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己内酰胺市场分析来源:中国化工信息网 2010年10月12日己内酰胺(CPL)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尼龙6纤维、树脂和薄膜,在纺织、汽车、电子、机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尼龙6工程塑料主要用作汽车、船舶、电子电器、工业机械和日用消费品的构件和组件等,尼龙6纤维可制成纺织品、工业丝和地毯用丝等,此外,己内酰胺还可用于生产抗血小板药物6-氨基己酸,生产月桂氮卓酮等,用途十分广泛。
1 世界市场1.1 生产能力近年来,世界己内酰胺的生产能力稳步增长。
2008年全世界己内酰胺的总生产能力为465.0万t/a,2009年增加到475.4万t/a,同比增长2.24%,其中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01.0万t/a.占世界己内酰胺总生产能力的21:24%:中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为9.2万t/a,占总生产能力的1.94%:西欧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1-1.0万t/a.占总生产能力的23.35%;中东欧地区的生产能力为71.7万t/a.占总生产能力的15.08%:亚洲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82.5万t/a,占总生产能力的38.39%。
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巴斯夫、DSM、霍尼韦尔、宇部工业、中国台湾石油发展、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以及韩国Capro等7大公司之中,2009年这7大公司的生产能力合计达到302.5万t/a,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63.63%。
其中巴斯夫(BASF)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厂家,生产能力达到74.0万t/a,古世界己内酰胺总生产能力的15.57%,在美国、比利时和德国建有生产严家:其次是DSM公司,生产能力为61.5万t/a.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12.94%,在我国大陆、荷兰和美国建有生产装置。
目前,世界上生产己内酰胺的原料主要有环己烷、苯酚以及甲苯等,2009年采用环己烷为原料的己内酰胺生产能力为378.8万t/a,占世界己内酰胺总生产能力的79.68%。
采用苯酚为原料的生产能力为80.5万t/a,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16.93%:采用甲苯为原料的生产能力为16.1万t/a.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3.39%。
2009年世界己内酰胺的主要生产厂统计(不含中国大陆)见表1。
今后几年,全球己内酰胺的生产能力仍有一定的增长,新建或扩建计划主要集中在亚洲的我国、印度、泰国以及中东欧地区的俄罗斯和波兰.装置多在原厂基础上再扩建新的生产线。
其中,我国扩建生产能力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生产的需求。
北美及西欧她区因为受下游需求增长迟缓的影响,装置大规模新建或扩建较少。
预计到2014年,全世界己内酰胺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560.0万t/a,亚洲地区扩能是全球能力增长的主要因素,新增产能将超过80.0万t/a.世界己内酰胺的发展将转向以亚洲为中心。
俄罗斯、韩国、泰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己内酰胺的生产能力增长.促使原来出口到这些地区的己内酰胺转向我国和其他亚洲市场,使得亚洲己内酰胺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世界己内酰胺新建或扩建情况统计见表2。
1.2消费2008年,世界己内酰胺的总消费量为378.8万t,其中产量为381.3万t.进口量为151.6万t.出口量为154.1万t.消费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亚洲地区。
预计今后几年,世界己内酰胺的消费量将以年均约1.9%的速度增长,到2013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416.0万t.其中增长主要来源于亚洲(除日本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世界己内酰胺的供需平衡情况见表3。
目前,世界上己内酰胺主要用于生产尼龙6纤维和尼龙6树脂及薄膜,其中尼龙6纤维对己内酰胺的需求量为230.8万t,占总需求量的60.93%:尼龙6树脂及薄膜对己内酰胺的需求量为136.9万t,占总需求量的36.14%;其他方面的需求量为11.1万t,占总需求量的2.93%。
在尼龙6纤维的消费量中,民用丝(包括运动服、休闲衣、袜子等)的消费量约占47.0%,地毯的消费量约占30.0%,工业丝(包括帘子布、渔网丝等)约占23.0%。
世界各个地区己内酰胺的消费结构有所不同。
亚洲地区己内酰胺消费量中以生产尼龙6纤维为主,占该地区总消费量的69.27%,而尼龙6工程塑料和薄膜对己内酰胺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27.40%:北美地区的尼龙6纤维消费己内酰胺约占该区己内酰胺总消费量的60.48%,尼龙6工程塑料和薄膜对己内酰胺的消费量古总消费量的36.80%:西欧地区随着汽车、电子电器及包装业对工程塑料的需求稳步增长,尼龙6工程塑料消耗己内酰胺约占西欧地区己内酰胺总消费量的71.62%,尼龙6纤维消费己内酰胺约占总消费量的24.92%。
在世界己内酰胺的贸易中,除非洲和中东以及亚洲地区(日本除外)为净进口国家和地区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均为净出口国家,其中亚洲的我国大陆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是最主要的进口国家和地区,分别占总进口量的29.68%和27.77%,而西欧、中东欧地区以及日本是最主要的出口国家和地区,分别占总出口量的44.65%、26.93%和12.65%。
目前,全球范围内己内酰胺总体供需平衡,但各个地区的发展不平衡。
己内酰胺的主要消费地区是亚洲、北美和西欧地区。
亚洲国家和地区(不含日本)是己内酰胺消费量最大的地区,其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57%以上,随着我国大陆和泰国多套新建或扩建装置的建成投产,亚洲地区己内酰胺的生产能力所占比例将达到约39.1%,供应量仍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我国大陆由于产能的大幅度增加,进口量将大大减少。
