党63席;D 党56席。剩余2个席位。则按照最大均值法,分配过程及结 果如下表。
最终席位数:A党获得238席,B党获得92席,C党获得64席, D党获得56席。
v 最大均值法:设第i个政党的得票数为ni,且已经获得ki个 席位。则下一个席位分配给ni/(ki+1)为最大的政党。该方法 对大党有利。
v 最大余额法:设第i个政党的得票数为ni,总席位数为m, Q=(ini)/m。则第i个政党第一轮获得[ni/Q]个席位。剩余席 位数为m-i[ni/Q],按各政党剩余票数ni-Q[ni/Q]的多少分 配。
v 社会选择函数:采用某种与群中成员的偏好有关的数量指标 (投票计票规则)来反映群对各候选人的总体评价(偏好集结)。 这种指标称为社会选择函数F(D)。其中D是每个投票人的偏 好集合;F(D)是群的偏好。偏好可以用1,0,-1表示,对于 给定方案对(x,y),1表示x优于y,0表示x与y无差异,-1表 示y优于x。
2020/11/24
第05讲群决策理论与方法2
群决策票决机制举例(名单制)
v 例:某国家议会选举将选出450名议员。选举采用名单制投
票策略。A党得票率为49.29%,B党为19.20%,C党为 13.25%,D党为11.68%,其余各党派均未超过5%的国家议 会入围线。 (1)试应用最大余额法分析入围议会的四个政党各得到多 少席位。 (2)如第一轮分配采用最大余额法,剩余名额采用最大均 值法,则四个政党的席位是否有变化?
2020/11/24
第05讲群决策理论与方法2
群决策机制—票决制
✓ 可转移式票决(多轮决胜):每投票人仅投一票,得票数超 过门槛数者当选,末位淘汰。当选门槛数为Q=n/(m+1), n为总票数,m为剩余席位数。
✓ 认可选举:只要投票人愿意,可以投票给尽可能多的候 选人,但每个候选人只能得一票,按得票多少确定当选 人。
✓ 特点:一人一票,不分权重;只有第一,不考虑第二。
2020/11/24
第05讲群决策理论与方法2
群决策机制—票决制
•简单多数获胜机制
投票人 A B C D E F G H I J K 偏1 a a a b b b b c c c d 好2 c c c a a a a a a a a 次3 d d d c c c c d d d c 序4 b b b d d d d b b b b
ni/(ki+1) 0.2062 0.2065 0.2070 0.2049
席位数 238 92 64 56
2020/11/24
第05讲群决策理论与方法2
群决策机制—票决制
v 排序式(偏好)选举
投票规则:投票人按偏好顺序为每个候选人排序,最偏 好的记1,其次记2,...,直至最后一个候选人。
v 排序式选举的Condorcet计票法与投票悖论
✓ 受限的复式票决:投票人的投票数少于当选数,然后按 得票多少确定胜负。(并不能完全解决复式票决中的问题 而很少被采用)
✓ 累加式票决:投票人的投票数等于当选数,且可以任意 支配选票。(有利于小党派)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