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七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

2018年七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学校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题,其中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狭隘.(ài)哭泣.(qì)酬.劳(chóu)滑稽.(jī)B. 呻吟.(yín)干涸.(hè)薄.荷(bó)挪.动(nǎ)C. 树梢.(xiāo)附和.(hè)嫌.弃(xián)慷慨.(gài)D. 抽噎.(yē)坍.塌(dān)纯粹.(cuì)热忱.(dān)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以身殉职犹豫不绝麻木不仁惊慌失错B. 参差不齐见异思迁沉默寡言刨根问底C. 气喘嘘嘘莫不关心神情恍惚遥不可及D. 精益求精变化莫测沾轻怕重满腔热诚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由于开展治沙工作,原来许多不毛之地,现在变成了美丽的绿洲。

B. 这座坍塌的煤矿下还有五六个工人,我们一定要刨根问底,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救出来。

C. 悬崖的四面都是土坡,上面长着参差不齐的矮树丛和臭椿树苗。

D. 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观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深深地折服了。

B. 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C. 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D. 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是______;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是______;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是______。

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A.微风拂面,萤火流逝,屋檐滴水B.萤火流逝,屋檐滴水,徽风拂面C.微风拂面,屋檐滴水,萤火流逝D.萤火流逝,微风拂面,屋檐滴水6. 下列各项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

B.《植树的牧羊人》通过讲述牧羊人用几十年的坚持,不断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赞美了牧羊人的无私奉献、坚持不懈、勤劳朴实、自信平和、忠厚内敛、认真细致的高贵品质。

C.《诫子书》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写给子侄辈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D.《走一步,再走一步》用倒叙笔法简洁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和起因,结束回忆也干脆利落,这样一起一伏与正文浑然一体。

7. 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1分,共8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1),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杨花落尽子规啼,。

(3)子夏曰“,仁在其中矣。

”(《子张》)(4)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的诗句是:(5),。

(6),意与日去,,多不接世。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含8-11题,共10分)(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8-9题(5分)为激励同学们树立志向、践行梦想,某校正在开展以“青春·梦想”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

材料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节选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材料二: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少年周恩来面对国难,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为人民的独立幸福鞠躬尽瘁;“两弹元勋”邓稼先为摆脱中国任人宰割、亡国灭种的危险,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强盛起来,将自己毕生心血献给了中国国防科研事业。

8.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探究个人志向与国家梦想的关系。

(2分)9.假如你被邀请担任“青春·梦想”主题班会的主持人,请设计一段50字左右的结束语。

要求:文辞优美,富有感染力。

(3分)(二)名著阅读(3分)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

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

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10.文段选自《》(书名),作者是。

文中的“他”指的是。

(三)汉字书写(2分)11.请将下面词语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三、阅读(含12-25题,共40分)(一)古诗赏析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12题。

(共5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2.(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2分)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从任意一个角度赏析这首诗的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3—17题。

(12分)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3.用“/”对下列句子画出句读。

(2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4.解释词语。

(2分)(1)广才(2)将复何及____ ______15. 翻译句子(4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6.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2分)17.谈谈你学习课文后受到的启示。

(2分)(三)阅读《纪念白求恩》选段,回答18—21题。

(共10分)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②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③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8.选文第①段的论点是()。

(2分)A.论述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B.论述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倩。

C.批评我们共产党人中的一些人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指出应该向白求恩学习。

D.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19.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3分)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20.选文中“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中“只、仅”的表达作用是什么?(2分)21.文章以“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句结尾,有何好处?(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22-25小题。

(13分)生命的舞鞋偶尔,在路边的鞋店里,你会遇见一些特殊的顾客。

他(她)是一位拄着双拐或摇着轮椅的不幸的人,空荡荡的裤管暗示他们已经失去了一条左脚或一条右腿……或许,一开始你并未多想什么,只是用同情和尊敬的目光轻轻地掠过那些受伤的躯体。

可冷不丁,一个清冷的念头升了起来:在其一生中,会有多少永不曾穿过的鞋子啊!而那只永远多余的鞋子又将会在他们敏感脆弱的心灵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这个念头久久折磨并感动着你。

虽思忖不出更多的理性含义,但总觉得有一种清洌的生命之美隐含在其中。

我曾亲眼目睹一位豆蔻少女,由双亲陪着将一辆轮椅摇进了鞋店。

全家人兴致勃勃地围着柜台指点个不停,请老板把一只只精美的盒子打开、浏览,再换一只,打开……约半小时光景,他们在这不足二十平米的店铺里已研究了不下十双鞋子。

奇怪的是,那少女总嫌左鞋的质地不够完美而遗憾地摇头,在常人看来,这不免显得赘余,因为这命运已经注定她永无可能将这只实际的鞋子穿在脚上……但她和家人却挑剔得如此仔细、专注,笃诚的神情让人联想到收藏家。

一团美丽的小小的谜,像睫毛上的雾,不是么?直到后来——那天,我应邀去一位朋友的朋友家参加一个晚会。

到了才发现,晚会的女主人——那位弹奏出曼妙琴声的典雅女子竟是位残疾人。

她就那样怡静地坐在琴台后,披一袭水样的黑裙,不时回眸冲客人微笑着致意……我躲在最远的一处沙发上用心听着那曼妙的曲子,唯觉得她身上有一股月光般的清洁和慑人魂魄的力量……朋友告诉我,她曾是位小有名气的舞蹈演员,跳芭蕾的,在国内比赛中获过奖,四年前,她在旅游登山时遇上了滚石,失去了一条左腿。

我愣住了,这灾难对一个靠足尖支撑生命的艺术女子而言,难道不比死亡更残酷吗?可她毕竟挺过来了,现在她活得很出色,除了每天教学生练琴,还坚持写作,刚出了本散文集,很值得一读。

我提出参观一下主人的书房。

迎面墙上有一幅放大的黑白剧照,那是她在全国比赛中演出《天鹅湖》的情景……最后,我驻足在一排栗色的工艺橱前,透过浅蓝的挡板玻璃,我看到十几双洁白纤巧的专用舞鞋,灵秀极了,被主人拼列成几组优美的几何图,翩然欲飞的神态……旁边还附有“年、月”等字样的纸卡,显然这都是她当初训练或比赛用过的。

相关主题