预计这种地区性发展不平衡的趋势还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延续。
1.2.1 美国由于尼戈6纤维需求的减少,导致美国己内酰胺的消费量不断减少。
2007年消费量下降到62.7万t。
2008年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需求量进一步减少到57.3万t.占世界己内酰胺总消费量的15.13%。
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尼龙6纤维和尼龙6塑料和薄膜,其中尼龙6纤维对己内酰胺的需求量为33.6万t,占总需求量的58.64%;尼龙6塑料和薄膜对己内酰胺的需求量为22.0万t,占总消费量的38.39%;其他方面的需求量为1.7万t,占总需求量的2.97%。
预计今后几年,美国对己内酰胺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0.4%的速度增长.到2013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58.4万t。
美国己内酰胺的供需现状及消费见表4。
1.2.2 中南美地区中南美地区己内酰胺的消费量逐年下降,2007年消费量下降到5.0万t,2008年进一步减少到4.7万t。
占世界总需求量的1.24%。
其中尼龙6纤维对己内酰胺的需求量为4.6万t,占总需求量的97.87%;尼龙6塑料及薄膜等对己内酰胺的需求量为0.1万t,占总需求量的2.13%。
预计今后几年,中南美地区对己内酰胺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1.6%的速度增长,到2013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5.1万t。
中南美地区己内酰胺的供需现状及消费见表5。
1.2.3西欧地区西欧地区己内酰胺的消费量情况变化不大,2007年消费量为66.5万t,2008年减少到60.6万t,占世界总需求量的16.0%,其中尼龙6纤维对己内酰胺的需求量为15.1万t,占总需求量的24.92%;尼龙6塑料及薄膜对己内酰胺的需求量为43.4万t,占总需求量的71.62%;其他方面的需求量为2.1万t,占总需求量的3.46%。
预计今后几年,西欧地区对己内酰胺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1.3%的速度增加,到2013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64.5万t。
西欧地区己内酰胺的供需现状及消费见表6。
1.2.4 中东欧地区2007年中东欧地区己内酰胺的消费量为27.0万t,2008年需求量为26.2万t,占世界总需求量的6.92%,其中尼龙6纤维对己内酰胺的需求量为15.8万t,占总需求量的60.31%;尼龙6树脂对己内酰胺的需求量为10.4万t,占总需求量的39.69%。
预计今后几年,中东欧地区对己内酰胺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2.7%的速度增长,到2013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30.0万t。
其中尼龙6纤维的需求量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到2013年需求量将达到约17.0万t。
中东欧地区己内酰胺的供需现状及消费见表7。
1.2.5 日本2007年日本己内酰胺的消费量为23.3万t.2008年消费量为23.7万t.占世界总消费量的6.26%.其中尼龙6纤维对己内酰胺的需求量为6.7万t,占总需求量的28.27%;尼龙6树脂对己内酰胺的需求量为15.0万t,占总需求量的63.29%;其他方面对己内酰胺的需求量为2.0万t,占总需求量的8.44%。
预计今后几年,日本对己内酰胺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0.2%的速度减少,到2013年总需求量将减少到约23.5万t。
日本己内酰胺的供需现状及消费见表8。
(下)己内酰胺市场分析来源:中国化工信息网 2010年10月12日2 国内市场2.1 生产现状我国己内酰胺的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南京帝斯曼东方化工有限公司(中石化南京化学工业公司与DSM集团纤维中间体公司组建的合资企业)、中石化巴陵石油化工公司以及中石化石家庄化纤责任有限公司3套大型生产装置的建成、投产,才能得到较大的发展。
截止到2009年12月底.我国己内酰胺的生产厂家有4家,总生产能力为47.5万t/a,除了中石化石家庄化纤有限责任公司装置有一套6.5万t/a装置采用甲苯法外,其余装置均采用苯为原料的生产工艺路线。
预计到2012年,我国己内酰胺的总生产能力至多能达到约67.5万t。
2009年我国己内酰胺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9。
2.2 进出口情况尽管近年来我国己内酰胺产量有一定的增长.但仍不能满足化学纤维工业和塑料制品业发展的需求,每年都得大量进口。
据海关统计.2003年我国己内酰胺的进口量为37.70万t.2008年达到45.01万t,同比减少4.74%。
2009年进口量达到60.13万t,同比增长33.59%。
在进口的同时,我国己内酰胺也有少量出口,2003年出口量为0.1万t,2007年只有0.30万t,2008年增加到0.20万t。
2009年的出口量为1611t,同比减少约19.69%。
2009年的净进口量达到59.97万t,同比增长33.83%。
我国进口的己内酰胺主要来自美国、俄罗斯联邦、日本、韩国、白俄罗斯、波兰、墨西哥以及乌克兰等8个国家和地区,2008午来自这8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量合计达到37.94万t,约占总进口量的84.29%;2009年来自这8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量为42.86万t,约占总进口量的71.28%,同比增长约12.97%。
我国己内酰胺的进口量和进口来源情况见表10。
2.3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近年来,随着我国锦纶丝、帘子布、聚酰胺工程塑料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己内酰胺的需球量不断增加。
2004年我国己内酰胺的表观需求鱼达到67.70万t,2005年突破70.0万t,2008年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生产和消费情况均出现疲软,导致表观消费量只有73.78万t,同比减少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