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课 《原谅我》教学设计

第三课 《原谅我》教学设计

第三课《原谅我》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人音版第五册第三课《原谅我》
课型:以歌唱教学为主的综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原谅我》是一首3|4拍的美国儿童歌曲,曲调短小精悍,歌词简练,明快的旋律表达了一个孩子对以往的错,勇于向朋友倾诉,求得原谅的真切心情。

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每个乐句都以弱起进入,采用了“XX|X〃X X XX|X -|”基本节奏,只是在最后一个乐句稍作变化。

歌曲的第一、二、三乐句的句首运用了相同的音调,朴实的语言“原谅,承认,以往的一点错”真实地表达了孩子认错时的那种谦虚的神情。

第三乐句在句尾作了“5- ⅰ”的音程大跳,把恳求原谅的迫切心情推向高潮,紧接着以平稳的节奏及音调进入第四乐句,表现了孩子改正缺点、承认错误以后舒畅快活的心情。

学情分析:
从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我们已经逐渐渗透简谱的教学,207班学得比较扎实,能较快地唱出旋律来,不过音准还不够稳定。

为了能让学生建立较好地音准感,本学期根据教材安排,让学生能借助柯达伊手势法逐渐建立较好的音高概念,并且能逐渐感知旋律进行的特点,启发学生随着旋律的变化演唱;同时,这个班里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节奏感不是很好,所以适当地进行节奏的训练也是必须的。

一首歌曲中难免会出现难点节奏,对于这些难点节奏,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应该尝试着用简单易学的方法让学生初步获得感知。

设计理念:
从本学期开始,在歌唱教学领域,我们由原来的注重感受体验逐步转变到注重学生歌唱技能的训练和积累的过程,因此,从本学期开始,歌唱教学中开始注重识谱教学,根据这首歌曲节奏变化单一,曲调短小精悍等特点,来进行歌唱技能的有效练习。

本课教学紧紧围绕节奏和旋律两方面来展开教学,通过分析歌曲的基本节奏了解歌曲的组成结构,通过拍节奏,用动作感受强拍等方式进行附点四分音符的感受过程,让学生能初步获得体验。

通过随着旋律的起伏变化来演唱
歌曲,力求达到声情并茂地效果。

学生在投入地演唱中体验勇于向朋友倾诉,求得原谅的真切心情。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原谅我》,学生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有变化地演唱歌曲,感受并体
验歌曲中求得朋友原谅的真挚情感。

2.通过找相似的节奏和旋律来了解歌曲的组成结构,学生能通过拍拍节奏,跟着
音乐做动作来体验附点八分音符的强拍感,能随着旋律线的起伏变化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初步学会跟着旋律线演唱.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原谅我》
教学难点:附点八分音符的感受和体验;随着旋律线的起伏有感情地歌唱。

教学准备:歌谱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回归文本,朴素中寻真谛。

兴趣的持久有赖于知识与技能的支撑,教给学生掌握足够的终生学习音乐必备的知识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而歌唱教学是进行歌唱技能训练和积累的直接途径,要让学生能在每节课中都有收获,有感受,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本课教学始终围绕节奏和旋律两大要素展开,挖掘对歌唱本身有辅助作用的可教点,让学生能深刻地感受到旋律对抒情的重要性,让学生能比较投入地表现。

通过几次试教,我发现要让三年级的学生能较熟练地把握好旋律进行的变化,着实有点困难,要在每一节课中有意识地安排训练和体验的机会,在感受音的高
低变化的训练中逐渐建立学生的音准感。

在这节课的第一部分的感受体验阶段,主要想通过对歌词的解读,学生能体会到致歉时的真诚,进行了情感挖掘的初级阶段。

第二部分通过学唱歌谱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感受到要唱出情感的变化,离不开旋律的变化。

首先从相同节奏的旋律入手,让学生感知重复运用节奏乐句,通过拍拍,读读,做手势等手段让学生能初步感受到节奏的统一和旋律的细微变化。

之后还运用了情绪听辨的环节,更形象地了解旋律的进行和情绪的变化是分不开的。

在听辨三个乐句情绪的变化这个环节中,通过教师投入地范唱,让学生听辨情绪最低落,最激动的两个乐句,通过这个提法,学生似乎能感受到情绪在微妙中的变化,但是他们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而紧接着我利用了旋律的起伏变化来解释情绪的变化,这样才让他们有所感悟。

通过这个环节的铺垫,学生在演唱中,脑海中才可能浮现想象,情感自然也会有所流露,达到了声情并茂地效果。

同时,我发现要让习惯于放声歌唱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一下子控制音要量显得比较难,因此,要在每一节歌唱课中都要强调演唱时对声音的控制。

每一首歌在创作中都有各自的特点,而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吃透教材,挖掘很多对歌唱本身有用的可教点,围绕旋律、节奏、力度等音乐要素展开教学,同时也不能忽视歌曲本身出现的一些音乐记号,比如连音线,圆滑线等,充分地利用好这些情绪小精灵,让动人的歌声成为真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