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肺水肿护理常规
【定义】是继发于各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导致突发性颅内压增高所致的急性肺水肿,【1】而无原发的心、肺、肾等疾病。
患者伤势严重,病情复杂,病死率高,常因缺氧窒息而死亡。
【病情观察】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情况,如:突然呼吸浅促、困难,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呼吸节律改变;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就要紧急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如:患儿呼吸节律不整,要考虑有神经系统受累,应尽早进行机械通气,以保证氧供。
还要观察神经系统的变化,神志、瞳孔、颅内压增高的情况。
【护理措施】
1、体位:头部抬高15-30°,头偏向一侧。
2、呼吸道监护:①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高流量氧气吸入。
②机械通气的患儿呼吸机初调参数:吸入氧浓度 80%~100%,PIP 25~30cmH2O,PEEP 4~8cmH2O,I:E=1:1.2~1.5,f 20~40次/分,潮气量8ml/kg左右。
【2】根据血气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维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
③上机后要注意呼吸机参数的调整,根据情况适当调高PEEP。
3、循环系统监护:①24小时心电监护,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严格控制输液量、输液速度。
③遵医嘱使用血管扩张剂,注意观察血压的变化。
④心衰时遵医嘱使用西地兰,使用前要检测心率,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使用时缓慢静注。
4、神经系统监护:遵医嘱使用降低颅内压的药物,观察意识、瞳孔
等变化,观察有无烦躁、惊厥等发生,必要时加用床栏,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5、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在急救时必需保持镇定、操作熟练、忙而不乱,使病人产生信任与安全感。
制止在病人面前讨论病情,以削减误解。
做好患者家属的安抚工作。
【参考文献】
[1]隆彩霞、范江花等重症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例儿童死亡分析《中国临床医师》2011年39卷03期.
[2]张锦刁、叶劲等有创通气对创伤性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6卷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